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0)
- 2023(8536)
- 2022(6645)
- 2021(6155)
- 2020(5032)
- 2019(11699)
- 2018(11326)
- 2017(21774)
- 2016(11198)
- 2015(12676)
- 2014(12570)
- 2013(12338)
- 2012(11122)
- 2011(10165)
- 2010(10890)
- 2009(10676)
- 2008(9191)
- 2007(8278)
- 2006(7452)
- 2005(6400)
- 学科
- 济(48796)
- 经济(48754)
- 业(34977)
- 管理(28255)
- 农(26217)
- 融(25341)
- 金融(25340)
- 企(24973)
- 企业(24973)
- 银(22645)
- 银行(22643)
- 行(22020)
- 方法(21806)
- 中国(20626)
- 数学(20201)
- 数学方法(19705)
- 农业(17567)
- 业经(14332)
- 地方(13207)
- 财(13126)
- 制(12986)
- 中国金融(11007)
- 理论(8916)
- 农业经济(7706)
- 务(7693)
- 财务(7656)
- 发(7654)
- 财务管理(7642)
- 体(7640)
- 策(7467)
- 机构
- 学院(159166)
- 大学(153739)
- 济(65179)
- 经济(63602)
- 管理(61210)
- 理学(52860)
- 理学院(52363)
- 管理学(51026)
- 管理学院(50763)
- 研究(49375)
- 中国(45186)
- 京(30839)
- 财(30262)
- 农(29314)
- 科学(28529)
- 中心(26148)
- 江(23781)
- 财经(23755)
- 所(23517)
- 业大(23480)
- 农业(21552)
- 经(21522)
- 研究所(21235)
- 经济学(20654)
- 州(20034)
- 范(19925)
- 师范(19739)
- 北京(19190)
- 银(18688)
- 经济学院(18633)
- 基金
- 项目(106460)
- 科学(84267)
- 研究(80051)
- 基金(76608)
- 家(65530)
- 国家(64914)
- 科学基金(56674)
- 社会(51696)
- 社会科(48871)
- 社会科学(48858)
- 省(43885)
- 基金项目(39750)
- 教育(37028)
- 划(35361)
- 自然(35103)
- 自然科(34394)
- 自然科学(34392)
- 自然科学基金(33726)
- 编号(33675)
- 资助(32158)
- 成果(26975)
- 发(24015)
- 重点(23928)
- 课题(23489)
- 创(22912)
- 部(22659)
- 国家社会(21224)
- 创新(21223)
- 性(20095)
- 大学(19892)
共检索到240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建忠
都市型乡村作为当前广泛存在的一种乡村类型,与一般乡村相比,与都市融合更为紧密,经济资源更为集中,交通更为便利,资源共享更为便捷,要素流动更为频繁,已成为乡村振兴关注的重点区域。笔者从城市对乡村的空间溢出效应角度出发,将"都市型乡村振兴"定义为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行政辖区范围内乡村的全面振兴。大都市范围囊括直辖市、经济发达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都市圈和城市集群地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庆昉
<正>福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以“服务县域、服务乡村振兴、服务‘闽’生发展”为出发点,统筹推动政策、资金、服务、科技、知识、人才“六下乡”,积极打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模式。一是聚焦“政策”下乡,健全乡村振兴金融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用好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指挥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天禄
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为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精准扶贫的重庆实践"十三五"期间,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坚决贯彻落实金融精准扶贫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对象精准、区域精准、用途精准、方式精准、政策精准"五项基本原则,引导辖区金融机构累计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2139亿元,支持重庆14个国家级贫困县和4个市级贫困县脱贫摘帽,191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卜银伟 李成林 王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本文采用归纳演绎、调查观察等方法,探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以及中国的乡村振兴模式,总结了可供参考的四点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对金融科技发展趋势的研判,深入剖析金融、科技与乡村三者之间的“生态循环”逻辑,创新提出基于金融服务与科技赋能的“双轮驱动”发展路径和G2B2C的“三端联动”推进模式。据此,设计搭建了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架构,并从政策支持、科技监管、合作机制、转型升级、金融服务、金融需求和人才基础等七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志波
201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成为金融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性文件。实践中,由于农村金融表现出的高风险性、低收益性、准公共性等基本特征,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价值理念、业务模式、竞争态势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解决城市普惠金融的一些难题,但无法适应农村金融特点。因此,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具有可持续性的金融服务模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树新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进入乡村振兴时代。乡村振兴金融所具有的政策义务和政治责任,赋予其很强的公共品特性。公共品特性造成乡村振兴金融供给不足、供给失衡、供给失效,需要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治理方式的变革,建立符合我国乡村金融实际的供给模式。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金融的内涵、公共品属性及其影响,然后从近年兴起的公共事务治理"多中心"理论出发对其进行探析,提出了构建我国乡村振兴金融供给"多中心"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建忠 李爽 袁绍彪
