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0)
- 2023(11331)
- 2022(9097)
- 2021(8195)
- 2020(6984)
- 2019(15883)
- 2018(15770)
- 2017(30454)
- 2016(16090)
- 2015(17493)
- 2014(17269)
- 2013(17207)
- 2012(15716)
- 2011(13866)
- 2010(14496)
- 2009(14269)
- 2008(13487)
- 2007(12027)
- 2006(11146)
- 2005(10471)
- 学科
- 业(76083)
- 济(70976)
- 经济(70877)
- 企(68958)
- 企业(68958)
- 管理(59156)
- 方法(28933)
- 业经(27229)
- 财(26382)
- 融(26171)
- 金融(26171)
- 农(24571)
- 中国(24101)
- 银(23756)
- 银行(23731)
- 行(23111)
- 制(21559)
- 数学(21380)
- 数学方法(21245)
- 务(18695)
- 财务(18679)
- 财务管理(18656)
- 农业(18643)
- 企业财务(17675)
- 技术(15690)
- 体(15591)
- 地方(14764)
- 理论(14123)
- 策(13793)
- 体制(13757)
- 机构
- 学院(225202)
- 大学(220718)
- 济(101753)
- 经济(99841)
- 管理(89214)
- 理学(75130)
- 研究(75117)
- 理学院(74452)
- 管理学(73629)
- 管理学院(73197)
- 中国(66644)
- 财(51169)
- 京(46454)
- 科学(42056)
- 农(40661)
- 财经(38841)
- 所(37998)
- 江(36764)
- 中心(35924)
- 经(35281)
- 研究所(33732)
- 农业(31743)
- 经济学(31643)
- 业大(31031)
- 北京(29526)
- 州(29017)
- 经济学院(28627)
- 财经大学(28558)
- 院(26982)
- 商学(26124)
- 基金
- 项目(140739)
- 科学(111831)
- 研究(105537)
- 基金(102738)
- 家(88770)
- 国家(87888)
- 科学基金(76546)
- 社会(69412)
- 社会科(65897)
- 社会科学(65879)
- 省(56212)
- 基金项目(53453)
- 自然(47567)
- 教育(46563)
- 自然科(46516)
- 自然科学(46501)
- 自然科学基金(45778)
- 划(45347)
- 编号(42076)
- 资助(41752)
- 业(34651)
- 成果(34368)
- 创(33286)
- 发(31793)
- 重点(31781)
- 部(31028)
- 创新(30241)
- 国家社会(29210)
- 课题(28778)
- 制(28543)
- 期刊
- 济(119697)
- 经济(119697)
- 研究(72386)
- 中国(49199)
- 财(43362)
- 管理(39375)
- 农(38502)
- 融(37358)
- 金融(37358)
- 学报(30849)
- 科学(29739)
- 农业(25440)
- 大学(24441)
- 学学(23023)
- 业经(20707)
- 技术(20645)
- 财经(20458)
- 教育(20219)
- 经济研究(19306)
- 经(17791)
- 业(15639)
- 问题(14886)
- 技术经济(13288)
- 贸(12204)
- 世界(12155)
- 现代(11779)
- 国际(11497)
- 财会(11447)
- 商业(11055)
- 经济管理(10712)
共检索到365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瑜晨
营业税的叠税性和两税并行造成的扭曲对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产生抑制效应,推进金融服务业"营改增"具有紧迫性。但由于金融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如何对其征收增值税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从域外制度的管窥中,可以看出各国对金融服务免税的立法趋向。从公平的角度,对金融服务免税增加了增值税制的累退性,与受益原则相悖反;从效率的角度,对金融服务免税使征管程序复杂化,造成效率损失。金融服务业"营改增"将对经济社会带来广泛深远的影响,应当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从定税公平、分税公平、征税公平、用税公平四个纬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服务业增值税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妍
本文首先从分析目前我国金融服务业"营改增"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入手,根据法的实施、法的实效与法的实现的一般法理,对金融服务业"营改增"改革是否能真正减轻税负、是否能够避免重复征税与促进税收公平、是否有利于金融创新与税收效率等进行目的性实现考量,以利于更好地推进改革,并考虑相关及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研究完善改革路径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其次,提出了金融服务业"营改增"进程中需注意的税收法定性与结构性减税、正确平衡中央和地方的税权分配、金融服务业"营改增"与税制的国际协调原则等几个法律问题。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营改增” 目的性实现考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朝晖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金融业实施"营改增"有助于减少重复纳税环节,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提升金融业发展的水平。文章对"营改增"对我国金融服务业税负的影响进行了剖析,从行业角度对"营改增"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了举例论证与分析,并且提出了政策实施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金融服务业 税负 影响研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达松
金融业的具体业务、税收负担和税收征管十分复杂,在金融业实行增值税是世界性难题。本文分析了在我国推行金融业"营改增"的难点,回答了当前在金融业推行"营改增"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我国金融业"营改增"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业 “营改增” 税制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洪诗晨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在研发和技术服务业却出现税负不降反升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研发和技术服务业纳税人税负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结论是:"营改增"对纳税人的最终影响取决于"税率变动的增/减效应"与"进项抵扣的减税效应"两者叠加的净效应,并建议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范围,改变税收优惠方式等,让研发和技术服务业在改革中切实受益。
