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4)
2023(4366)
2022(3457)
2021(3250)
2020(2667)
2019(6096)
2018(5967)
2017(11019)
2016(5658)
2015(6050)
2014(5958)
2013(5539)
2012(4948)
2011(4485)
2010(4977)
2009(5120)
2008(4207)
2007(3405)
2006(3445)
2005(3338)
作者
(13381)
(11025)
(10740)
(10731)
(6966)
(5172)
(5154)
(4402)
(4025)
(3950)
(3766)
(3760)
(3624)
(3554)
(3524)
(3487)
(3196)
(3168)
(3029)
(2887)
(2860)
(2646)
(2582)
(2561)
(2518)
(2517)
(2489)
(2325)
(2283)
(2212)
学科
(24677)
金融(24677)
(21663)
银行(21663)
(21149)
(18796)
经济(18763)
(15257)
中国(15041)
管理(14186)
(13975)
企业(13975)
(11453)
中国金融(10878)
(9564)
(7532)
体制(6832)
地方(6384)
业经(6343)
(6141)
财务(6127)
财务管理(6115)
企业财务(5890)
(5485)
方法(5197)
制度(5190)
(5190)
数学(4623)
数学方法(4577)
理论(4560)
机构
学院(67224)
大学(66482)
(31668)
经济(30958)
中国(27781)
研究(24497)
管理(23078)
(19601)
理学(18696)
理学院(18522)
管理学(18287)
管理学院(18148)
(15809)
银行(15277)
(14465)
(14341)
金融(14200)
财经(14050)
(13767)
中心(13517)
(12754)
人民(12494)
(11783)
科学(11282)
国人(11211)
中国人(11137)
中国人民(11044)
(11011)
经济学(11005)
财经大学(10593)
基金
项目(38886)
研究(32466)
科学(30558)
基金(27565)
(22764)
国家(22517)
社会(21001)
社会科(20028)
社会科学(20024)
科学基金(19577)
(15368)
教育(14869)
基金项目(13967)
编号(13611)
(12313)
成果(12105)
资助(11229)
(10344)
自然(10325)
自然科(10084)
自然科学(10083)
自然科学基金(9912)
课题(9800)
(9660)
(9234)
(9225)
重点(9083)
(9062)
国家社会(8992)
项目编号(8727)
期刊
(36677)
经济(36677)
研究(27771)
(27490)
金融(27490)
中国(20152)
(15957)
教育(10760)
管理(9466)
(8511)
财经(7560)
学报(6933)
(6474)
科学(6449)
经济研究(6214)
大学(6165)
学学(5613)
技术(5453)
业经(5173)
中国金融(5018)
理论(4788)
会计(4756)
农业(4271)
实践(4271)
(4271)
问题(4204)
国际(3878)
农村(3859)
(3859)
改革(3855)
共检索到125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凌  
近年来,深化金融改革不断出现政府文件、高层官员讲话、专业论文中,主要涉及改革背景与改革意义、发展困境与近期具体改革任务等方面。我以为,深化金融改革之所以受到广泛重视,既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也与一些长期存在、多年来一直困惑我们的金融运行的深层次问题有关。经济发展步入中高收入阶段,经济运行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困难,改革需求发生显著变化,改革的研究与顶层设计应该有完全不同的关注重心与思维方式。经济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往往与一定时期的经济困境密切相关。在经济运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纪敏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均面临结构调整,全球金融监管体制将全面改革。结合国内金融运行及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文章以确立推进近中期金融改革的基本原则为出发点,从建立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研究应对危机债务成本的分摊机制等层面,提出当前需重点推进的几项金融改革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成昆  
一、"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进程中应关注的问题(一)制度设计缺失,导致部分农户无法享受改革成效在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农业县改制成为行政区,原农业银行县支行也随之改成区级行,其营销客户重点已不再是县域经济和农户。虽然改制后的行政区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建民  张良悦  
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将有一个深刻的变革。企业应关注金融改革,并在经营理念和方式上尽快适应。特别要关注利率变化,多渠道融资,在注重公司理财,提高资产效益上下功夫。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曾康霖  张庆  
