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0)
2023(14159)
2022(11957)
2021(11128)
2020(9052)
2019(20243)
2018(19875)
2017(37635)
2016(20407)
2015(22620)
2014(22542)
2013(21786)
2012(20322)
2011(18413)
2010(19143)
2009(18395)
2008(17802)
2007(16189)
2006(15213)
2005(14629)
作者
(56924)
(46937)
(46786)
(44978)
(30121)
(22456)
(21432)
(18164)
(17846)
(17305)
(16152)
(15852)
(15234)
(15159)
(15001)
(14632)
(13854)
(13698)
(13621)
(13502)
(12117)
(11500)
(11331)
(10851)
(10826)
(10692)
(10684)
(10583)
(9677)
(9360)
学科
(78626)
经济(78520)
管理(55064)
(53928)
(43235)
企业(43235)
(35106)
银行(34961)
(33379)
中国(33193)
(31451)
金融(31450)
(27724)
(25768)
地方(24290)
(23425)
方法(22450)
业经(20916)
数学(18674)
数学方法(18314)
农业(17209)
(15842)
制度(15838)
(15514)
贸易(15494)
(15419)
(14986)
(14383)
理论(13911)
(13889)
机构
学院(278204)
大学(272849)
(116159)
经济(113257)
研究(102275)
管理(99163)
中国(90324)
理学(81051)
理学院(80079)
管理学(78773)
管理学院(78218)
(61697)
(59797)
科学(57713)
(52615)
中心(48747)
(46869)
研究所(46297)
(45290)
财经(45191)
(40674)
北京(39447)
(39365)
师范(39005)
(38690)
(38475)
银行(36993)
(36493)
经济学(35277)
业大(34733)
基金
项目(165024)
研究(129492)
科学(129120)
基金(115159)
(98070)
国家(97078)
科学基金(82653)
社会(80373)
社会科(76056)
社会科学(76041)
(66577)
教育(59710)
基金项目(58412)
(55353)
编号(55138)
自然(49423)
自然科(48232)
自然科学(48221)
资助(48117)
成果(47976)
自然科学基金(47309)
(41302)
课题(40298)
重点(37809)
(35784)
(34885)
(34755)
发展(33955)
(33924)
(33390)
期刊
(146947)
经济(146947)
研究(99865)
中国(69976)
(58176)
金融(58176)
(47752)
(44647)
教育(40927)
管理(40338)
学报(36038)
科学(34752)
农业(28176)
大学(28162)
学学(25958)
业经(25194)
技术(24149)
经济研究(23175)
财经(22926)
(19736)
问题(18389)
(15806)
国际(15607)
理论(14720)
(14199)
论坛(14199)
(14017)
世界(13434)
图书(13362)
现代(13162)
共检索到479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为凤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私人银行业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这十年来,中国私人银行在规模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较于金融体系更加完善的发达国家,我国的私人银行业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指出了三类主要问题,即:在投资手段方面缺乏结构化资产配置,在增强客户黏性方面缺少个性化细分产品,在市场拓展方面面临政策限制。随后本文在分析私人银行业的自身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国家政策导向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为凤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私人银行业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这十年来,中国私人银行在规模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较于金融体系更加完善的发达国家,我国的私人银行业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指出了三类主要问题,即:在投资手段方面缺乏结构化资产配置,在增强客户黏性方面缺少个性化细分产品,在市场拓展方面面临政策限制。随后本文在分析私人银行业的自身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国家政策导向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欢欢  
本文在总结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成熟私人银行系统应具备的特点,进而指出我国的私人银行存在服务观念有偏差、产品针对性不强、产品来源较为局限、缺乏国际竞争力以及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等问题。私人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与外资银行竞争最激烈的业务之一,应该适应中国国情、民情,发挥国内本土银行的竞争优势,即服务理念需迎合中国富人的需求、树立以人民币为主导的品牌形象、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加快人才培训同时加大人力资源整合力度,这样才能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中国人自己的私人银行品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贺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却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监管和立法的缺失,许多消费金融平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政策,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伟军  
据《胡润2009财富报告》称,全国有82.5万个千万富豪和5.1万个亿万富豪,每1万人中有6人是千万富豪。这些新兴富裕群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已远非当前数量众多的普通零售银行业务及VIP客户服务所能满足。不难看出,以专为个人及家族最高端金融需求提供服务的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内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一、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私人银行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随后流行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峰  马光明  
本文分析了中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前景,并结合发展现状分析了中资私人银行的优势和劣势,指明了现阶段的发展路径,并给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谢金楼  万解秋  
建立村镇银行是为了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更好地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但作为新生事物,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发展迟缓、深入农村服务三农不够等新问题。该文从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现阶段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措施,以期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发挥政策性支农作用这一本质问题上有所改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浩  
发展普惠金融是商业银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应对金融同业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过去传统的增网点、配人员等粗放型发展普惠金融路径,已无法满足银行商业化运作要求。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移动金融技术发展运用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当前商业银行如何借助移动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建议,以期为商业银行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曹宇青  
为顺应金融科技时代发展新形势,商业银行不断探索运用科技手段对私人银行业务进行革新,并在智能投顾、数据挖掘、区块链、云计算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由于革新力度不足、专业人才缺乏、跨界竞争激烈等原因,目前仍未能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取得关键性的重大突破。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总结,而后分析了私人银行业务在金融科技运用上面临的困局,最后提出了金融科技时代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建兵  霍美丽  侯振宇  
中国是世界上油料生产、贸易和油脂消费大国,2007年油料生产总面积约2306万hm2,总产量约4656万t,油脂消费量约2342万t,进口油料约4000万t,各项数据在世界总体统计上占很大的比重。油料油脂是饲料工业、畜牧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等产业的重要原料,制品应用到很多领域,开发前景广阔,它的充足供应关系到这些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陆达   李晓静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是突破了传统增长路径的新质生产力,是全社会数智化转型的底座基石,也是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算力与数据、算法共同构成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决定了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社会智能发展高度。当前,我国算力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新兴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高效释放算力潜能,促进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左仁静  
数字经济发展为商业银行场景金融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银行为应对激烈的同业和跨业竞争,通过运用各种数字技术和金融科技,将金融服务投放到客户所在场景,可提高客户触达效率,提升客户经营和价值发掘能力。近年来,各主要商业银行纷纷加大资源投入,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场景金融,初步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但也面临场景相对零散、统筹联动困难、收益尚不显著、风控压力加大等问题。本文从商业银行场景金融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银行发展场景金融的典型模式和共性特点,结合实践中的亮点与不足,提出进一步深化银行场景金融建设的策略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超  李斌  
农产品物流现代化建设,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成本高、物流主体发展不完善、供应链不连续、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构建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物流现代化协同促进机制;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物流供应链;加强农产品物流主体建设,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推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构建农产品物流信息协同服务平台;提高农民素质,增强现代物流意识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