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80)
2023(19098)
2022(16017)
2021(14873)
2020(12297)
2019(28127)
2018(27623)
2017(54402)
2016(28859)
2015(32210)
2014(32188)
2013(31431)
2012(28864)
2011(25846)
2010(25975)
2009(24114)
2008(22367)
2007(19494)
2006(17279)
2005(15277)
作者
(79881)
(66516)
(65958)
(63027)
(42363)
(31722)
(30183)
(25985)
(25392)
(23639)
(22516)
(22439)
(20984)
(20921)
(20762)
(20496)
(19762)
(19303)
(19053)
(18964)
(16497)
(16135)
(16025)
(15301)
(15100)
(14864)
(14599)
(14380)
(13346)
(12947)
学科
(129015)
经济(128890)
管理(84905)
(79490)
(65781)
企业(65781)
方法(52854)
数学(46424)
数学方法(45838)
中国(35444)
(32019)
(31663)
地方(29224)
(28712)
金融(28710)
业经(27734)
(27682)
银行(27641)
(26579)
(25296)
(24009)
农业(21885)
(21296)
贸易(21281)
(20649)
环境(20485)
(20152)
财务(20074)
财务管理(20035)
理论(19393)
机构
学院(402169)
大学(400613)
(172661)
经济(169131)
管理(160215)
理学(138489)
理学院(137061)
管理学(134766)
研究(134631)
管理学院(134044)
中国(105635)
(83180)
科学(79107)
(78958)
(65430)
财经(63243)
中心(62785)
研究所(59428)
(59415)
(58162)
(57516)
业大(56087)
经济学(53250)
北京(52328)
(51556)
师范(51119)
(49136)
经济学院(47788)
(47209)
财经大学(47016)
基金
项目(273033)
科学(216094)
研究(202854)
基金(199135)
(171685)
国家(170252)
科学基金(147823)
社会(129807)
社会科(123204)
社会科学(123174)
(106061)
基金项目(104972)
自然(94492)
教育(92907)
自然科(92268)
自然科学(92250)
自然科学基金(90575)
(88546)
编号(82967)
资助(82056)
成果(66705)
重点(60796)
(60568)
(59201)
(56793)
课题(56443)
国家社会(53646)
创新(53010)
教育部(52725)
人文(51895)
期刊
(189878)
经济(189878)
研究(122644)
中国(73084)
(60030)
管理(59279)
学报(57089)
科学(54098)
(53606)
(47779)
金融(47779)
大学(44646)
学学(42324)
教育(40973)
农业(36388)
技术(36052)
经济研究(31672)
财经(31088)
业经(29969)
(26766)
问题(23910)
技术经济(20573)
理论(19536)
(18306)
统计(18258)
现代(18228)
图书(17914)
商业(17816)
(17731)
科技(17597)
共检索到595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冬阳  陈川祺  Michael Grubb  
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本文基于经济"增长"视角,从理论上分析金融政策在经济低碳转型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我们构建了一个包含清洁(绿色)与非清洁(非绿色)生产部门、定向技术进步、金融约束与金融政策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基于模型的理论证明与数值模拟,我们发现:(1)清洁部门相对非清洁部门更强的金融约束会推迟经济低碳转型过程、导致环境恶化,绿色金融政策能够缓解清洁部门的金融约束。(2)绿色金融政策能够增加清洁部门的产量,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促进经济实现低碳转型并阻止环境恶化。(3)通过金融政策推动经济低碳转型,相比部分财政政策具有成本效益优势;两类政策存在组合搭配的空间。(4)在疫情冲击后加大绿色金融政策力度,将有益于实现"绿色复苏",并有可能以相对平时更低的成本,加快"碳达峰"与经济低碳转型的进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源  苏波  
低碳经济以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着力降低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支持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金融机构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大有作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立  蔡震  关玉娟  
低碳经济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形态,它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增长与经济产出有着很多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应用传统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低碳经济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很大局限性。运用随机微分对完全抽象的经济增长随机过程进行分析,其结论对于制定低碳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杨  李天宇  姜国刚  王力威  
为模拟我国不同强度碳排放政策下实体经济波动情况,构建了包含碳排放政策的DSGE模型,试图分析面临技术冲击和政策冲击时不同强度的碳排放政策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减排与保持经济增速两个目标的实现在短期内具有相悖性,政府对碳排放政策强度的关注度不同,其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也不同;效果过强或过弱的碳排放政策均不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适度的碳排放政策才会达到平衡兼顾的效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文洁  
本文利用1991—2007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能源开发强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时间趋势和地区差异,并以此来探讨发展低碳经济的不同区域对策,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发现,能源开发强度对总体经济的影响为负,说明能源开发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增长。从影响的时间趋势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能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影响逐渐从正向转变为负向。从影响的地区分布来看,能源开发在样本时间内对西部和中部经济的影响为负,而对东部经济的影响为正。对于这种差异性,本文认为,宏观政策的倾斜导致东、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出现差异,并且人力资本水平和科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本文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为基础,采用2004—2016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法考察城市低碳治理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城市,低碳试点城市的低碳治理建设显著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绿色经济增长分解发现,城市低碳治理通过绿色技术变动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增长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城市更为显著。从动态效应而言,城市低碳治理的绿色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滞后的长期政策效应。拓展性检验发现,制定公开减排目标对低碳治理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主要体现于环境目标硬约束方面。机制检验发现,城市低碳治理通过强化环境政策力度、降低城市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等渠道推动绿色经济增长。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世清  刘宇璠  
