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9)
- 2023(13404)
- 2022(11230)
- 2021(10216)
- 2020(8700)
- 2019(19884)
- 2018(19312)
- 2017(36814)
- 2016(19778)
- 2015(21674)
- 2014(21215)
- 2013(20781)
- 2012(19200)
- 2011(17288)
- 2010(17468)
- 2009(16509)
- 2008(15927)
- 2007(13830)
- 2006(12689)
- 2005(11738)
- 学科
- 济(79075)
- 经济(78966)
- 管理(54203)
- 业(53740)
- 企(44471)
- 企业(44471)
- 方法(37752)
- 银(34598)
- 银行(34452)
- 数学(33985)
- 数学方法(33692)
- 行(32810)
- 融(31915)
- 金融(31915)
- 中国(27761)
- 制(26765)
- 财(25015)
- 农(19917)
- 业经(18165)
- 贸(17242)
- 贸易(17226)
- 易(16818)
- 地方(16253)
- 务(15258)
- 财务(15222)
- 财务管理(15191)
- 体(14753)
- 度(14753)
- 制度(14745)
- 企业财务(14600)
- 机构
- 大学(269643)
- 学院(265376)
- 济(117173)
- 经济(114935)
- 管理(101788)
- 研究(91684)
- 理学(86844)
- 理学院(85982)
- 管理学(84685)
- 管理学院(84201)
- 中国(83289)
- 财(59559)
- 京(56337)
- 科学(51810)
- 农(47874)
- 财经(46333)
- 中心(46041)
- 所(45507)
- 经(42394)
- 江(41001)
- 研究所(40947)
- 业大(38687)
- 经济学(38276)
- 农业(37670)
- 银(35861)
- 北京(35753)
- 财经大学(34973)
- 经济学院(34949)
- 银行(34435)
- 州(33074)
- 基金
- 项目(175311)
- 科学(138113)
- 基金(130161)
- 研究(125768)
- 家(114452)
- 国家(113507)
- 科学基金(97250)
- 社会(83023)
- 社会科(79272)
- 社会科学(79253)
- 基金项目(68098)
- 省(66268)
- 自然(62010)
- 自然科(60674)
- 自然科学(60656)
- 自然科学基金(59617)
- 教育(57899)
- 划(56563)
- 资助(53708)
- 编号(48382)
- 成果(40128)
- 重点(39943)
- 部(39745)
- 创(37547)
- 发(37246)
- 国家社会(36021)
- 创新(35202)
- 教育部(34776)
- 科研(34316)
- 大学(33589)
共检索到422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贤 金铭 陈中飞
银行利差反映银行业效率,是衡量金融稳定程度的重要指标,研究金融改革对银行利差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2011-2017年间111个国家或地区3754家银行的数据,研究不同类型金融改革指标对银行业净利差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金融改革指标对利差影响具有显著差异,该差异主要体现在影响方向、滞后性及持续周期,即银行在面对不同类型改革时反应强度、速度和持久性不尽相同。此外,资产规模不同的银行受到金融改革的影响也具有一定差异。据此建议,政府在制定金融改革政策时应明确政策目标,准确预估政策反应时间与持续时间。
关键词:
金融改革 银行业 利差决定因素 滞后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棣
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本文就这些政策措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节能减排 银行 信贷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甘金龙 郭帅
银行业利差是衡量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衡量银行业发展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支撑着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银行业利差也由此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银行业利差越低,金融中介的社会成本就越低,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崔军 朱晓璐
无论纵向梳理世界各国税制结构的演变历程,还是横向比较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税制结构的差异,都不难看出,直接税收入占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上升是税制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相较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的税制结构仍处于失衡状态;与此同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需求、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政府政策目标侧重点的转变,以及国际税收竞争的日益加剧,均对我国税制结构转型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建议科学、合理地设计我国税制结构转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通过具体税种及具体税收要素的改革,推动适当降低间接税比重、提高直接税比重的税制结构转型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税制结构 转型改革 直接税 间接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建设银行温州分行课题组 诸葛衍权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首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立足温州实际,有助解决温州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两多两难"(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突出问题。本文从银行业角度入手,着重从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背景及现实意义、面临挑战及发展机遇、应对之策及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为银行业如何在此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银行业 金融综合改革 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莹 严太华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性、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的实证分析 ,发现中国银行业新兴力量发展缓慢 ,四大寡头的垄断地位在短期之内难以动摇。由于国有银行太大 ,新兴银行太小 ,缺少大小适度的中等银行过渡 ,致使整个行业呈现出头重脚轻、两极分化的市场结构特征和两种形式各异的规模不经济状态。