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8)
2023(8391)
2022(6417)
2021(6010)
2020(4762)
2019(10583)
2018(10198)
2017(20056)
2016(10467)
2015(11515)
2014(11199)
2013(11287)
2012(10384)
2011(9327)
2010(9698)
2009(9395)
2008(8133)
2007(7310)
2006(6741)
2005(6185)
作者
(27565)
(23522)
(22850)
(21846)
(14403)
(11125)
(10421)
(8900)
(8816)
(8222)
(8013)
(7782)
(7171)
(7130)
(7113)
(7098)
(6850)
(6691)
(6525)
(6513)
(5767)
(5692)
(5560)
(5429)
(5378)
(5339)
(5226)
(4956)
(4804)
(4610)
学科
(44800)
(43673)
经济(43633)
(41856)
农业(30042)
(24707)
金融(24707)
(22632)
银行(22629)
管理(22426)
(22058)
中国(20313)
(17372)
企业(17372)
业经(16609)
(14388)
地方(13643)
方法(11904)
数学(10997)
中国金融(10928)
数学方法(10918)
(10854)
农业经济(10347)
(9246)
贸易(9235)
(9110)
(9094)
(8966)
服务(8923)
(8915)
机构
学院(141445)
大学(134657)
(64689)
经济(63340)
管理(54466)
研究(47915)
理学(46507)
理学院(46132)
管理学(45589)
中国(45518)
管理学院(45340)
(42987)
农业(32305)
(27649)
(26880)
科学(26312)
中心(25858)
业大(25732)
(23299)
(22555)
财经(21339)
研究所(20827)
(19642)
(19482)
经济学(19435)
农业大学(19222)
银行(18952)
(18475)
经济管理(17999)
(17906)
基金
项目(93991)
研究(75293)
科学(74175)
基金(67157)
(57024)
国家(56376)
社会(50007)
科学基金(48571)
社会科(47048)
社会科学(47033)
(38564)
基金项目(35611)
编号(33295)
教育(31148)
(30075)
自然(27029)
(26699)
成果(26427)
自然科(26366)
自然科学(26364)
自然科学基金(25906)
资助(25284)
(23403)
课题(21153)
国家社会(21095)
重点(20716)
(20691)
(20521)
(20324)
发展(20013)
期刊
(77707)
经济(77707)
(49363)
研究(40762)
中国(33413)
(33003)
金融(33003)
农业(32829)
学报(19470)
业经(19392)
(19179)
科学(18361)
大学(16191)
学学(15417)
管理(15017)
(14898)
农村(13958)
(13958)
农业经济(13347)
问题(11218)
技术(11134)
教育(11071)
经济研究(10100)
财经(9979)
世界(9330)
经济问题(8703)
农村经济(8701)
(8605)
图书(8576)
(8327)
共检索到227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征  
以1979年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农业银行为标志,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建设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从"一枝独秀"(中国农业银行)到"三朵金花"(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再到"百花齐放",金融支持"三农"方式的转变始终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和金融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征  
以1979年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农业银行为标志,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建设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从"一枝独秀"(中国农业银行)到"三朵金花"(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再到"百花齐放",金融支持"三农"方式的转变始终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和金融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肖可砾  
金融深化是由于产业分化引起交易深化、引起财富货币化进程,是资产转换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拓展的过程;金融创新的本质是对各类资产转换及收益风险分配建立起工具、技术和机制。而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由于价值的跨时间转移而形成,本质上都是一份涉及未来权益的契约。由于财富转移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风险,催生出一系列中介机构、一系列信用增强机构、一系列监管机构,也催生出一大批金融家人才。他们是金融市场上的食利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发现套利机会,善于运用杠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近几年,全国各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广泛开展了普惠金融实践。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制度的目标是让广大贫困群众以不高于平均水平的价格或费用更方便地获得信贷等金融产品以及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普惠金融业务遇到了相互矛盾的三方面问题:一是较低价格和收费,使得普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姚长存  
宅基地制度改革对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缓解建设用地缺口、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阐述宅基地"三权分置"内涵、历史沿革、逻辑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机遇与挑战,并从区域策略、项目选择、业务创新、合作联动、资源保障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桂琴  
