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51)
2023(19799)
2022(16721)
2021(15279)
2020(12835)
2019(29256)
2018(28853)
2017(55987)
2016(29979)
2015(33480)
2014(33159)
2013(33447)
2012(30987)
2011(27937)
2010(28564)
2009(27095)
2008(26033)
2007(23245)
2006(21053)
2005(19362)
作者
(86449)
(71755)
(71481)
(67860)
(46173)
(34201)
(32486)
(27896)
(27506)
(26007)
(24691)
(24472)
(23089)
(23081)
(22248)
(22186)
(21187)
(20669)
(20662)
(20650)
(18108)
(17660)
(17335)
(16577)
(16139)
(16108)
(16103)
(15864)
(14544)
(14169)
学科
(143832)
经济(143690)
(102421)
管理(95587)
(88574)
企业(88574)
方法(56669)
数学(46276)
数学方法(45899)
中国(40345)
(38165)
(37684)
业经(37330)
地方(34045)
(29586)
金融(29585)
(28751)
(28330)
银行(28286)
(27326)
农业(27253)
(25281)
(24968)
财务(24895)
财务管理(24853)
(23766)
贸易(23744)
企业财务(23610)
(22925)
理论(22783)
机构
学院(431341)
大学(429803)
(187278)
经济(183420)
管理(171615)
研究(147195)
理学(146059)
理学院(144504)
管理学(142536)
管理学院(141724)
中国(117670)
(92171)
(88010)
科学(85717)
(73726)
财经(68974)
(67808)
中心(67251)
(66235)
研究所(66009)
(62542)
业大(59168)
北京(58983)
经济学(57238)
(55340)
(54654)
师范(54182)
(52991)
农业(52418)
经济学院(51424)
基金
项目(278834)
科学(220389)
研究(208283)
基金(202670)
(174347)
国家(172771)
科学基金(149866)
社会(133980)
社会科(127139)
社会科学(127105)
(108858)
基金项目(106777)
自然(94486)
教育(93945)
自然科(92296)
自然科学(92277)
自然科学基金(90699)
(89907)
编号(84829)
资助(83734)
成果(69354)
(62682)
重点(61764)
(61682)
(59218)
课题(58095)
国家社会(55369)
创新(54777)
教育部(53532)
人文(52939)
期刊
(218837)
经济(218837)
研究(136672)
中国(88681)
(69546)
管理(68527)
(62393)
学报(61037)
科学(57928)
(52195)
金融(52195)
大学(47129)
教育(44323)
学学(44289)
农业(42418)
技术(38993)
财经(35566)
业经(35074)
经济研究(35022)
(30594)
问题(27690)
技术经济(24035)
(23600)
图书(23462)
(21530)
理论(21118)
现代(20946)
世界(20455)
商业(20282)
统计(19041)
共检索到674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维安   贺聪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已有研究表明,浙江未来15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并从工业化中期开始进入后期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后期,以城市为依托的现代第三产业将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产业结构也将从现在的Ⅱ>Ⅲ>Ⅰ快速向Ⅲ>Ⅱ>Ⅰ转变。第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泽军  
本文从实证角度研究了湖南娄底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结论:娄底市金融发展推动了地方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没有促进金融的发展;社会资本市场还不规范,它不构成地方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因素;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水平正相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董雨翀  万方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2004~2012年金融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金融-财政联动",发现我国近年来以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为特征的金融分权在宏观上对经济发展呈现负面效应,并且这一负面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较发达省份的消极影响更加显著。同时,地方财政权利的提高使得金融分权的负面经济影响加大;而剥离联动的金融分权本身却对经济发展呈现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冯克荣  
近年来,四川省资阳市借助打造全省丘陵经济示范区的机遇,全市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增长态势。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阳市的贷款却增长缓慢,较大程度上制约了资阳市经济的发展。如何看待资阳市越来越大的存贷差?如何进一步拓展金融产品市场?本文就相关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宸刚  蔡宁  
本文以非径向、非导向性的SBM-DDF方向距离函数为基础,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效率,提出了基于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选择。研究发现:在地方政府债务的约束下,开发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效率要高于商业性金融;分区域看,开发性金融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效率更高,商业性金融在东部地区的效率更高;目前中国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呈现非均衡特征,仅少数省份实现了对两者的双高效利用,大部分省份仍然难以同时兼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勇斌  金照地  付宇  
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本地财政分权有利于本地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金融分权不利于本地的经济增长但有利于周边区域经济增长,财政金融分权对经济发展并未形成良性互动,且这些影响具有空间上的差异性。我们的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并且随着金融分权实践的成熟,金融分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凸显,财政金融负向联动效应也逐渐降低。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海泉  
实现“中部崛起”,使地方经济有所作为,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增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是一个关键的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在经济相对落后、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优化的中西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金融服务创新战略应该有明确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约束,有明确的服务创新方向为指引,有地方政府的配套措施给予支持,这样金融服务创新才可能不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平  赵国昌  罗知  
本文将1985—2007年中央官员的来源按籍贯与工作经历进行了划分,尝试系统考察中央官员对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官员对其籍贯来源省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其曾工作过的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并不显著,并且这一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其籍贯来源地的投资率来实现的。进一步运用分位数回归的研究结果则表明,上述作用对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的发现有助于拓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作用的认识。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范辰  刁莉  
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它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家,但印度拥有良好的金融体系,加之近几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有追赶中国的趋势,研究印度的金融改革对中国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银行业改革是金融业改革的重点,借鉴印度银行业的改革可以带来如下启示:重视通过市场手段促进公营银行独立,鼓励银行业竞争;重视银行造血功能建设,提高银行盈利能力;重视银行改革和监管的制度保障,防止暗箱操作和腐败行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广胜  李园园  陈明利  
通过手动搜集我国2007~2019年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数据构建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压力指标,探讨该指标对地方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方经济增长压力能够显著抑制辖区内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这种影响路径通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实现。由于产权、区域和行业异质性等的差异导致经济增长压力驱动企业投资效率的效应各有不同,基于产权性质视角,地方经济增长压力驱动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对民企更显著;基于国有企业控制层级视角,对地方国企的影响更显著;基于区域市场化进程视角,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影响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压力带来的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是促使企业投资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红  叶耀明  
本文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AK模型)出发,理论上推导出金融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三个可能途径,然后选择我国金融业最为发达的上海市作为研究区域,利用上海有关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Johanson协整检验和VECM模型来分别研究上述三种途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检验,认为上海金融业发展主要通过便利储蓄转为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而提高储蓄率和边际资本生产率未构成金融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贤杰  陶锋  
基于中国地级市以及所隶属省份的2008-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和企业发明专利质量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市与省间加码)对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发明专利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面临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市与省间加码促进企业发明专利质量的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市与省间加码通过促使政府加大对企业的补助来提升企业发明专利质量。据此,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