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01)
2023(20165)
2022(17210)
2021(15910)
2020(13411)
2019(30692)
2018(30112)
2017(58028)
2016(30843)
2015(34609)
2014(34183)
2013(33525)
2012(30721)
2011(27564)
2010(27972)
2009(25996)
2008(24538)
2007(21587)
2006(19176)
2005(17344)
作者
(86468)
(72284)
(71584)
(68253)
(45886)
(34436)
(32544)
(28124)
(27545)
(25583)
(24543)
(24445)
(22811)
(22728)
(22372)
(22289)
(21283)
(20853)
(20666)
(20575)
(17996)
(17476)
(17306)
(16549)
(16171)
(16141)
(15823)
(15543)
(14496)
(13974)
学科
(135892)
经济(135713)
管理(93529)
(87120)
(73939)
企业(73939)
方法(56472)
数学(49184)
数学方法(48575)
中国(37636)
(36656)
(32688)
(30183)
金融(30179)
业经(29694)
地方(29196)
(29059)
(28806)
银行(28758)
(27599)
(26261)
(23162)
财务(23080)
财务管理(23030)
企业财务(21973)
农业(21903)
(21187)
贸易(21170)
理论(20784)
(20534)
机构
大学(435446)
学院(432005)
(184695)
经济(180952)
管理(170553)
理学(147160)
研究(146061)
理学院(145597)
管理学(143035)
管理学院(142252)
中国(114520)
(91671)
(87740)
科学(85486)
(71513)
财经(69548)
中心(67919)
研究所(64661)
(64420)
(63375)
(63251)
业大(60643)
北京(57913)
经济学(57704)
(54741)
师范(54252)
(53035)
财经大学(51940)
经济学院(51724)
(50601)
基金
项目(292288)
科学(231312)
研究(215336)
基金(214560)
(186115)
国家(184397)
科学基金(159564)
社会(138782)
社会科(131744)
社会科学(131706)
基金项目(112973)
(112218)
自然(102011)
自然科(99652)
自然科学(99631)
教育(98665)
自然科学基金(97843)
(94005)
资助(88479)
编号(86774)
成果(70726)
(65231)
重点(65002)
(61795)
(60828)
课题(59066)
国家社会(58063)
教育部(56894)
创新(56872)
(55996)
期刊
(203973)
经济(203973)
研究(132801)
中国(85581)
(68764)
管理(65043)
学报(64829)
科学(59871)
(58669)
大学(50943)
(49967)
金融(49967)
学学(47982)
教育(44122)
农业(39436)
技术(38098)
财经(35374)
经济研究(33387)
业经(30516)
(30380)
问题(25689)
技术经济(21525)
理论(21284)
图书(20816)
(20159)
统计(19909)
科技(19341)
(19235)
(19143)
现代(19075)
共检索到651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申国  张振华  
基于61个国家1981—2014年数据,通过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回归方法,对金融效率是否抑制了经济波动以及是否平滑了金融开放的经济波动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效率对经济波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中高收入国家的经济波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金融效率的提高显著地平滑了这些国家金融开放的经济波动效应;但中低收入国家的金融效率对经济波动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同时也没有对这些国家金融开放的经济波动效应起到明显的平滑作用。因此,在扩大金融开放的同时应提高资本形成率,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加快资金在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提高金融机构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这都将有助于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莹  修媛媛  王思莹  
金融开放对于一国宏观经济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经济波动的负向冲击。本文利用74个国家和地区在1960—2000年间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及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一国金融开放显著降低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对发达国家而言,金融开放通过降低生产率波动和人均资本波动两个渠道,显著抑制了经济增长的波动;而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则显著增大了人均资本的波动,而对生产率和人均产出波动影响甚微。这一结果在不同的模型设置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因此,如何在扩大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积极发挥金融开放抑制经济波动作用机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扩大金融开放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翔  李凌  
本文运用中国分省面板数据(1993年~2005年),检验了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我国金融系统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完善,金融发展可以降低经济增长对外生冲击的敏感性,从而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供有利的运行环境,防止宏观经济大幅度的波动。此外,回归结果还表明金融发展平抑经济波动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得以实现的,而不是投资总量。这一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投资结构与增长和波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建銮  赵春艳  南士敬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金融杠杆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杠杆波动会直接引发经济的同向波动;(2)受到投资冲击的调节作用,金融杠杆波动对经济波动产生了负向影响;(3)金融杠杆波动对经济波动的正向直接效应要远大于其通过投资的传导作用产生的负向间接效应,整体来看,它对经济波动的总体效应为正。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吴雪妍  
本文基于中国232个城市2005-2013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效应: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区间内,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比较明显;而当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则会出现显著弱化。上述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显著成立。此外,通过将政府支出和产业结构的门槛值效应纳入分析,我们还发现,高水平的金融发展和良好的政府干预能力具有相互促进的效应,而过度的金融发展和失衡的产业结构则可能成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吴雪妍  
本文基于中国232个城市2005-2013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效应: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区间内,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比较明显;而当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则会出现显著弱化。上述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显著成立。此外,通过将政府支出和产业结构的门槛值效应纳入分析,我们还发现,高水平的金融发展和良好的政府干预能力具有相互促进的效应,而过度的金融发展和失衡的产业结构则可能成为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吴雪妍  