无论是新银行进入市场 ,还是在位银行退出市场 ,都面临着各种层层高筑的市场壁垒 ,致使劣势银行难以清除 ,产业结构优化受到限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钟伟 沈闻一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要发挥利率在资金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不仅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利率水平和相对完整的利率结构,其中银行业的净利差水平至关主要。遗憾的是,维持银行业适当的净利差水平这一问题,在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使得银行业赖以生存的金融生态起伏不定。在利率市场化之后,给银行通过有效的风险定价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净利差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引入了计算净利差的一般方法,并对国际银行业的净利差水平及其变动原因进行了测量和讨论,进而研究了中国银行业净利差水平的变迁历史,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立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主要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来实现促进有效供给、去除过剩产能、培育竞争优势、扩大先进生产、扶持创新创业的五大目标。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需要一个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立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主要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来实现促进有效供给、去除过剩产能、培育竞争优势、扩大先进生产、扶持创新创业的五大目标。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需要一个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宁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的逐渐深入,我国开始逐步探索银行业综合经营的道路。政策面的放宽与需求面的扩大,使银行业综合经营呈现如火如荼的态势,但在探索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银行业开展综合经营的历程和现状入手,总结综合经营取得的成效,分析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改革路径的建议。
关键词:
银行业 综合经营 改革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列为金融改革发展三大任务之首,可见这一改革的重要性。供给侧和结构性两大关键词,更加突出在结构性的改革过程中,供给要顺应需求的变动趋势。商业银行作为我国融资体系的主体,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主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金融需求变化,调整优化组织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效率,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供给和融资需求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银行业 金融供给侧改革 风险偏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宗良 范林青
未来国际银行业的综合经营将走上一条杠杆适中、风险适中、收益适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以核心业务为依托的稳健发展之路历经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银行业综合经营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后,许多国际领先银行调整了发展方向,未来国际银行业的综合经营将不再盲目追求高杠杆、高风险、高收益,而是走上一条杠杆适中、风险适中、收益适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以核心业务为依托的稳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俊文
利用86家商业银行1996—2012年的混合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股份制改革对银行实际利差的影响。第一,进行财务重组的商业银行,其重组之前的实际利差低于未进行财务重组的银行的实际利差。第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银行,其在引入之前的实际利差低于未引入的实际利差;引入后实际利差短期内上升;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时间越久,银行实际利差越小。第三,上市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利差不具有显著影响,或者说影响效应尚未显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新
首先通过回顾国内外银行综合化经营的主要文献,然后构建了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理论研究框架,并进一步对美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与总收益的关系做了OLS回归、协整、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发现:综合化指标、传统业务收益增幅、银行规模、资本结构均与总收益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第1-9期、第18-24期,美国银行业综合化指标对银行业总收益的冲击为正,第10-17期,对银行业总收益的冲击为负;综合化指标对美国银行业总收益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银行规模,然后是传统业务收益增幅,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邵兵
央行允许存款利率上浮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这势必对银行经营带来重要影响。本文从保持银行稳定经营、平稳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角度出发,采用面板数据对银行净利差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央行利率政策、经济运行周期、经济增长结构、监管政策、银行自身经营效率对银行利差均有影响,并且对不同规模、不同区域的银行而言,各因素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应考虑经济周期的影响,应与银行经营体制机制的完善相适应,重点关注大型银行以及中西部银行的承受力,注意与监管政策的协调,避免叠加效应。同时,要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投资的拉动作用,为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净利差 利率市场化 决定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