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4)
2023(11854)
2022(9738)
2021(8861)
2020(7255)
2019(16818)
2018(16263)
2017(32348)
2016(16672)
2015(18825)
2014(18380)
2013(18170)
2012(16536)
2011(14749)
2010(15344)
2009(14544)
2008(12948)
2007(11336)
2006(9844)
2005(8507)
作者
(45120)
(37644)
(37551)
(35710)
(24033)
(17838)
(16906)
(14462)
(14417)
(13548)
(12900)
(12707)
(11874)
(11789)
(11635)
(11344)
(11026)
(10910)
(10783)
(10782)
(9328)
(9307)
(9022)
(8544)
(8469)
(8450)
(8238)
(8084)
(7673)
(7235)
学科
(77936)
经济(77877)
(50303)
管理(46544)
(39524)
企业(39524)
方法(38993)
数学(35875)
数学方法(35336)
(26643)
金融(26641)
中国(25068)
(23973)
银行(23971)
(23213)
(18993)
地方(18853)
业经(17862)
(17798)
(15926)
(13834)
贸易(13819)
(13372)
农业(13150)
产业(13068)
理论(11799)
(11791)
技术(11764)
财务(11752)
财务管理(11726)
机构
学院(233950)
大学(230300)
(102275)
经济(100176)
管理(94680)
理学(82588)
理学院(81793)
管理学(80302)
管理学院(79880)
研究(71122)
中国(60097)
(46434)
(45872)
科学(40418)
财经(37406)
中心(35725)
(34001)
(33674)
经济学(33082)
(33010)
(31195)
业大(30803)
经济学院(30221)
研究所(29803)
北京(28774)
(28201)
(28129)
财经大学(28047)
师范(27945)
(26223)
基金
项目(162008)
科学(130428)
研究(120405)
基金(119420)
(102063)
国家(101273)
科学基金(89708)
社会(79783)
社会科(76246)
社会科学(76228)
(64646)
基金项目(63036)
自然(56321)
教育(55500)
自然科(55164)
自然科学(55159)
自然科学基金(54165)
(52922)
资助(49266)
编号(48667)
成果(38095)
重点(36409)
(36361)
(35376)
(35361)
国家社会(33609)
课题(33449)
创新(32912)
教育部(31461)
人文(31276)
期刊
(104133)
经济(104133)
研究(66030)
中国(42399)
(35401)
金融(35401)
管理(34163)
(33527)
学报(29236)
科学(28663)
(28008)
大学(23646)
学学(22330)
技术(21713)
教育(21525)
财经(18620)
农业(18472)
经济研究(18094)
业经(18013)
(16073)
统计(14314)
问题(13683)
(13500)
技术经济(12243)
商业(12101)
决策(11988)
图书(11816)
理论(11074)
(11007)
现代(10498)
共检索到338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恒怡  
文章利用符号数据分析方法,使用我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1978~2011年的统计数据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金融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演化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服务业的集聚特征比较明显,无论是行业集中度还是资产集中度都有很大提高,已形成东部沿海和中西部两大集聚区域。2010和2011两年CR和H指数出现明显下降,表示我国中西部的金融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且出现集聚趋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余敏丽  
金融类特色小镇是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的有益尝试,为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全国有四十多个城市都在建设金融类特色小镇,但是作为金融产业集聚的新型业态形式,各城市对金融类特色小镇的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采用2003~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运用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长期影响因素,并结合金融类特色小镇这种新型金融产业集聚形式,对中国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演化路径进行研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唐铮  
物流产业的集聚与演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影响物流产业集聚与演化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促进物流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对物流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地理位置、政府政策法规等三个大的方面分析了影响物流产业集聚的因素与演化,并对其进行了指标量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模型,最后以青岛市物流产业的集聚与演化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价值与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文娟  钟立新  
产业集聚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是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已有的空间计量模型可适用于产业集聚程度的测量,而对于影响产业集聚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则需要借助于其它模型。文章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概念,借助于包含距离变量的产业空间计量模型,通过空间重构和空间耦合,可建立同时适用于产业集聚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发现,该模型能较好地区分出不同地区产业集聚变化的影响因素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晔  宋晓薇  
通过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效率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研究发现,中国金融集聚度的空间分布显现出从东向西的梯度型减弱态势,并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匀质性和外溢性特征。金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随着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而这一差异性来自于金融集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的门槛效应的存在。因此,应根据地区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强化金融集聚的外溢效应,在金融集聚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如何将各地区配套经济条件调整到最优阈值范围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玄  冉光和  陈科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要促进民营经济成长,需要在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率的同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金融集聚可通过增加信贷资本总额和改善融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成长。为了研究金融集聚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对区域民营经济生产率的影响,首先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基于2004—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DM)分地区研究金融集聚对区域民营经济生产率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金融集聚水平和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由西部向东部依次提高;金融集聚主要通过促进民营企业生产技术进步而非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来促进区域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是民营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以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为基础;金融集聚发展初期,极化效应占主导,区域之间争夺金融资源竞争激烈;随着金融集聚发展成熟,涓流效应逐渐显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才开始呈现。最后,就民营企业应如何实现自身发展,政府应该如何实现地区间金融集聚和民营经济的均衡发展,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学辉  段小雪  陈思  