金融改革的亮点:一是建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二是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实体经济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支持实体经济就是要把货币资金作用于这两个领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金融机构来说有三个方面的工作要做:培育贷款客户、加强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合作、把握虚拟经济发展的度。要加快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必须思考三个问题:发展为了什么;发展对谁有利;怎样加快发展。本文指出:发展主要是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发展对谁有利,要考察民间资本主要掌握在哪些人手里;怎样发展,关键在于有良好素质的人,既有职业道德,又熟悉业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纯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一些垄断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收入分配中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3年11月14日在哈萨克斯坦中央银行举办的“金融体系改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对中国金融改革的两点关注:养老金体制和机构成长》的演讲。其中心内容是既要认识到某些改革的紧迫性并加快这些改革,又要认识到机构成长和制度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能盲目乐观。IMF时任总裁科勒当时在场,以十分少见的方式高度评价了周小川这篇讲话,他说:“我想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关于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的发言,非常坦率和专业。我特别欣赏其演讲的结论,即金融部门的改革是艺术,也是博弈。”在科勒的建议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局向执董们印发了周小川讲话的幻灯片影印件。在这次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礼卿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12日在北京闭幕,备受关注的改革方案最终尘埃落定。全会通过两份文件,一份是全会公报;另一份是定案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启动了新一轮改革。下面是笔者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方案中有关金融改革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谈到的金融体制改革内容很实在、很具体,有不少内容与大众的期待相吻合。阅读《决定》中关于金融改革的表述,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崔静雯  徐书林  李云峰  
利用2015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分析金融知识对居民有限关注以及居民有限关注对金融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金融知识对金融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知识对居民当期和长期有限关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能改善居民有限关注;高关注度的居民更倾向于在当期和长期拥有正规银行账户、参与股票市场、风险金融市场、商业保险等金融行为决策,同时高关注度也有助于改善居民金融行为。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知识会通过有限关注渠道影响家庭当期和长期股票市场、风险金融市场、商业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参与和信用卡持有。而金融知识通过有限关注渠道只会改善风险金融市场和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研究结果为通过普及金融知识和开展金融教育培训,注重提升居民对经济、金融等信息的关注度来优化家庭金融行为决策提供了相关的经验证据支撑。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永达  
《改革》创办20年来,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前沿性很强,探讨了改革开放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二是政策性很强。探讨中央和地方的一些政策问题相对比较多一些,应用的效果比较好。三是国际性较强。原来是中国向外国学,逐渐中国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以后,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你做得好就是世界的,做不好就不是世界的。现在逐渐被世界上所接受,反过来海外也关注中国。四是普及性比较强。学者也好、官员也好,其他一些工作人员也好,都可以从中找出自己可以参考的内容,但是更多的是改革模式的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主持人的话:从1994年在部分股份制银行中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试点时提出,到1995年写入《商业银行法》,存贷比正式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此后,作为重要监管指标的存贷比经历了不断的调整:2011年,监管部门将存贷比指标改为日均数;2014年调整存贷比指标口径,增加分子端的贷款扣减项,扩大分母端的存款计入项。2015年,监管部门表示,存贷比今后将由监管指标变为参考指标。应该说,存贷比监管改革,伴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涛  
当前,金融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焦点。对于我国金融发展与运行状况,在千头万绪之下,有几方面的重大挑战值得深思。首先,金融与实体的疏离现象不容忽视。例如,我们研究发现,支付清算业务规模与GDP总量之间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创造1元GDP所需的支付系统业务规模从2014年的53.25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康霖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涛  
当前,金融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焦点。对于我国金融发展与运行状况,在千头万绪之下,有几方面的重大挑战值得深思。首先,金融与实体的疏离现象不容忽视。例如,我们研究发现,支付清算业务规模与GDP总量之间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创造1元GDP所需的支付系统业务规模从2014年的53.2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