本文基于中国232个城市2005-2013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效应: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区间内,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比较明显;而当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则会出现显著弱化。上述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显著成立。此外,通过将政府支出和产业结构的门槛值效应纳入分析,我们还发现,高水平的金融发展和良好的政府干预能力具有相互促进的效应,而过度的金融发展和失衡的产业结构则可能成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乐一  李良  杨云  
金融发展与经济波动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但从金融结构角度对经济波动进行探讨的文献尚不多见。笔者基于中国2001年~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金融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国样本范围内,我国金融结构的变动抑制了经济波动,且金融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平抑效应具有滞后性。在分地区讨论中,沿海地区金融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平抑效应大于内陆地区金融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平抑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彤  漆鑫  李磊  
文章运用我国28个省市1978-2009年面板数据,通过检验金融发展与人均实际GDP波动性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波动性的关系,发现我国金融系统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金融系统本身的逐步完善较大程度上抵消了外生波动对我国人均实际GDP波动性和人均实际固定资产投资波动性的影响,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我国经济对外生冲击的敏感性。另外,研究中还发现,金融体系效率提升比金融体系规模扩张能更有效地缓解外生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璟  张震  刘晓辉  
"去杠杆"是近年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已有研究较多关注过高的金融杠杆水平或"去杠杆"产生的影响,缺乏对宏观金融杠杆波动可能产生的影响的研究。本文选取1993—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宏观金融杠杆波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宏观金融杠杆波动显著降低了某一地区的技术创新;第二,宏观金融杠杆波动通过抑制某一地区研发投资强度,抑制了该地区的技术创新。在考虑了内生性、异常观测值、地区差异和空间溢出效应后,本文的结论仍然成立。依据本文研究结论得到的政策启示是,在"去杠杆"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和把握"去杠杆"政策的力度和幅度,以降低宏观金融杠杆波动给技术创新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骆祚炎  陈炳鑫  
本文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的视角,从信贷路径和非信贷途径分析金融减速器机制和效应。目前国内关于金融减速器的文献十分少见,应该加强研究。根据我国现实情况,本文提出并分析了金融发展水平、国有经济比重、国有银行隐形担保、利率管制和价格效应等因素所导致的金融减速器机制。本文通过TVAR模型的比较检验发现,在包含金融减速器因素的情况下,投资、信贷、消费和贸易收支等对产出的冲击效应要小于不包含金融减速器因素条件下的冲击效应。这说明金融减速器效应存在,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取得一致。该结论的政策涵义是,应该重视金融减速器因素及其效应,抑制经济波动。这些抑制经济波动的措施包括,发展直接融资促进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发展票据业务减轻信贷对经济的顺周期冲击,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同时积极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发挥国有银行对信贷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壮大其他商业银行和融资机构的融资作用,在经济下行阶段对利率进行适度调控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少军  
外包作为一种组织和治理的方式,已经成为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本文提供了一个关于外包与经济波动关系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假说,利用中国2000—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采用带有Driscoll-Kraay标准误的固定效应估计方法等稳健性回归之后,发现外包对经济波动的效应显著为正,并且可以通过出口和进口两种渠道造成经济波动。进一步,本文发现小企业、外资企业和低技术行业的比重越高,外包造成的经济波动就越大。此外,本文还发现外包冲击造成经济波动的机制表现为,主要是通过增加既有企业生产和就业的波动性——密度边际波动——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增加企业数的波动性——扩展边际波动——实现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梅  
运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门槛面板模型描述不同收入阶层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收益变化特征以及宏观经济波动对其影响,并比较了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金融资产收益对财产性收入的贡献。回归结果表明,高收入阶层居民的金融资产收益随着GDP增长而有明显提高,低收入阶层的金融资产收益随GDP增长提高的幅度比较小。研究认为,由于金融资产收益在宏观经济波动中的这种规律使得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在宏观经济增长中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从而导致总收入的扩大。而处于现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下,低收入阶层金融资产收益会进一步降低,高收入阶层金融资产组合风险则会进一步增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焕明  马昭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新发展理念下进一步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作为连接二者的风险载体,宏观金融杠杆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为考察宏观金融杠杆波动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水平的影响,本文选取2008—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对各省份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受到外部环境变化以及政策的冲击,各省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较大,主要受技术进步指数的影响;宏观金融杠杆波动不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水平的提升,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宏观金融杠杆波动通过阻碍技术进步抑制了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本研究在结构性杠杆调整的背景下,为维护金融稳定、提高金融效率,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功能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书云  田申  
基于2007—2017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房价波动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影响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稳中有升,并呈地理聚集效应,房价正向波动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为负,临近省份房价正向波动不利于本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分地区研究表明:房价波动对东部、西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为负,房地产税收比重提高对东北地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具有不利影响。因此,要继续以稳定房价为关键抓手,逐步降低房地产税收比重,加大实体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