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7)
2023(9144)
2022(7545)
2021(6773)
2020(5877)
2019(13548)
2018(12783)
2017(25094)
2016(13053)
2015(14602)
2014(13835)
2013(13696)
2012(12917)
2011(11519)
2010(11786)
2009(11203)
2008(9982)
2007(8899)
2006(7843)
2005(7054)
作者
(36514)
(30359)
(30021)
(28698)
(19476)
(14557)
(13798)
(11934)
(11607)
(10848)
(10428)
(10408)
(9650)
(9571)
(9517)
(9491)
(8956)
(8878)
(8808)
(8746)
(7492)
(7427)
(7414)
(7033)
(6997)
(6819)
(6653)
(6472)
(6088)
(6009)
学科
(57938)
经济(57866)
(38435)
管理(34821)
(30208)
企业(30208)
方法(29560)
数学(27380)
数学方法(27217)
(26678)
金融(26678)
(23273)
银行(23248)
(22527)
中国(22176)
(20358)
(14983)
地方(13244)
(13156)
业经(11720)
(11415)
财务(11398)
财务管理(11369)
中国金融(11195)
农业(11124)
企业财务(10996)
(10573)
贸易(10564)
(10249)
收入(9861)
机构
大学(181773)
学院(177587)
(82257)
经济(80913)
管理(67658)
研究(62489)
理学(58500)
理学院(57888)
管理学(56984)
管理学院(56687)
中国(54602)
(41006)
(40086)
科学(35023)
财经(31968)
中心(31293)
(30773)
(30449)
(29415)
经济学(28341)
研究所(27851)
北京(26600)
经济学院(25953)
业大(25758)
(25329)
财经大学(24405)
农业(23892)
(22922)
金融(22503)
(22420)
基金
项目(122426)
科学(97271)
基金(92391)
研究(88188)
(81649)
国家(80597)
科学基金(68999)
社会(59357)
社会科(56665)
社会科学(56648)
基金项目(47799)
(44570)
自然(43313)
自然科(42374)
自然科学(42361)
自然科学基金(41659)
教育(39354)
资助(39033)
(39017)
编号(33370)
(27964)
重点(27921)
成果(27906)
(26605)
国家社会(26160)
(26137)
教育部(24622)
创新(24502)
科研(23957)
人文(23527)
期刊
(81650)
经济(81650)
研究(56448)
中国(34749)
(33995)
金融(33995)
(30703)
学报(29854)
(26413)
科学(25926)
管理(24587)
大学(23366)
学学(21964)
财经(17014)
农业(16981)
经济研究(14870)
(14506)
教育(13978)
技术(12676)
业经(11234)
问题(11035)
(9719)
理论(9532)
(9376)
统计(9154)
世界(9043)
国际(8951)
实践(8418)
(8418)
技术经济(8338)
共检索到273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志超  杨阳  张号栋  
改革开放近40年,家庭收入水平逐年增加,然而家庭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京津冀地区金融普惠家庭比非金融普惠家庭的收入差距高出全国21 531元,家庭收入差距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和家庭幸福感,探求金融普惠和京津冀家庭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5年CHFS京津冀样本数据,在社区层面估计发现,京津冀社区金融普惠提高10个百分点,社区家庭收入基尼系数显著下降2.42%。在北京和天津地区,社区金融普惠对家庭收入差距没有显著的影响,在河北地区,社区金融普惠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社区家庭收入基尼系数显著下降2.37%。进一步发现,京津冀金融普惠对各分位点家庭收入的影响随着分位点的提高而呈递减趋势,这是金融普惠降低京津冀家庭收入差距的内在原因。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在京津冀地区,普及金融普惠能够缩小家庭收入差距,增强家庭金融发展协调性,增进家庭福祉,促进京津冀共同繁荣。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志超  杨阳  张号栋  
改革开放近40年,家庭收入水平逐年增加,然而家庭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京津冀地区金融普惠家庭比非金融普惠家庭的收入差距高出全国21 531元,家庭收入差距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和家庭幸福感,探求金融普惠和京津冀家庭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5年CHFS京津冀样本数据,在社区层面估计发现,京津冀社区金融普惠提高10个百分点,社区家庭收入基尼系数显著下降2.42%。在北京和天津地区,社区金融普惠对家庭收入差距没有显著的影响,在河北地区,社区金融普惠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号栋  尹志超  彭嫦燕  
本文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在京津冀地区,金融普惠城镇居民比非金融普惠城镇居民失业概率显著下降了1.7%。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普惠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显著超出非金融普惠城镇居民19.7%,金融普惠城镇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显著超出非金融普惠家庭5.61倍。因此,金融普惠可以通过提高城镇居民人力资本的途径降低城镇居民失业水平。因此,应当在京津冀地区推行金融普惠,增加城镇家庭教育或培训支出,提高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水平,从而降低城镇居民失业水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号栋  尹志超  彭嫦燕  
本文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在京津冀地区,金融普惠城镇居民比非金融普惠城镇居民失业概率显著下降了1.7%。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普惠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显著超出非金融普惠城镇居民19.7%,金融普惠城镇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显著超出非金融普惠家庭5.61倍。因此,金融普惠可以通过提高城镇居民人力资本的途径降低城镇居民失业水平。因此,应当在京津冀地区推行金融普惠,增加城镇家庭教育或培训支出,提高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水平,从而降低城镇居民失业水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尹志超  栗媛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京津冀的样本数据,研究社区金融设施数量和占比状况,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金融设施分布不均衡,且城乡分布差异很大。在社区层面估计发现,京津冀社区金融设施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社区家庭平均收入。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设施对京津冀地区不同收入家庭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金融设施对家庭收入的正向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因此,要使金融设施惠及农村等贫困地区,以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获得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张号栋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首先采用因子分析中的极大似然方法提取金融知识指标,然后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可显著缩小家庭财富差距。进一步,文章利用分位数回归法(QR)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知识对低财富组家庭财富的促进作用更大,即财富越多的家庭,金融知识的创富效应越小。同样,金融知识对社区财富的创富效应也呈递减趋势。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加强金融知识基础教育,开展金融知识技能培训,普及金融知识,可缩小家庭财富差距。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张号栋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首先采用因子分析中的极大似然方法提取金融知识指标,然后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可显著缩小家庭财富差距。进一步,文章利用分位数回归法(QR)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知识对低财富组家庭财富的促进作用更大,即财富越多的家庭,金融知识的创富效应越小。同样,金融知识对社区财富的创富效应也呈递减趋势。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加强金融知识基础教育,开展金融知识技能培训,普及金融知识,可缩小家庭财富差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傅巧灵  游涛  李媛媛  杨泽云  
