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6)
- 2023(10314)
- 2022(8531)
- 2021(8069)
- 2020(6618)
- 2019(14669)
- 2018(14102)
- 2017(27414)
- 2016(14184)
- 2015(15565)
- 2014(14831)
- 2013(14313)
- 2012(13250)
- 2011(11860)
- 2010(12515)
- 2009(11854)
- 2008(10944)
- 2007(9978)
- 2006(9077)
- 2005(8202)
- 学科
- 济(50705)
- 经济(50648)
- 业(49942)
- 管理(47062)
- 企(42692)
- 企业(42692)
- 融(27367)
- 金融(27367)
- 银(24992)
- 银行(24987)
- 行(24307)
- 中国(23321)
- 财(18639)
- 方法(18019)
- 技术(17925)
- 农(16028)
- 制(15379)
- 数学(15077)
- 数学方法(14876)
- 业经(14049)
- 地方(12964)
- 技术管理(12615)
- 贸(12391)
- 贸易(12377)
- 易(12154)
- 务(11554)
- 财务(11529)
- 财务管理(11509)
- 策(11507)
- 中国金融(11297)
- 机构
- 学院(186348)
- 大学(183010)
- 济(85155)
- 经济(83427)
- 管理(75236)
- 理学(63516)
- 理学院(62953)
- 研究(62420)
- 管理学(62251)
- 管理学院(61865)
- 中国(57109)
- 财(43415)
- 京(37095)
- 财经(32620)
- 中心(31775)
- 科学(31486)
- 经(29670)
- 江(29382)
- 所(28991)
- 经济学(26279)
- 研究所(25448)
- 银(24407)
- 财经大学(24306)
- 州(23989)
- 北京(23977)
- 经济学院(23668)
- 融(23578)
- 银行(23545)
- 金融(23128)
- 农(22987)
- 基金
- 项目(117090)
- 科学(94988)
- 研究(94305)
- 基金(84867)
- 家(70918)
- 国家(70226)
- 科学基金(62357)
- 社会(61383)
- 社会科(58505)
- 社会科学(58495)
- 省(46635)
- 基金项目(43734)
- 教育(42783)
- 编号(38234)
- 划(38139)
- 自然(36603)
- 自然科(35868)
- 自然科学(35860)
- 自然科学基金(35277)
- 资助(34066)
- 成果(32467)
- 创(31425)
- 创新(28283)
- 课题(27344)
- 发(26764)
- 部(26387)
- 重点(26146)
- 国家社会(25454)
- 性(24982)
- 制(24869)
共检索到306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增速调整、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的需求已迫在眉睫。金融作为经济运行的血脉和中枢,能够有效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支撑与促进作用。然而,由于金融体系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一直以来都面临严重的金融制约。研究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要从政府引导、银行业服务创新、资本市场建设以及发展风险投资等维度对科技创新给予大力扶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健全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创新对创新创业的重要助推作用。鉴于此,我国可借鉴国际上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的现状与改革情况,加快打造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增速调整、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的需求已迫在眉睫。金融作为经济运行的血脉和中枢,能够有效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支撑与促进作用。然而,由于金融体系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一直以来都面临严重的金融制约。研究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要从政府引导、银行业服务创新、资本市场建设以及发展风险投资等维度对科技创新给予大力扶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健全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创新对创新创业的重要助推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刚 林源园
金融创新导向也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出现了金融与科技融合的趋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需要金融的支持,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更加深切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关键的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黎红梅 汪邹霞
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对深化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农业增效有着深远意义,有利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本文以美国、日本和以色列3个国家为例,对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式进行全面阐述,从中吸取有利于中国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经验,并得出相关启示。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农业科技创新 国际经验 借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国家开发银行课题组
本文分析了金融体系支持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商业银行体系、资本市场、保险、信用担保体系以及政策性银行等不同论述了制度设计和监管要求以及服务模式和产品提供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对如何完善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构建支持技术创新的银行服务体系、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玉喜 段金龙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政策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主要包括动员和分配资源、风险分散和管理、信息揭示等方面。政策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可以采取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风险投资、政策性金融服务等方式。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科技创新 融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邵华
本文对美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从全球的、宏观的视角来考察、审视曾经支持科技创新金融体系的成功案例,探讨其对中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科技金融 信用担保 风险投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王宏杰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科技发展及其监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英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监管当局在宽严相济强化监管履职、拓展边界创新监管手段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在梳理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益处、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对金融科技国际监管经验及其最新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介绍了监管认识上的两种误区,即过度关注金融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而放松监管、只关注国内金融稳定而与国际监管合作不够。对我国而言,应坚持合理适度监管原则、借鉴"监管沙箱"有益经验、推出金融助推工具、坚持市场导向推动金融改革、强化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监管趋同,以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推动金融科技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涛 胡汉辉
在对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的国际比较研究,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安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金融 科技创新 国际比较 路径设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金胜 刘秀兰
科技型中小企业R&D融资是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基础。在当前企业纷杂的现实条件下,本文对科技中小企业的范围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R&D融资现状、如何优化河北科技型中小企业R&D融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R&D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从政府、金融体系、服务体系三个方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R&D融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
河北省 R&D融资 中小企业 政策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先锋 魏欣 肖远飞
数字技术创新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数字中国”的关键,而科技金融政策能否为城市数字技术创新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2011—2022年282个地市级面板数据,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应用双重差分、双重机器学习等方法实证探讨了科技金融政策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的内在赋能机制。结果发现:(1)科技金融政策实施切实有利于激发城市数字技术创新,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科技金融政策能通过提高金融发展效率、增强科技人才储备和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等方式间接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相比于试点政策的间接激励,现阶段的直接赋能效果更为明显;(3)科技金融政策的数字技术创新激励效果在沿海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一带一路”城市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研究证实了新发展格局下国家深化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为有效释放科技金融政策的数字技术创新红利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景武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实现"国家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助力科技创新高水平自立自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主力军,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不可替代,也责无旁贷,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效能,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科技强国建设步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勤国
低碳科技创新是驱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出台一套合理、可行的支持低碳科技创新的政策是推动低碳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文章分析低碳科技创新的特征,透视低碳科技政策对低碳科技创新的价值,阐述了低碳科技创新的政策工具类型,并从政府多元化组合政策、产学研协作政策、内外创新融合政策、创新成果应用和推广政策、资金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支持的要点。
关键词:
低碳科技 科技创新 科技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仲 周特立
以色列地处亚洲西部,人口总量仅在800万左右。尽管地域狭小、资源匮乏,但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以色列政府通过制定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成功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从1999年到2010年间,以色列的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了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居世界首位。2013年,以色列民用科技研发支出约128亿美元,同比增长7.3%;人均研发支出1357美元,同比增长4%。从事研发的全职人员超过70412人,占总人口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芳 章璐 冷奥旗
引导小微企业等普惠主体进行低碳发展是实现绿色普惠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提供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帮助,激发小微企业等普惠主体的环保意识,推动其积极参与低碳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供应链金融基于核心企业真实贸易等背景,可应对中小企业业务稳定性不足和财务信息不规范等问题,是一种适合小微企业等普惠主体的金融产品。本文从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视角切入,分析国内外以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方式支持绿色普惠融合发展相关领域的实践案例,并总结可借鉴经验,以期为我国绿色普惠融合发展提供实践参考。同时,本文就推动我国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