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2)
- 2023(12721)
- 2022(10621)
- 2021(9659)
- 2020(7820)
- 2019(17437)
- 2018(17226)
- 2017(32032)
- 2016(16565)
- 2015(18136)
- 2014(17884)
- 2013(17536)
- 2012(16540)
- 2011(15339)
- 2010(16077)
- 2009(15357)
- 2008(14350)
- 2007(12945)
- 2006(12243)
- 2005(11553)
- 学科
- 济(88546)
- 经济(88469)
- 业(50214)
- 管理(49707)
- 企(42044)
- 企业(42044)
- 中国(31185)
- 地方(27891)
- 融(27315)
- 金融(27315)
- 银(25412)
- 银行(25399)
- 行(24790)
- 方法(22934)
- 业经(21283)
- 农(20511)
- 制(19710)
- 数学(19209)
- 数学方法(19082)
- 技术(18788)
- 财(18225)
- 地方经济(16120)
- 农业(14518)
- 学(13929)
- 体(13879)
- 发(13237)
- 技术管理(13133)
- 理论(12422)
- 贸(12109)
- 贸易(12091)
- 机构
- 学院(235744)
- 大学(232098)
- 济(112182)
- 经济(109962)
- 研究(88752)
- 管理(86922)
- 中国(73726)
- 理学(72124)
- 理学院(71319)
- 管理学(70468)
- 管理学院(69991)
- 财(52811)
- 京(49535)
- 科学(47798)
- 所(44167)
- 中心(40525)
- 财经(39663)
- 研究所(39061)
- 江(38346)
- 经(35806)
- 经济学(35684)
- 农(32937)
- 北京(32706)
- 范(31851)
- 院(31654)
- 师范(31584)
- 经济学院(31580)
- 州(31112)
- 财经大学(29097)
- 业大(27162)
- 基金
- 项目(142470)
- 科学(113698)
- 研究(112011)
- 基金(100886)
- 家(85617)
- 国家(84788)
- 社会(73806)
- 科学基金(73542)
- 社会科(70189)
- 社会科学(70173)
- 省(58243)
- 基金项目(52388)
- 教育(50480)
- 划(46939)
- 编号(44697)
- 自然(42055)
- 自然科(41100)
- 自然科学(41094)
- 自然科学基金(40401)
- 资助(39791)
- 发(38060)
- 成果(37389)
- 创(35885)
- 课题(33280)
- 重点(32656)
- 创新(32617)
- 发展(32020)
- 展(31491)
- 部(30892)
- 国家社会(30795)
- 期刊
- 济(141841)
- 经济(141841)
- 研究(86087)
- 中国(60030)
- 融(40708)
- 金融(40708)
- 财(39982)
- 管理(38553)
- 农(32019)
- 教育(31659)
- 科学(28795)
- 学报(27247)
- 经济研究(23774)
- 技术(23243)
- 大学(22197)
- 业经(22017)
- 财经(20944)
- 农业(20742)
- 学学(20541)
- 经(18336)
- 问题(17177)
- 技术经济(14388)
- 贸(13110)
- 世界(12683)
- 国际(12547)
- 科技(12116)
- 商业(11867)
- 坛(11839)
- 论坛(11839)
- 改革(11525)
共检索到402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当前经济运行的种种困难显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唯一的经济增长点。具体到广东,发展思路亦日益清晰——未来十年间所谓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必须分别依靠科技附加值和全面对外开放两根传动轴,而依托传动轴推动驱动轮的引擎是金融改革创新。基于这种认识,在广东省层次上,全面推进广东金融强省建设成为广东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在国家层次上,为支持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从以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万玲
互联网时代,在物流需求推动下的物流业正逐步发展成为供应链上的核心环节。如何在传统物流业务中植入金融业务,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同时为物流企业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成为当前物流企业所关注的方向。本文在介绍供应链金融内涵、模式的基础上,以顺丰为例分析了物流企业介入供应链金融的优势、模式及对物流企业产生的新价值及财务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 物流 供应链金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万玲
互联网时代,在物流需求推动下的物流业正逐步发展成为供应链上的核心环节。如何在传统物流业务中植入金融业务,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同时为物流企业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成为当前物流企业所关注的方向。本文在介绍供应链金融内涵、模式的基础上,以顺丰为例分析了物流企业介入供应链金融的优势、模式及对物流企业产生的新价值及财务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 物流 供应链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长宇
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引起了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应从广义的金融创新、狭义的金融创新和最狭义的金融创新三个方面去阐释它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我国的金融创新与西方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发展我国的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我国21世纪金融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制度 金融工具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志强
一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金融业出现了全面而深刻的创新,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金融革命。金融创新不仅表现为金融工具花样翻新,种类增多,而且表现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生了许多变化。金融创新是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促成的,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房红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即金融深化理论、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和新制度金融发展理论相比,在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三个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拓展与创新。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资源计量指标的设计、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构建和金融资源效率的最大化等方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柳杨青
本文简略论述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认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形成是对现存的东西方经济学的一种突破与创新,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性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海勇 谭劲松
本文认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其相对性和绝对性,而技术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指出了技术创新在我国今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丰安
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卷裹着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前行至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取得的科技成就灿若星河,印刻在世界文明史的卷轴之上,历史发展经验充分表明:仅有庞大的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无法支撑一个国家的长期繁荣与强盛;拥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具有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方能使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大国迈向强国的必由之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田哲
<正>普惠金融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需求的重要着力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强调普惠金融要雪中送炭、服务民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志平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与其他产业关联性很强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强烈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时候,能够充当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经济 引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召宜,沈正平,渠爱雪
可持续发展由于缺乏系统整合研究,导致理论上虽然不断深入,但认识上肤浅、实践上不力。文化的内涵丰富性、外延宽广性和结构统一性,为社会现象的整合研究和系统思考提供了基本思路。文章在明晰可持续发展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发展经济、创新制度、转变行为、变迁价值和总体的文化创新与文化整合等方面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道路。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文化内涵 文化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九杰 罗兴
论文主要基于文献资料,首先分析了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内容,其次讨论了金融危机与环境信用危机之间的关系、农业投融资对农业可持续的影响等,然后介评了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农业环境金融工具的发展,并简析了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 李华 易善策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文章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转型机遇及现阶段稳步推进城镇化的战略背景,研究了城镇化在当前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提出未来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和"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
关键词:
城镇化 扩大内需 城镇化新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