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8)
- 2023(15075)
- 2022(12879)
- 2021(12094)
- 2020(10059)
- 2019(22895)
- 2018(22457)
- 2017(43448)
- 2016(22908)
- 2015(25646)
- 2014(24733)
- 2013(24389)
- 2012(22217)
- 2011(19861)
- 2010(20031)
- 2009(18461)
- 2008(16958)
- 2007(14830)
- 2006(12967)
- 2005(11254)
- 学科
- 济(87879)
- 经济(87792)
- 管理(68627)
- 业(68314)
- 企(58117)
- 企业(58117)
- 方法(40168)
- 数学(34738)
- 数学方法(34381)
- 中国(29748)
- 融(27183)
- 金融(27181)
- 银(25408)
- 银行(25372)
- 财(25122)
- 行(24526)
- 农(23449)
- 业经(21171)
- 技术(21006)
- 地方(20680)
- 贸(20474)
- 贸易(20457)
- 易(19986)
- 制(18439)
- 学(17641)
- 农业(16256)
- 理论(15897)
- 务(15704)
- 财务(15642)
- 财务管理(15616)
- 机构
- 大学(312552)
- 学院(311163)
- 管理(127640)
- 济(126989)
- 经济(124276)
- 理学(111170)
- 理学院(109984)
- 管理学(108228)
- 管理学院(107678)
- 研究(101132)
- 中国(81046)
- 京(65741)
- 科学(61307)
- 财(58590)
- 所(48457)
- 中心(48068)
- 财经(47227)
- 农(45156)
- 江(44400)
- 业大(44374)
- 研究所(44226)
- 经(43071)
- 北京(41314)
- 范(40127)
- 师范(39802)
- 经济学(39066)
- 院(37319)
- 州(36765)
- 经济学院(35561)
- 财经大学(35476)
- 基金
- 项目(218643)
- 科学(173935)
- 研究(162165)
- 基金(159875)
- 家(138085)
- 国家(136937)
- 科学基金(119562)
- 社会(103624)
- 社会科(98489)
- 社会科学(98467)
- 基金项目(85878)
- 省(85731)
- 自然(76921)
- 自然科(75235)
- 自然科学(75221)
- 自然科学基金(73890)
- 教育(73469)
- 划(71101)
- 编号(65432)
- 资助(64488)
- 成果(51883)
- 创(49740)
- 重点(48232)
- 部(47926)
- 发(46658)
- 创新(45705)
- 课题(44547)
- 国家社会(42853)
- 教育部(41708)
- 科研(41238)
- 期刊
- 济(132269)
- 经济(132269)
- 研究(93783)
- 中国(60779)
- 管理(46999)
- 学报(45407)
- 科学(43463)
- 财(43274)
- 农(40450)
- 融(39193)
- 金融(39193)
- 大学(34978)
- 教育(34688)
- 学学(32778)
- 农业(27827)
- 技术(26691)
- 财经(22437)
- 经济研究(21769)
- 业经(21745)
- 经(19136)
- 科技(18145)
- 问题(17131)
- 图书(16640)
- 理论(16179)
- 技术经济(15728)
- 实践(14890)
- 践(14890)
- 业(14760)
- 现代(14293)
- 贸(14237)
共检索到456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永 谭克虎 刘海涛
文章基于我国268个地级市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金融对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上,金融发展可以显著地促进科技创新,并且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会受到相邻城市金融发展的影响,这种作用在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地区促进作用更强。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状况、人力资本、地区生产总值、营商环境和城市开放程度等对科技创新也具有显著影响,且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
关键词:
营商环境 空间溢出效应 科技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永 谭克虎 刘海涛
文章基于我国268个地级市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金融对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上,金融发展可以显著地促进科技创新,并且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会受到相邻城市金融发展的影响,这种作用在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地区促进作用更强。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状况、人力资本、地区生产总值、营商环境和城市开放程度等对科技创新也具有显著影响,且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
关键词:
营商环境 空间溢出效应 科技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孝明 陈珏宇 吴丹
数字金融依靠信息技术对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我国2011—2020年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并验证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金融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次,数字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辐射效应大于虹吸效应,本地数字金融发展对异地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表现出“以邻为善”的效果;再次,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产业升级和刺激市场需求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数字金融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相关建议。研究结论为理解数字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对我国数字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绿色技术创新 辐射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悦 赵庆
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检验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与技术创新效率在我国省域间的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三者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即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在不同地区形成局部空间集聚,存在高低非均衡的"俱乐部"现象。基于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实证检验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国和分地区看,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均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并且二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能够发挥彼此间的互补效应,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不同地区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比东部和中部地区显著。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伟 王文启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6年~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该区域内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金融集聚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业聚集在整体上对区域科技创新没有明显影响,但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特征;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区域集聚对科技创新没有明显影响,保险业的区域聚集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此外,研发投入、教育水平、政府支持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科技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松松 董正英
在产业集聚理论的理论框架下,运用2003—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本地溢出效应和跨区域溢出效应的视角,实证探究了科技服务业的不同集聚模式对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科技专业化集聚产生的MAR外部性中,本地溢出效应显著为负,跨区域溢出效应显著为正;(2)科技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产生的Jacobs外部性中,本地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跨区域溢出效应为负但不显著;(3)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多样化集聚能显著提升当地的创新水平,而专业化集聚却不利于当地创新水平的提升。但对于西部地区,科技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更利于当地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学辉 段小雪 陈思
