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3)
2023(14332)
2022(12391)
2021(11669)
2020(9708)
2019(22394)
2018(21938)
2017(42705)
2016(22828)
2015(25147)
2014(24770)
2013(24454)
2012(22279)
2011(19901)
2010(19857)
2009(18303)
2008(16715)
2007(14523)
2006(12550)
2005(11060)
作者
(63143)
(52311)
(51780)
(49493)
(33367)
(25082)
(23782)
(20426)
(19859)
(18590)
(17860)
(17544)
(16471)
(16370)
(16248)
(16067)
(15520)
(15461)
(14912)
(14882)
(12827)
(12716)
(12529)
(11885)
(11737)
(11606)
(11458)
(11364)
(10441)
(10345)
学科
(85782)
经济(85688)
管理(64409)
(62944)
(52770)
企业(52770)
方法(41547)
数学(36221)
数学方法(35849)
中国(27805)
(27439)
金融(27438)
(25685)
(25683)
银行(25646)
(24735)
(22873)
(20781)
贸易(20769)
(20363)
业经(20141)
(18641)
地方(18593)
(18519)
(16868)
财务(16802)
财务管理(16770)
企业财务(16028)
农业(15649)
理论(15055)
机构
大学(311494)
学院(308969)
管理(124723)
(124263)
经济(121635)
理学(108934)
理学院(107787)
管理学(105950)
管理学院(105407)
研究(100577)
中国(80312)
(65045)
科学(61688)
(57912)
(49222)
(48725)
中心(48204)
财经(47348)
业大(46017)
研究所(45166)
(43262)
(43140)
北京(40608)
(39216)
师范(38844)
经济学(38529)
农业(38180)
(36619)
(36082)
财经大学(35693)
基金
项目(218717)
科学(172325)
基金(160342)
研究(159923)
(139346)
国家(138195)
科学基金(119346)
社会(101494)
社会科(96406)
社会科学(96383)
基金项目(85630)
(84400)
自然(77634)
自然科(75897)
自然科学(75880)
自然科学基金(74519)
教育(72671)
(70933)
资助(65909)
编号(65115)
成果(51967)
(48476)
重点(48374)
(45959)
(45882)
课题(43440)
创新(42762)
科研(42282)
国家社会(42126)
教育部(41957)
期刊
(126519)
经济(126519)
研究(90251)
中国(55335)
学报(49459)
科学(44621)
(43759)
管理(43464)
(43149)
(39521)
金融(39521)
大学(37613)
学学(35440)
教育(31495)
农业(29869)
技术(24521)
财经(22847)
经济研究(21057)
业经(20725)
(19397)
图书(16806)
问题(16672)
理论(16407)
实践(15168)
(15168)
(15002)
科技(14753)
(14158)
技术经济(14132)
(13829)
共检索到444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蒋昊禹  
金融业机构在境内经营管理过程中沉淀了海量数据,这些金融数据的跨境传播在满足商业、监管等需求的同时,对个人权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造成了威胁。当前亟须超越原有规则文件的管制思维,在深入分析行为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厘清金融数据出境行为“合法”与“违法”界限,向社会主体提供规范性指引,从而实现数据流动与数据安全的恰当平衡。建议按照出境内容、出境目的、出境手段的顺序,依次识别每项构成要件具体类型的安全风险,进而将金融数据出境行为区分为当然合法、附条件合法、违法三种情况,形成层次化、可操作的行为合法性认定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传松  
部分人士将高考制度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基础抽象化,进而抨击高考甚至建议废除高考,反映出高考制度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其合法性也受到质疑。笔者认为,高考合法性及相关理论命题被遮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与人们的认识和观念变化有关。当前,为高考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是高考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温正胞  
2012年末,各省(市、区)相继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原本想顺应民众尤其是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及其子女群体对教育公平理想、平等受教育权的诉求,但一些专家意见与属地民众的反对意见的冲突与激扬,在现代发达传媒的推动下,构成了一幅极具象征性的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场境。众多群体的参与,多方意见的表达,对教育公平的期望与对僵硬体制的抨击集中到一起,使得这场以"异地高考"为名的教育改革充满了悬念与张力。但是,这场万众瞩目的演出没有期待中的高潮与掌声,而充满叹息与失望、伤心与痛苦。虽然最高主管部门教育部对各地不同的政策标准与差异表示"理解与尊重",并提出了更为前瞻性的高考改革的目标,但媒体与各个阶层的关注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俊  
本文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以20002015年期间发生过负面环境事件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负面环境事件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负面环境事件发生之后,为了缓解外部压力,上市公司会增加披露环境信息;上市公司的社会声誉越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增加幅度越大;社会声誉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增加披露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货币性环境信息,而社会声誉低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增加披露不含实质性内容的非货币性环境信息。研究结论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俊  
本文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以2000~2015年期间发生过负面环境事件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负面环境事件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负面环境事件发生之后,为了缓解外部压力,上市公司会增加披露环境信息;上市公司的社会声誉越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增加幅度越大;社会声誉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增加披露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货币性环境信息,而社会声誉低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增加披露不含实质性内容的非货币性环境信息。研究结论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正银  吴晓娟  