2019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对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近年来,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偏离本源,热衷于投资非标、财富管理等表外业务,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和城市项目,新增营业网点也多在城乡结合部设立,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信贷结构失衡。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本应该是以"信用、分散、小额"为主,但葫芦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2019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对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近年来,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偏离本源,热衷于投资非标、财富管理等表外业务,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和城市项目,新增营业网点也多在城乡结合部设立,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信贷结构失衡。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本应该是以"信用、分散、小额"为主,但葫芦岛
关键词:
机构风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邵天舒 林蒙艳 郑欣雨 乔梦缘
本文通过分析碳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原有碳金融应用乡村振兴实践模式,提出新时代下碳金融赋能乡村的“三核”驱动模式:“PPP+乡村”合作模式、乡村碳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碳中和新乡村”模式。基于上述模式,从乡村、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主体提出碳金融赋能乡村的高质量对策:提高各主体机构协同能力、优化碳金融创新产品,强化数字科技赋能碳金融、加快数字基础建设新型碳乡村,加强碳金融人才武装、致力培养高端碳金融人才。通过提高碳金融实际应用转化协同赋能乡村振兴效率,有利于乡村为碳金融创新转化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和软环境,进而引领乡村碳金融发展,进一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
碳金融 乡村振兴 模式 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怀璧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甘肃省白银市因厂矿而设立,以贵金属命名。2008年3月17日,白银市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白银市产业结构单一,新时代下更要注重实现工业与绿色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殷清眉 栾峰
大都市地区乡村更容易获得政府的强力推动以及市场的青睐而引入多元行动者,因此更具振兴发展条件。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是上海探索大都市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概述示范村创建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其多元行动者参与情况及介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多元行动者介入模式主要包括三类,分别为通过股份等方式引入外来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下的平台合作型、政府引导下的集体内部主导型,他们在行动者关系及资源投入的主体关系特征上有着明显差异。
关键词:
乡村振兴示范村 行动者 介入模式 上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荣祥 于天友 夏庆赫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乡村振兴。从对大连市P区的调查情况来看,当前乡村振兴的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乡村金融需求呈现新的特点,需要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金融措施予以支持。乡村组织结构、功能及振兴内涵发生变化一是农村人口持续外流,农村出现"空心化"问题。近些年,P区人口持续外流现象较为严重。农村越来越多考学出去以及青壮年劳动力向外地城市迁移,农村人口近五年来年均下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石子亮
娄底地处武陵山片区深度贫困地区,自2015年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如期实现了辖区498个贫困村摘帽,43.4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困的目标。进入新时期,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独设为一项重要内容,对金融系统支持乡村振兴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青江 陈彤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新疆是全国农牧业大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艰巨,且对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信息不对称问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健兵 周继耀 董峰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仅依赖财政投入和三农自身积累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建设中的资金需求,因此需要更好地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也需要遵循客观金融规律,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业务发展和金融风险防范、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四对关系",更好地激发金融机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不断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