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61)
2023(14344)
2022(12009)
2021(11290)
2020(9700)
2019(22566)
2018(22472)
2017(43113)
2016(23065)
2015(25953)
2014(26065)
2013(25421)
2012(23400)
2011(21111)
2010(21167)
2009(20383)
2008(19530)
2007(17170)
2006(14985)
2005(13701)
作者
(65929)
(55088)
(54720)
(52588)
(34948)
(26566)
(25289)
(21426)
(21216)
(19738)
(18712)
(18689)
(17553)
(17537)
(17454)
(17415)
(16571)
(16279)
(16010)
(15975)
(13682)
(13620)
(13514)
(12796)
(12655)
(12448)
(12353)
(12097)
(11273)
(10979)
学科
(93451)
经济(93343)
管理(63737)
(63328)
(53882)
企业(53882)
方法(45071)
数学(39580)
数学方法(39087)
中国(29626)
(29536)
金融(29530)
(28709)
(27352)
银行(27306)
(26271)
(24242)
(22905)
业经(20715)
(20202)
(18385)
财务(18335)
财务管理(18289)
地方(18198)
企业财务(17479)
理论(16936)
(16721)
贸易(16711)
农业(16354)
(16253)
机构
大学(325826)
学院(323424)
(135449)
经济(132662)
管理(122664)
研究(108922)
理学(105251)
理学院(104134)
管理学(102273)
管理学院(101677)
中国(90859)
(67925)
(66217)
科学(65880)
(57286)
(55144)
中心(53338)
财经(52050)
研究所(50078)
(48997)
业大(48350)
(47261)
农业(45234)
经济学(43333)
北京(42707)
(40808)
师范(40276)
(39123)
经济学院(39104)
(38952)
基金
项目(214019)
科学(167832)
基金(155931)
研究(154476)
(136319)
国家(135171)
科学基金(115600)
社会(97888)
社会科(92810)
社会科学(92781)
(83762)
基金项目(81864)
自然(75291)
自然科(73558)
自然科学(73532)
教育(72515)
自然科学基金(72221)
(70710)
资助(64869)
编号(62240)
成果(51127)
重点(48938)
(47995)
(45856)
(45147)
课题(43145)
创新(42240)
科研(42021)
教育部(41377)
大学(40825)
期刊
(144148)
经济(144148)
研究(97181)
中国(63474)
(53624)
学报(52518)
(50766)
(48299)
金融(48299)
科学(46614)
管理(44379)
大学(40047)
学学(37713)
教育(34677)
农业(32504)
技术(28127)
财经(26802)
经济研究(23567)
(22944)
业经(22149)
问题(18943)
(17439)
理论(16656)
(15649)
统计(15599)
技术经济(15446)
(15074)
实践(14990)
(14990)
财会(14138)
共检索到487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从来  丁慧  张淦  
基于马克思深刻的借贷资本与现实资本理论,可以得出借贷资本与现实资本的良性互动取决于借贷资本积累的规模和结构与现实资本是否匹配。当前中国出现实体经济与金融背离的问题,症结在于金融体系内部结构失衡,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实体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结构调整与动力转换对金融体系本身提出了新要求,具体表现为由债务型金融转向资本型金融,这就需要中国进行去杠杆导向的金融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方波  
本文对马克思的借贷资本理论进行了文本分析,以寻求借贷资本与金融杠杆的理论关系及运动总公式,并构建一个包含资本增值和金融杠杆的马克思主义数理模型,认为借贷资本追求更高程度的增值是它在金融领域内无序扩张和过度积累以及金融杠杆率过快提升的主要原因。随后,对中国金融杠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外快速扩张还是2015年的"股灾"和2016年的"债灾",都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有效性。最后基于规范借贷资本的运动、积累和增值的思路提出了金融去杠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标  杨英  
马克思的借贷资本理论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再造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下滑与转型紧迫的根源在于异质借贷供给主体显性化、互联网金融崛起和金融需求主体及需求意愿多元化。重塑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需要转变固化已久的"唯大""等客""唯指标任务"等发展观念,促进金融产品供需协调;积极创新中介职能,构建创新型金融平台和解决人力资本错配问题,发展具备大金融特质的咨询顾问服务;坚持风险管理和业务调整并重,在加强信贷风险防控的同时,加快布局新经济、发展绿色金融,打造零售智慧格局;重视管理要素改善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着力变革管理模式,推进组织管理体制横向与纵向的革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会  林木西  吴云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被定位为资本稀缺的国家。为促进资本形成,实施"赶超战略",中国在正规借贷资本市场上实施了最高限价政策,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供给不足,贷款需求过度,而在民间借贷资本市场,同样存在最高限价,且缺乏有效监管。直接后果就是:大量借贷资本游离于正规借贷资本市场之外,在给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带来不稳定性的同时,民间借贷资本市场过度繁荣,并伴生乱相。所以,政府应该朝着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方向改革,通过重构定价体系、加强定价监管与宣传、搭建官方供需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来实现借贷资本市场的高效运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焦成焕   杨治清  
马克思在两大部类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中,以产业资本为例揭示了社会总资本循环所需的均衡条件和最佳比例,但并没有将资本循环中沉淀下来的闲置资本和借贷资本纳入两大部类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中,而这两类资本已成为现今重要的资本形态。文章试图拓展马克思两大部类社会再生产理论,建立借贷资本再生产理论模型,并探讨资本主义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首先,假设扩大再生产投资不完全有效,从而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模型中引入闲置资本,并揭示闲置资本的不断积累将导致生产过剩;其次,在闲置资本基础上引入借贷资本,构建借贷资本扩大再生产模型,并考察闲置资本和借贷资本在扩大再生产中的动态过程。引入借贷资本后,再生产模型可以应用于对债务的分析。结果发现,资本主义生产必然导致债务不断累积,引发债务危机,进而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增长率、利率、上一年杠杆率是影响经济危机爆发及其规模的主要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静  朱炳元  