合法性是平台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现有研究并未对平台型企业成长过程中如何获取各类合法性进行系统研究。文章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滴滴出行的合法性获取演化过程,探析平台型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制度压力约束下如何获取发展所需的不同类型合法性资源。研究发现:平台型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合法性资源的类型不同,初创期需要认知合法性、震荡期需要规范合法性和稳定期需要规制合法性;制度压力是主导合法性获取与选择的决定因素,平台型企业依托"嵌入制度-顺从制度-构建制度"的路径动态获取各类合法性资源,逐步实现合法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云  Wang G Greg  
作为分析和解释组织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组织合法性逐渐成为了组织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迄今为止,学者们主要从三条路径来开展对组织合法性的探讨:制度路径、战略路径和评价者路径。评价者路径是组织合法性研究的新动向和新视角,该路径的核心概念为合法性判断,即评价者围绕特定组织是否具有合法性所进行的自我判断。本文阐明了合法性判断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合法性判断的判断模式与评价视角、合法性判断的心理历程以及合法性判断理论的应用价值,最后进行了合法性判断理论的研究展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云  Wang G Greg  
作为分析和解释组织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组织合法性逐渐成为了组织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迄今为止,学者们主要从三条路径来开展对组织合法性的探讨:制度路径、战略路径和评价者路径。评价者路径是组织合法性研究的新动向和新视角,该路径的核心概念为合法性判断,即评价者围绕特定组织是否具有合法性所进行的自我判断。本文阐明了合法性判断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合法性判断的判断模式与评价视角、合法性判断的心理历程以及合法性判断理论的应用价值,最后进行了合法性判断理论的研究展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英鹏  
2015年3月,A公司与B市原国土资源局签订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约定投资建设项目在2017年6月30日前竣工。2021年9月,B市自然资源局(以下简称“B市局”)认定该土地闲置满两年且未开工建设的情况已构成闲置土地,向A公司作出《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决定书》,无偿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A公司不服,认为B市政府未完成《投资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2014年12月与之签订)提供达到“七通一平”要求的土地以及办理天然气区域经营权和危险品货物运输资质等约定,应当属于政府原因造成土地闲置。
关键词: 闲置土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旭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改革征地制度,制定一部适合当前征地工作需要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条例,已成为当前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笔者从规范和简化征地程序的角度,对土地征收合法性认定程序的设计路径,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旭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改革征地制度,制定一部适合当前征地工作需要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条例,已成为当前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笔者从规范和简化征地程序的角度,对土地征收合法性认定程序的设计路径,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何芳  
课堂规则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关系问题是课堂生活中控制和自主,规范和自由,个人与社会二元对立的症结所在。要想重建课堂规则的合法性,应该首先改变课堂生活中的权力关系,建立民主的课堂生活共同体;其次应该对课堂规则的规范性基础进行分析和澄清,使课堂规则的合法性建立在理性的普遍共识上;最后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遵守规则这一规则本身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克   吴佳纯   马廷灿  
[目的/意义]构建数据出境风险要素体系,对识别数据出境安全风险,把握数据出境安全整体态势,提升国家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我国数据出境流动的现实场景和典型事件为依据,挖掘数据出境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维度;结合数据跨境服务主体调查,提出数据出境安全风险要素集,并构建数据出境安全风险框架;基于专家知识对风险要素进行权重排序和评估。[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内容维度的风险要素受到专家关注程度最高,内容的分级分类以及个人隐私保障是其中的重点;黑客、合作方等境外主体造成的风险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出境环境变化与出境数据内部管理虽然同样容易产生风险,但负面影响相对较低。基于此,从法制保障、多元协同与关键技术角度提出数据跨境流动风险应对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金  徐姗  卓子寒  李建平  
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不断的跨境流动中贡献经济价值。然而,数据的无序跨境流动可能危害个人、社会和国家安全,需同步探索治理体系、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实现安全与发展的统筹协调。本文基于制度失范理论和威慑理论分析数据跨境风险的影响机制,利用生物医疗行业脱敏处理的数据出境统计信息开展研究,通过数据跨境传输频数、风险值和间隔时间测度数据跨境传输行为的频次和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所在省份的GDP、过往数据跨境传输量和采用互联网传输均正向影响数据跨境频数和风险,采用云存储正向影响数据跨境风险,相关法律的施行对数据跨境传输具有显著的威慑作用。本文定义一次数据跨境传输行为并设计风险测度方法,识别和分析影响数据跨境传输的因素及其作用,为我国数据跨境流动规制提供理论依据和管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