良好的客户关系和市场营销能力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已经渗入中国银行金融业的公司战略,但是如何在业务实践中真实地体现这一理念,需要有体系化的行为准则和业务规范。本文的研究,旨在结合服务营销前沿研究的最新成果与现代金融理论来构建金融服务营销的基本逻辑框架。这一逻辑框架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共同创造"的创新性服务营销理念,用于引导和规范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营销战略和业务行为,将对金融服务营销这一交叉学科的建设及银行金融业的企业实践产生长远的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郝雨辰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越发增强,农产品生产成本迅速提高,从国外先进农业发展经验和我国经济运行态势来看,这一趋势可能还会延续甚至加剧。农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会打击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损坏农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村三产融合扩大了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首要选择,在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是我国突破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推动力(黄祖辉,2018)。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源  芮训媛  
农村人情交往的外延逐步扩大,其互保、互助的传统功能逐渐向投资功能转化,随着社会资本嵌入农村场域并成为农民投资的对象,这种表象掩盖的实质是农村人际金融以储蓄性为中心的功能向人际交往的投资性功能转变,这种"非理性"背后的理性恰是农村社会金融抑制与反抑制的金融逻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涛  罗必良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影响农民收入的根源在于农业效率低下,而提高农业效率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从农业内部减少农民,这就需要借助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二是从农业外部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构建农业的外部支撑系统,这就需要借助于城乡统筹战略的进一步推进。而两种战略的实施必须以中心城镇为切入点,同时开展新农村运动,最终实现小康农村和“四个文明”的宏伟目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必良  
“三农”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影响农民收入的根源在于农业效率低下。而较低的农业效率,一方面内生于农业特性所决定的可分工程度小,从而就业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外生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体制约束。因此,“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与滞留。通过中心城镇的建设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农民的就业能力,通过分工深化来改善农业效率,是化解“三农”问题的三把钥匙。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蓉蓉  
金融机构是数据密集型行业,加强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对深挖数据价值、释放数据潜能、发展数字金融、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数据治理有助于完善金融业务、加强风险控制、维护数据安全。数字金融呈现技术化、垂直化和生态化特点,亟待提升数据标准和质量、完善数据共享、发展监管科技、深化金融数据供给侧改革,发挥数据治理对于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制度效能,构建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义国  
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宣讲和积极推动,关于科技金融的概念、机制、关系和政策的各种期刊文章与研究报告早已是汗牛充栋,相关的中央和地方支持政策也一直在接连不断地出台创新。但是,在诸如试点城市、示范中心以及最近的投贷联动等一系列的举措过后,无论是科技企业还是政府甚或中介机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容、运行结构、理论基础、风险特点、监管标准以及替代边界等角度出发,探究其生存逻辑、理论结构及监管准则。本文认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是互联网金融生存的必要条件,而金融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特性在基因层面上的匹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基础。在理论层面上,金融功能理论、"二次脱媒"理论、新信用理论、普惠金融理论、连续金融理论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独特的理论结构。互联网金融的内核性风险更多地表现于透明度风险,外置风险则更多地表现于技术和系统安全性,风险的叠加性相对明显。因此,互联网金融监管准则的基石标准应是透明度,外置标准是平台技术安全等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龙  
结合浙江农信的实践经验,发展普惠金融应当遵循这样的逻辑:足额、便捷、便宜,以及以服务为先、风险为基、盈利可靠当前,经济社会对金融的需求非常旺盛,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也很强,但金融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金融风险防控上,宏观层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微观层面,一些金融机构追求赚快钱、赚省力的钱,导致了风险的积聚。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浙江农信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发展普惠金融应当有两种逻辑:一是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加文  
不断接近最终消费者、清晰精准的品牌定位和建立投入产出的非线性关系是商业模式的金融逻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商业模式,首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著名A集团的创始人a先生创建A集团的时候是1992年。当时,他已经53岁了,而且也没有上过大学,更没有读过机械制造。那么,他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a先生在初创公司时做了摩托车配件。一年多后,他发现,根本就不赚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