中共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其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市场创新为改革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来,从根本上消除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因素。然而,防范由于虚拟资本和现实资本不匹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不匹配所导致的金融风险,依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任务。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仍然是防范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金融危机的强大理论武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书洋  牟爽  刘锡良  
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近年来,关于金融业高利润的争论颇多,中国金融业的利润是否过高?学界尚无评价标准。本文从文献和经济现象出发,提出判断金融业利润是否过高的关键是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利润平均化的过程中,金融资本在各行业间的择优投资行为,以及资本的不完全流动,共同导致了金融业的高利润。金融业参与实体产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帮助实体产业提高价值创造效率,并分享利润,但如果分享的份额过高,则会影响产业资本积累,阻碍经济发展。2007年至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表明,中国金融业的利润占比与经济增长速度呈显著负相关,金融业分享的利润过高,已经达到了损害经济增长的程度。健全金融行业内部的竞争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关注产业发展、重视长远利益,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有效手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骏  
我国借贷资本效率不断下降 ,金融机构贷款和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加。但仍不足以扭转通货紧缩趋势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单一的融资形式和融资渠道 ,造成社会资本循环周转阻滞。不能仅靠增加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来解决通货紧缩问题 ,而应该综合治理 ,特别是要发展、完善金融市场 ,发展多种融资形式 ,盘活货币资本存量 ,用好增量 ,提高借贷资本效率 ,使货币和信贷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春磊  
马克思认为资本是在运动中自行增殖的价值,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联网金融的侧重点是金融,其实质是资本的逻辑在发挥作用。以马克思资本理论为视角解读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预防互联网金融趋利性、垄断性等内生性特质,进而帮助人们更加合理地利用资本。文章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本质的解读,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及路径选择。具体建议为:鼓励创新,以发展为前提,完善立法;明确分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倡导人本金融,发展中国特色互联网金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建伟  徐玉生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虚拟资本的概念、产生、形式、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构成了比较系统的虚拟资本理论。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看来,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以次贷及其衍生物为代表的虚拟资本泡沫的破灭,根源在于经济自由主义或称金融创新的无政府主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宗正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马克思分析资本积累趋势而得出的著名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在于剥削剩余价值。为了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就必须不断地把剥削得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也就是资本积累。“没有积累,资本就不能构成生产的基础”要彻底阐明资本积累的运动规律,就必须研究资本的有机构成。马克思早在《雇佣劳动和资本》和《工资》手稿等著作中已经开始探讨资本有机构成学说。在1857—1858年《资本论》的第一个手稿里,马克思从价值增殖过程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泽  
本文依据马克思危机理论,指出此次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是美国IT革命后技术创新难以为继,资本深化速度超过技术进步导致的结果。西方国家需要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才能彻底走出这次危机。这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过度依靠财税等手段刺激经济,只能起到延缓经济增长时间的作用,长期中必须关注提高劳动生产率,找到利润增长的源泉。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雅卉  谢元态  
首先指出《货币战争》的高远立意在于告诫国人警惕金融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然后用《资本论》与《帝国主义论》的基本观点分析当前的经济危机,揭露与批判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侵略;接着,结合《资本论》和《帝国主义论》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探析《货币战争》中提及的重要内容和当今经济危机背景下世界复杂的经济情势;最后讨论正在发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许梦博  李世斌  
需求侧管理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目前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适逢其时,但传统供给学派大规模减税的主张并不适合中国的经济现实。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两大部类均衡原理已经充分阐明了在社会生产中,结构均衡和优化的重要性。因此,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着眼于长期经济发展,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茂魁  陈丰  吴应宁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很多学者认为次贷危机产生于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产的过度膨胀。笔者以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为分析视角,将虚拟资本细分为两大类,通过深入探寻这两类虚拟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次贷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矛盾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