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2)
- 2023(16601)
- 2022(14204)
- 2021(13149)
- 2020(11196)
- 2019(25439)
- 2018(25137)
- 2017(49091)
- 2016(26214)
- 2015(29439)
- 2014(28925)
- 2013(29036)
- 2012(26498)
- 2011(23912)
- 2010(24068)
- 2009(22548)
- 2008(21363)
- 2007(18614)
- 2006(16511)
- 2005(14602)
- 学科
- 济(99725)
- 经济(99611)
- 业(76324)
- 管理(75901)
- 企(61040)
- 企业(61040)
- 方法(46233)
- 数学(40482)
- 数学方法(40124)
- 中国(33765)
- 财(28897)
- 融(28582)
- 金融(28580)
- 农(28053)
- 银(27750)
- 银行(27687)
- 行(26717)
- 贸(24763)
- 贸易(24747)
- 易(24226)
- 业经(22974)
- 制(22754)
- 学(21253)
- 地方(20470)
- 农业(18590)
- 务(18129)
- 财务(18060)
- 财务管理(18027)
- 企业财务(17075)
- 理论(16191)
- 机构
- 大学(372422)
- 学院(369993)
- 济(149299)
- 管理(146184)
- 经济(146047)
- 理学(126750)
- 理学院(125397)
- 管理学(123389)
- 研究(122972)
- 管理学院(122739)
- 中国(97295)
- 京(79180)
- 科学(76087)
- 财(69939)
- 农(63298)
- 所(61725)
- 业大(57653)
- 中心(57133)
- 研究所(56349)
- 财经(56321)
- 江(52583)
- 经(51176)
- 农业(50066)
- 北京(50043)
- 范(46795)
- 师范(46268)
- 经济学(45403)
- 院(44296)
- 州(43511)
- 财经大学(42023)
- 基金
- 项目(253517)
- 科学(197587)
- 基金(183644)
- 研究(182789)
- 家(161245)
- 国家(159881)
- 科学基金(136133)
- 社会(115661)
- 社会科(109680)
- 社会科学(109649)
- 省(98561)
- 基金项目(97811)
- 自然(88869)
- 自然科(86763)
- 自然科学(86738)
- 自然科学基金(85190)
- 划(83305)
- 教育(82719)
- 资助(75502)
- 编号(74557)
- 成果(59957)
- 重点(56525)
- 部(55552)
- 发(54108)
- 创(53023)
- 课题(50298)
- 创新(49478)
- 科研(48793)
- 国家社会(47445)
- 教育部(47385)
- 期刊
- 济(157188)
- 经济(157188)
- 研究(108742)
- 中国(67386)
- 学报(62444)
- 农(56406)
- 科学(54240)
- 管理(51333)
- 财(51329)
- 大学(46501)
- 融(44782)
- 金融(44782)
- 学学(43805)
- 农业(38190)
- 教育(36413)
- 技术(29147)
- 财经(27047)
- 业经(26617)
- 经济研究(26427)
- 经(23035)
- 图书(21650)
- 问题(21157)
- 业(19384)
- 理论(19151)
- 贸(18850)
- 科技(18079)
- 商业(17678)
- 实践(17562)
- 践(17562)
- 技术经济(17077)
共检索到541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源丹 刘洪钟 赵鲁南
通过构建全球价值链重构测度指标,利用手工收集的金融服务“走出去”数据研究其对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既有助于从金融服务“走出去”角度助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同时也为金融领域高水平开放提供明确理论借鉴。基于跨国面板数据,文章证实了金融服务“走出去”对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地,东道国经济越发达、契约环境越好,金融服务“走出去”的促进效应越显著。分样本结果显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中资银行海外机构更有利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相较于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后促进效应显著。此外,中介效应表明:功能溢出效应和双循环协同效应是金融服务“走出去”影响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重要渠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丹 董琴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引进来"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到入世之后"引进来"和"走出去"联动以综合性比较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我国完成了融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进程。然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革,一方面我国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路径受阻;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具备构建全球价值链的现实能力。因此,我国应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互动逐步构建和主导"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东亚区域价值链以及攀升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高端,以区域价值链嵌入和融合全球价值链的方式逐步推进全球价值链的重构。
关键词:
引进来 走出去 全球价值链 重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鄂立彬
一、全球价值链及其对我国对外经贸发展的影响(一)全球价值链相关理论美国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1985年首次将企业产品价值链条分为包括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基本活动,以及包括原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方面的支持性活动,并指出企业的价值链不仅受其自身创造价值的一系列内部活动的影响,而且还受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战琪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入快速增长期。根据商务局统计,中国对外投资"猛追"引资规模,中国对外投资规模由2002年的27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1078亿美元,12年增长39倍。同时,中国"双顺差"即将终结,中国除了连续三年没有完成进出口增长指标以外,中国对外投资已开始接近或超过境外对华投资,201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投资为1176亿美元,可以看到,当年中国对外投资额接近境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谈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走出去"取得较大进展,较好地服务了企业"走出去",但"参与者"的定位难以满足未来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还需要积极发挥"倡议者"和"推动者"的作用。我国金融"走出去"的根本目标仍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随着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需要通过完善金融机构海外布局、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等举措提升金融"走出去"水平,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
