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4)
2023(7837)
2022(6498)
2021(6169)
2020(4983)
2019(11403)
2018(10989)
2017(21639)
2016(11303)
2015(12466)
2014(12361)
2013(11957)
2012(11190)
2011(10068)
2010(10455)
2009(10080)
2008(9373)
2007(8531)
2006(7849)
2005(7529)
作者
(29839)
(24498)
(24353)
(23417)
(16009)
(11634)
(11219)
(9731)
(9229)
(9056)
(8352)
(8200)
(7952)
(7862)
(7851)
(7809)
(7330)
(7247)
(7188)
(6757)
(6145)
(5976)
(5793)
(5769)
(5663)
(5643)
(5485)
(5172)
(4936)
(4872)
学科
(45023)
经济(44984)
(34078)
管理(33750)
(27853)
企业(27853)
(27649)
金融(27649)
(25085)
银行(25082)
(24289)
中国(20847)
方法(17824)
(16608)
数学(16400)
数学方法(16233)
(14064)
(13191)
中国金融(11395)
地方(11177)
(10747)
财务(10723)
财务管理(10705)
(10350)
贸易(10335)
企业财务(10307)
(10100)
业经(10080)
(9219)
农业(8563)
机构
学院(153838)
大学(152486)
(73938)
经济(72395)
管理(59533)
研究(52377)
中国(51334)
理学(49468)
理学院(49059)
管理学(48505)
管理学院(48201)
(39796)
(30985)
财经(30005)
(27277)
中心(27099)
科学(25340)
(25003)
(24917)
(24653)
经济学(24404)
金融(24206)
银行(24081)
(24027)
(22467)
财经大学(22397)
经济学院(22007)
研究所(21733)
人民(20500)
北京(20211)
基金
项目(92207)
科学(73838)
研究(72837)
基金(68330)
(56967)
国家(56474)
科学基金(49611)
社会(47470)
社会科(45388)
社会科学(45379)
(34654)
基金项目(34532)
教育(32827)
编号(30024)
自然(29616)
资助(29332)
自然科(28966)
自然科学(28961)
(28820)
自然科学基金(28488)
成果(25601)
(21451)
(20818)
课题(20600)
重点(20462)
(19973)
(19898)
国家社会(19852)
教育部(19350)
(19083)
期刊
(83202)
经济(83202)
研究(54761)
(41459)
金融(41459)
中国(33139)
(31338)
管理(23760)
(18297)
科学(16354)
财经(16242)
学报(16031)
教育(14763)
经济研究(14200)
(13835)
大学(13610)
学学(12820)
业经(12610)
技术(12380)
农业(11044)
(10658)
问题(10451)
国际(10332)
理论(10062)
实践(8976)
(8976)
世界(7665)
技术经济(7488)
现代(7399)
商业(6991)
共检索到258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易幸麟  
本文从金融政策选择角度,探讨全面开放债券市场,尤其开放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文章从企业债券发行的风险性、地方政府债券优越性、《预算法》的滞后性及在市场经济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如何角色定位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费兆奇  杨成元  
我国债券深化开放面临的主要问题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境内审批部门不统一。一方面,债券的审批、发行、交易和信息披露等环节存在重复监管、空白监管等问题;另一方面,多头管理导致操作成本和操作风险大大提升,定价不统一,难以有效实现实时总体监测。二是我国托管体系为扁平化的管理体系,影响服务质量和效率。不同于发达国家市场多级托管体系,我国债券市场采用一级托管和二级托管并存的托管体系。这种体系,随着投资者和发行者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晓灵  
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基本认识:第一,当前以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资产结构加大了经济运行的社会成本;第二,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是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有效突破口;第三,以风险控制为主的市场制度建设、以交易和评级为主的技术安排以及以功能监管为主的监管体系是确保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三大支柱。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一成   朱宇航  
<正>7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8月至10月末,随着货币、财政政策接连发力,利率平坦化上行,短端债券收益率大幅调整,一度回到年初高点位置。目前市场对于下阶段政策发力仍有期待,文章尝试对下阶段的政策面做分析,并对后续债券市场走势进行展望。一、三季度回顾:修复不及预期,政策启动发力,市场预期转向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遥  杨辉  
本文认为,债券市场是金融生态圈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按照生态金融的要求,债券市场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应实现良性互动;但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各子市场发展非常不平衡,其表现之一是尚未建立与地方政府融资需求相一致的市政债券市场。从我国金融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市政债券发行相关的制度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等已经基本具备。此外,地方金融发展状况对于我们评判地方政府信用水平、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以及地区法治情况提供了有益的视角,也为我们发展市政债券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辉  
该文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债券市场面临的环境也更加复杂,其他国家股市的涨跌、汇率的走势、利率的变化都会对我国债券市场的行情产生影响。文章重点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利率和美国利率的共振特征,指出我国债券市场的走势与美国的相关性明显增强;进而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利率波动的影响,认为在关注外部因素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影响时要特别注意汇率对境内利率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荣芳  
2018年7月3日,"债券通"喜迎开通一周年。"债券通"的成功实践生动阐释了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最好纪念。作为"债券通"业务主要实施机构之一,上海清算所充分体会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金融市场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亚轩  林澍  
日本债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相对滞后,与国债规模过大、长期低利率乃至负利率政策、低国债收益率对日元汇率走势的压制及监管政策限制有关日本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程度远高于中国从债券市场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中日债券市场目前仍有明显差距。日本债券市场规模目前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近几年,我国债券市场开放不断推进,一系列开放政策有序落地,投资渠道渐次拓宽,投资者类型日益丰富,投资额度限制逐步取消,投资品种不断增加,投资流程大大简化,外资做市商、评级等金融中介开放准入,优惠税收安排明确,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推进。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体现了国际市场对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和开放的认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松梁  万泰雷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有利于引入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助力国家开放性战略,也有利于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金融标准的全球影响力作为规模全球第三、存量超过40万亿元的大市场,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平正不断提升。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有利于引入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助力国家开放性战略,也有利于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金融标准的全球影响力。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债券市场有望发展成为更高效、更市场化的全球性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鄂志寰  
2021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发表公告,宣布债券通"南向通"将于9月24日上线,中国人民银行同步公布《关于开展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南向合作的通知》,对"南向通"的机制安排做了进一步明确。"南向通"落地,表明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双向联通的内外部条件趋于成熟,"南向通"在为境内投资者提供跨境投资便利的同时,也为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启清  崔利昆  
长期以来,债券市场一直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间进行交易和活跃流通,直接金融因其起步发展时间晚,法律政策及国家调控的缺陷,没有形成与债券的交易结合,这给实体企业的投融资带来了高成本、高壁垒的境况。在2014年一系列直接金融和债券市场改革的背景下,笔者对债券市场回归直接金融进行实证模拟式探索,旨在探索其可行性,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引导债券市场回归直接金融的杠杆性和可靠性;二是重新谈判与清算问题;三是推进直接金融市场的公司券期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素杰  
文章探讨了债券通对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意义。首先,介绍了债券通的概念、运作方式及其作为一个投资渠道的特点。接着,从扩大投资者基础、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升国际化水平和促进市场发展与成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债券通对中国债券市场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债券通运行的建议,包括优化运行机制和加强监管与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翠微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步入快车道,人民币在国际储备和支付结算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债券通作为境内外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渠道,不仅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一条高效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新渠道,也为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构筑债券市场开放新渠道2005年,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首次获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泛亚基金和亚债基金两家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