本文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空间自相关性,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通过对空间效应的分解分析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创新与金融集聚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集聚对周边邻近地区的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改进型创新和模仿型创新上;金融集聚对本地的自主创新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行业异质性,主要体现在银行业和保险业上。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凡 杜德斌 林晓
以1999~2013年中国31个省市为基本时空单元,应用探索性和确认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创新产出的空间格局与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省域创新产出的高值区形成以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为轴的"T型"结构;地理邻近是省域创新产出集聚的主要空间关联模式,形成京津的虹吸、上海的扩散和粤辽的弱辐射三类区域效应;省域创新产出增长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但若不平衡创新资源配置,省域创新产出仍将陷入持续空间分异;创新产出、人力资本和资金资本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负向空间溢出,创新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不显著,各创新投入变量空间溢出的传导机制不同。
关键词:
创新产出 空间格局 空间溢出 空间计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媛
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可得性能够为各行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进而增强整体创新活跃度。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索2011—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对创新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渠道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创新活跃度具有一定影响,能够促进本地创新活跃度提升,但对周边地区创新活跃度提升的影响还未显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类型创新活跃度的作用效果存在异质性,能显著提升技术创新活跃度、开放创新活跃度、活动创新活跃度,但无法提高制度创新活跃度;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升创新产出水平、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间接方式,提高创新活跃度。有鉴于此,需出台叠加支持政策,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增强金融科技赋能,精准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区域协同合作,促进产业创新集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媛
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可得性能够为各行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进而增强整体创新活跃度。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索2011—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对创新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渠道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创新活跃度具有一定影响,能够促进本地创新活跃度提升,但对周边地区创新活跃度提升的影响还未显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类型创新活跃度的作用效果存在异质性,能显著提升技术创新活跃度、开放创新活跃度、活动创新活跃度,但无法提高制度创新活跃度;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升创新产出水平、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间接方式,提高创新活跃度。有鉴于此,需出台叠加支持政策,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增强金融科技赋能,精准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区域协同合作,促进产业创新集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建国 李明贤
选取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空间计量模型,考量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科技金融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科技金融对产业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最小;人力资本、城市化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在全国范围具有较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东部地区溢出效应更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贠菲菲 王元地 潘雄锋
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影响,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用传统空间同质性假设很难解释。为此,研究采用2005—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首先通过DSBM模型对省际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合理测度,并基于此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来检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依次递减且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潜力很大;整体而言,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对于地区自身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正向影响,然而二者对于邻近地区的影响均不显著。从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结果分析,金融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显著为正,间接影响虽然为正,但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而在空间杜宾模型的总效应中,金融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仍然显著。对于金融效率而言,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空间杜宾模型总效应均表明,金融效率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锦 樊馨媄 李胜会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而高校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2012—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探索我国高校创新产出的空间格局,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高校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创新产出呈较明显的梯度分布规律,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且高创新产出区域的影响呈增强趋势;区域技术市场活跃度对区域内高校的创新产出具有负向影响;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对高校创新产出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地区经济水平具有显著为负的空间溢出效应;高校对外交流程度对区域内或区域间高校创新产出的影响均不显著。基于此结论,从高校、技术市场、地方政府三个层面提出进一步提升区域高校创新产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霞 张路蓬
金融支持是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省际金融中心的不断发展,技术创新高度依赖于区域以及临近金融体系的支持。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及金融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金融支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选取了衡量金融支持与技术创新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支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探讨了省际间金融支持对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技术创新存在空间相关关系;金融支持对区域内技术创新存在直接影响;金融发展规模及效率存在区域间正溢出效应;金融结构对于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促进我国金融支持技术创新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霞 张路蓬
金融支持是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省际金融中心的不断发展,技术创新高度依赖于区域以及临近金融体系的支持。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及金融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金融支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选取了衡量金融支持与技术创新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支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探讨了省际间金融支持对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技术创新存在空间相关关系;金融支持对区域内技术创新存在直接影响;金融发展规模及效率存在区域间正溢出效应;金融结构对于技术创新的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