普惠金融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校准了Dabla-Norris et al.(2015)~([8])的异质性一般均衡模型,带入中国企业层面的数据,从而探究准入、深度和效率三个维度的普惠金融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1)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企业信贷抵押的要求过高;(2)改善我国贫富差距现状最有效的政策是提高金融中介效率。我国中小微企业信贷抵押限制急需进一步放宽,金融服务效率需进一步提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小钢  尹硕  
我国能源与环境问题具有对称性特征与压力,应将低碳规制作为降低消耗、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工具。借鉴美日两国的低碳规制、能源政策、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融合的经验,中央政府应加强低碳规制战略的顶层设计,改变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和发展目标,通过中国特有的"发展型"地方政府传导到企业,微观上则应更多地依赖市场机制,以实现资源节约型低碳发展转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瑶  王宇  
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影响金融环境的重要变量。数字金融一方面加强了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提高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会对经济增长的风险程度产生影响。本文首先介绍数字金融的内涵,并重点讨论了数字金融的普惠性特征及风险性特征;其次,详细梳理了我国数字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而,使用“在险增长”研究方法对我国数字金融与经济增长及风险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的平均预期,还能降低经济意外失速的风险,从整体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贺丹  唐娅华  胡绪华  
绿色服务产业是绿色产业中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的支持性产业。在加快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绿色服务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绿色制造产业,为进一步激励和规范绿色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其对低碳经济的助推作用,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绿色服务产业的相关政策。本文根据《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绿色服务产业相关目录提取政策主题词,并利用北大法宝数据库提取2002—2017年间2921条绿色服务产业政策,实证分析绿色服务产业政策对低碳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研究表明:(1)2000年后中国绿色服务产业政策数量快速增长,绿色制造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政策规模明显大于其他地区;(2)绿色服务产业政策对低碳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基础或者生态基础好的区域促进作用更强;(3)中国绿色服务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扩张绿色产业规模、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增长。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绿色服务产业政策体系,为绿色制造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关注绿色服务产业政策的异质性特征,促进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竹  耿涌  薛冰  付加锋  唐笑飞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热点。目前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如何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是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首批低碳试点省份:陕西、广东、辽宁、湖北、云南5省为研究对象,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核算5省份1995年-2008年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并通过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关系的脱钩分析,探讨5个省份1995年-2008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变化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5个省份在1995年-2008年间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碳排放迅速增加,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均呈现"弱脱钩"态势;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超学  文冰  
文章分析了已有低碳经济概念并扩大了其内涵,并以此为基础着重介绍了低碳经济下对经济增长的评价,提出并分析了以低消耗和技术进步为条件的经济增长的评价标准,最后指出如何实现低碳经济下的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华培  
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为研究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出发,论证经济增长率是经济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函数,并以此建立了分析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模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徕  
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增速放缓,金融发展逐渐脱实向虚。在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潜力之间的循环作用机制,并归纳金融脱实向虚的原因基础上,提出金融发挥经济增长效应关键在于金融资源被配置于高生产效率领域。继而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和构建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宏观政策框架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