关键词:
金融“走出去” “一带一路” 经济全球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宁
流通企业"走出去"是促进我国产品价值链创新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流通企业外向国际化还处于初级阶段。文章分析我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方式,研究我国流通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影响因素,探索流通企业"走出去"促进我国产品价值链创新的机理,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流通企业"走出去"改善产品价值链薄弱环节,提升价值链治理效率,形成"买方驱动的价值链"创新,并推动产品价值链升级。
关键词:
流通企业 “走出去” 价值链 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剑 姜宝 邢晓丹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对外经贸"走出去"战略也势必进入新常态。为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DI)在全球供应链上的战略地位转变,文章选取2003-2013年中国对东盟和欧盟的ODI及贸易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投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对东盟ODI的贸易替代效应显著,对欧盟ODI的贸易互补效应显著,说明东盟国家逐渐成为供应链下游的重要销售市场,欧盟国家则更多地表现为上游的技术提供方。进而,提出根据区域差异调整我国"走出去"战略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明 班元浩 刘烨 李宏兵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中小企业融入全球市场,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还是中国充分利用全球要素资源,奠定新一轮全球经济分工地位的关键。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出口决策模型,利用2010—2019年A股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有助于中小企业“走出去”,这一影响对于区块链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企业、银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地区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在排除异质性处理效应等一系列内生性问题后,本文核心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融资效应和网络关系效应是供应链金融影响中小企业“走出去”的两个重要渠道。拓展性分析表明,供应链金融有助于抑制企业“脱实向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供应链金融在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同时有利于增加就业,推动“稳外贸”与“稳就业”协同发展。本研究为推动数字经济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和中国高质量外循环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江小涓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邢厚媛
刚刚过去的2012年,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美日经济复苏乏力,金砖国家经济下行,外需市场整体黯淡,贸易摩擦矛盾升级,出口企业压力大增。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外贸企业加快调整发展战略,通过境外投资加快国际化步伐,优化价值链,是一个突出的课题。一、新环境促使企业谋划国际化战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天顶
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注重强调不同生产阶段的增加值整合、构成与地域分布情况,基于企业边界探讨不同价值链活动的跨境分布以及影响因素能够为企业国际化提供全新的研究洞见。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价值链活动的配置取得快速的发展,构建中国企业海外价值链活动模式的微观数据集,并在所构建理论模型指引下,借助于多项LOGIT模型开展基准实证研究和扩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对中国企业采用不同的价值链活动"走出去"具有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媛 王瑞
北京金融的发展程度,尚不能很好地匹配企业走出去的迫切需求,需要从政策到技术、从机构到人员等多方面提升"走出去"企业的主要金融服务需求融资需求对外贸易融资需求。由于外贸企业自有资金相对较少,通常需要金融机构对其生产、销售、应收账款回收提供全流程的短期信用担保或资金支持。据调研,北京地区对外贸易主要集中于大宗商品贸易,资金需求规模大、期限灵活。对外直接投资融资需求。企业在筹建运营海外机构、并购过程中,需要境内金融机构提供授信支持,特点为前期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晨
金融服务支持是我国农业"走出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因此,金融服务支持应以本国发展实际为根据,以货币信贷为主要方式,以政策性金融为先导力量,以金融创新为发展方向。当前,金融服务支持农业"走出去"在信贷支持力度、中间业务、股权融资、信用保险、汇兑结算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结合金融服务支持原则,充分考虑境外农业投资特点,构建一个多层次、宽领域、逐步推进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走出去"企业,提供针对性强的差异化金融服务支持。
关键词:
金融服务 农业 “走出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元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伴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当中,金融对外开放的广度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忠 徐荟竹 庞博
走出去战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必然选择。企业走出去离不开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金融机构不断丰富走出去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并且加快海外布局,积极提升全球服务能力。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局作为金融和外汇主管部门,不断完善企业用汇管理,引导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开展国际货币合作,积极为企业走出去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仍有大量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工作。
关键词:
走出去 金融服务 全球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