本文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空间自相关性,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通过对空间效应的分解分析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创新与金融集聚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集聚对周边邻近地区的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改进型创新和模仿型创新上;金融集聚对本地的自主创新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行业异质性,主要体现在银行业和保险业上。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红  孙秋碧  
文章采用符号数据方法,从机构集聚和资产集聚角度系统研究我国金融服务业的集聚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我国金融服务业呈现扩散—形成集聚—集聚稳定增长—集聚扩散的发展规律;同时,机构集聚较资产集聚发展迅速,我国远未达到金融集聚高级阶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邹文杰  
一、研究模型Logistic模型是19世纪20年代由美国生物学家雷蒙·比尔首先提出来用于描述在资源有限条件下种群增长规律的。当一个物种迁入到一个新生态系统中后,其数量会发生变化。假设该物种的起始数量小于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则数量会增长。由于该物种在此生态系统中有天敌,食物、空间等资源也相对不足,即在非理想环境下生存,其增长函数Logistic图像呈S形。Logistic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林  罗怀敬  李文正  亓瑞  
本文选取山东省90个县2004—2012年的县域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县域金融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县域金融集聚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经济基础、政府干预、投资水平以及人力资本等因素均能够提高本县域金融集聚水平;政府干预在提高本县域金融集聚水平的同时降低了周边县域金融集聚水平,投资水平促进了县域总体金融集聚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本没有在县域间对金融集聚形成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此,应该加强县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发挥经济基础和政府干预在县域间的正向溢出效应;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和落实金融人才发展政策,发挥并放大投资水平和人力资本在区域间的溢出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豆晓利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基于新增长理论,从金融发展的3个层面——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来考察2003—2010年金融业在区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中的支持作用,结果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在集聚与差异的形成过程中,金融支持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中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的贡献又存在差异。基于此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宇  王子龙  许箫迪  
利用2006-2011年中国28个区域的Moran’s I指数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模式进行有效测度。计算结果显示,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现象日益明显,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是文化创新,经济基础对于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对外开放初期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产生抑制作用;当期人力资本水平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作用并不显著。文化产业发展的均衡稳定状态是空间集聚的基本条件,区域创新是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内在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有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采用区位熵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方法分别测度了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水平;选取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邻地效应,即本地创新效率会在区域间产生溢出效应;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产业多样化集聚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显著;从区域层面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多样化集聚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有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采用区位熵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方法分别测度了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水平;选取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邻地效应,即本地创新效率会在区域间产生溢出效应;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产业多样化集聚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显著;从区域层面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多样化集聚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一乔  赵鑫  
基于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不包括港、澳、台)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金融集聚、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效应看,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表现出了规律性的地域差异,促进作用强度与金融集聚水平成反比。从中介效应看,技术创新在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33.59%。此外,受各地区技术创新转化能力的影响,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最强,东部次之,中部地区最弱。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过程中,应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金融资源的吸引力,为金融集聚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保持金融集聚在合理发展区间,提升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