关键词:
“营改增” 研发和技术服务业 税负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静
使用2011年-2012年全国税收调查的企业数据,测算了"营改增"改革后服务业企业的税负变化,并从增值税抵扣链条的视角,实证检验了"营改增"改革对服务业企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减轻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行业税负;改革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使服务业企业的服务供给增加,来自制造业企业的服务需求也增加,进而提高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促进其发展;改革也有益于转变"大而全"的制造业,促进分工专业化。因此,应坚定推进"营改增"改革,确保改革措施落地。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旭蓉
自2012年1月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工作在上海开展,目前"营改增"已走过三个年头,改革张力也逐渐为大众所认知。"营改增"不仅是结构性减税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布局。结合目前我国三次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分析"营改增"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试点的经验证明"营改增"的继续推进能为服务业升级提供持续动力。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推动"营改增"继续为服务业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营改增 服务业 产业结构 深化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斌 林信达 胡文骏
对金融业征收标准增值税是世界性难题。由于无法在金融业推行凭发票抵扣进项税额的方法,在金融业推行标准增值税不可行。如果非要在金融业推行增值税,这个增值税只能采用账簿法,即通过账簿法确定税基,按照单一税率对特定税基课税,不予进项税额抵扣,金融服务接受者也不能就其购买的金融服务获得进项增值税抵扣。本文建立单一双层博弈模型,说明金融业垄断的特性,论证金融业并不存在税负过重的情况,提出中国金融业"营改增"应遵循中性原则和保持原税负不变原则。建议的解决方案是按账簿法计算,以利差(净收入)作为税基,适当提高税率至9%。这一方案能够合理地缩小税基,体现增值税对增值部分征税的精神实质,同时维持目前征收范围和管理...
关键词:
营改增 金融业税制改革 增值税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济勇
对金融服务业征收增值税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许多国家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尽管有关的探讨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但难以简单借鉴和适用。中国有其特殊国情,在金融服务业征收增值税的政策制定上,应该综合借鉴和比较各种征收模式的优劣,并立足于我国国情,找到一条适合我国金融服务业增值税改革的道路,全面深化金融服务业的改革,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增值税扩围 营改增 税制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静 钟毓
文化创意服务在"营改增"试点方案中被确立为一个独立税目,其征税范围、计税方法、税率等税制要素也相应发生变化,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减税,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基于税负减轻效果,结合增值税有利于专业化分工的特点,本文认为"营改增"能够促使文化创意服务企业"做强",但一般纳税人进项税抵扣的不确定性使其缺少"做大"的动力。进而提出税收政策应以促产业创新、助结构升级、扶产业做大作为着力点,支持文化创意服务业长足发展。
关键词:
“营改增” 文化创意服务 减税 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鹭
金融业"营改增"现状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融资租赁业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2012年8月1日起至今,"营改增"试点范围由上海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和宁波、厦门、深圳,覆盖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远燕
营改增作为我国税制改革迈出的第一步,体现了税基递进收窄的过程,也体现了逐步消除流转税制中重复征税现象、注重公平的结果营改增试点方案已经出台,其中金融业在本次扩围中的地位十分特殊且重要。一方面,本次营改增对金融业全面征税,这在对金融业征收增值税的国家税制设计中并不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戴艳玲 刘厚兵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明确,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生活服务业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此次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本文拟对36号文中有关生活服务业适用的增值税相关政策要点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一、生活服务业增值税相关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友 严岑
服务业"营改增"作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认为可以通过延长抵扣链条对制造业产生减税效应,进而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本文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对服务业营改增是否具有这一政策效应做出检验。研究发现,服务业营改增的减税效应的确带动了制造业以生产率提升为标示的转型升级,这一结论在排除了各种可能机制后依然稳健,只是政策效应在年度间、地区间和企业间,呈现出显著异质性。进一步研究证实,为充分利用营改增释放的减税效应,制造业选择的升级路径在企业间呈现出显著差异,原有技术水平较高的制造业企业,主要选择增加研发投入这一升级策略,而原有技术水平较低或研发投入较低的制造业企业,主要选择增加外购技术信息服务支出这一升级策略,但无论哪种类型的制造业企业,营改增之后,都出现了以非制造业业务收入占比下降为标示的分工深化现象。
关键词:
营改增 升级 异质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顺娣 张十根
"营改增"新一轮改革试点将广播影视服务业纳入其中,必将对相关企业税负产生影响。本文对广播影视服务业实行"营改增"的相关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分析了"营改增"对该行业税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广播影视服务业 营改增 税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