对2008—2018年间京津冀地区颁布的普惠金融政策进行文本量化,构建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政策是否通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对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2008—2018年间,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政策得分和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差异较大;普惠金融政策总体上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河北的普惠金融发展、提高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政策协同性、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的普惠金融政策、重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并提高农民收入等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元杰  何婧  
缩小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面板数据,研究房价表现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京津冀地区房价以上涨趋势为主,且房价上涨扩大收入差距程度,但是房价上涨结合有房群体和就业人群数量的增加,可改善收入差距状态,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建议政府多措并举,通过增加就业人群,合理增加有房群体数量,发挥房价上涨的正向作用机制,推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通过改善收入差距状态,助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晓艳  
本文基于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了金融知识对京津冀地区家庭财富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知识能够显著促进京津冀地区家庭财富的积累,尤其是对年龄大于40岁、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居民以及河北地区居民家庭财富的影响更大。因此,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对提高京津冀地区家庭财富水平、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楠  张帅华  
金融素养有助于居民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实质,基于良好的金融态度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在全国范围内探究金融素养对家庭收入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素养指标,考虑到反向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以同社区平均金融素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得出结论:金融素养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家庭收入;异质性分析表明,乡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西部地区居民相比其他地区居民从金融素养提升中获得的收益更高,为提高居民收入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成奎   任飞容   白积洋  
利用中国家庭调查微观数据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不平等的直接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直接降低了城市和农村地区贫困的持续性,具有明显的减贫效应和增长效应,但对收入不平等具有马太效应,而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分配具有库兹涅茨效应和门槛效应。机制分析发现,城乡居民在银行贷款可获得性和贷款额度、居民创业成功概率以及人力资本提升等方面的差异性,解释了马太效应存在的原因。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减轻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马太效应。因此,应当加强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知识的宣传和传播,同时实施合适的财政政策,这是减轻数字普惠金融收入分配马太效应的有效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阳  蒋佳伶  尹志超  宋晓巍  
本文运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社会网络对京津冀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礼金往来越多即社会网络资源越广的家庭,其家庭总消费越多。进一步从消费结构分析,一方面,社会网络对家庭不同类型的消费均有正向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耐用品使用周期长,社会网络对家庭耐用品消费有正向影响却不显著,但会显著增加家庭的非耐用品消费。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社会网络对家庭消费的正向影响,这为政府从微观家庭层面制定扩大内需政策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晗   冯星源  
研究数字鸿沟如何影响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益贫性和包容性,是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文章基于CHFS的家庭微观面板数据,将数字鸿沟区分为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能力鸿沟,分析了数字鸿沟与家庭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多重数字鸿沟的存在对家庭收入差距有不利影响,仅消弭接入鸿沟和使用鸿沟不足以保证家庭收入差距得到缩小,只有进一步解决能力鸿沟,才能有效缩小家庭收入差距。因此,需要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普及,构建家庭数字使用场景和长效化保障机制,并警惕数字经济对传统特征差异扩大化而产生的诸如能力鸿沟等不利影响因素,推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雷汉云  贺晴晴  
基于CHFS2019年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在是否有政府补助以及控制社会互动情况下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即金融能力水平越高,城镇家庭收入越高;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的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采用工具变量法、联立方程模型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仍然能够得出一致的结论。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在金融能力增加城镇家庭收入中起促进作用,在控制社会互动后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依然有显著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