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0)
2023(10913)
2022(8864)
2021(8360)
2020(6386)
2019(14782)
2018(14249)
2017(26559)
2016(14350)
2015(16005)
2014(15869)
2013(15519)
2012(14347)
2011(12959)
2010(13227)
2009(12529)
2008(11250)
2007(10148)
2006(9190)
2005(8067)
作者
(37928)
(31723)
(31010)
(29767)
(20026)
(15285)
(14356)
(12321)
(11937)
(11543)
(10923)
(10573)
(10092)
(9690)
(9685)
(9474)
(9374)
(9175)
(9160)
(8754)
(7845)
(7535)
(7510)
(7432)
(7198)
(7172)
(7020)
(6885)
(6330)
(6307)
学科
(53336)
经济(53267)
(39906)
管理(34257)
(29683)
(27510)
企业(27510)
(25981)
金融(25976)
(23720)
银行(23707)
中国(23608)
(23007)
农业(20471)
地方(20031)
(17786)
业经(16539)
方法(15864)
(15791)
数学(13739)
数学方法(13568)
中国金融(11032)
(10544)
财务(10520)
财务管理(10488)
企业财务(9940)
(9576)
理论(9263)
(9239)
(8993)
机构
学院(190928)
大学(183954)
(73206)
经济(71223)
管理(66635)
研究(62743)
理学(55843)
中国(55702)
理学院(55120)
管理学(54119)
管理学院(53746)
(38247)
(38198)
科学(36373)
(33301)
中心(32856)
(31765)
(30259)
财经(28935)
(28688)
(28230)
师范(28031)
研究所(26816)
(25919)
业大(25540)
农业(24258)
北京(23919)
经济学(23073)
(22502)
(22322)
基金
项目(123172)
研究(99275)
科学(95837)
基金(85226)
(72039)
国家(71156)
社会(62082)
科学基金(60969)
社会科(58319)
社会科学(58306)
(50718)
基金项目(45613)
教育(44920)
编号(44088)
(40880)
成果(37251)
自然(35025)
自然科(34104)
自然科学(34098)
自然科学基金(33458)
资助(33027)
课题(30598)
(29334)
重点(27556)
(26927)
(26465)
(26248)
(26131)
项目编号(25596)
国家社会(25129)
期刊
(92893)
经济(92893)
研究(60033)
中国(45502)
(37501)
(35925)
金融(35925)
(30712)
教育(26820)
学报(26050)
科学(24308)
农业(23901)
管理(21796)
大学(20794)
学学(19039)
业经(18854)
技术(16011)
财经(13698)
经济研究(12675)
图书(12051)
问题(12014)
(11742)
农村(10934)
(10934)
(10443)
(10161)
农业经济(9857)
(9430)
书馆(9215)
图书馆(9215)
共检索到307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罗爱明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民族地区既有其脱贫成果巩固的过渡需求,也有其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探索出一条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适当路径,有助于缓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民族地区阿坝州为例,通过研究和分析其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现状,指出阿坝州乡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归纳梳理了具体的内涵根源和外延特征,查找制约乡村发展的主因和金融支持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在充分借鉴金融支持乡村发展的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基于提高效率和消除影响的诉求,研究探索提出一条深化金融改革、风险总体可控、尊重市场规律、促进城乡平衡、生态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杨星  黄毅  
乡村旅游扶贫在自然资源丰富多彩的西部民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有助于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又有助于贫困地区农户实现脱贫奔康。本文选择典型的民族贫困地区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在分析和总结阿坝州的贫困现状及致贫原因,以及该州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探索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机理及路径选择。本文认为,在路径选择上,西部民族地区依托乡村旅游扶贫产业,需要融合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空间格局,增强民族文化主体的保护以及通过人才的培育提高社区参与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国平  刘晓鹰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产业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按照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选择产业结构,并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因势利导作用,经济才能持续增长。文章借鉴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以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个案,从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市场与政府的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西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因,最后为西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剑  李虹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发展关系,两者之间形成了相对平稳的多层次反馈环,基于阿坝州的实证分析,表明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呈现出较稳定的互动发展态势,但交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也成为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更好的实现民族地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持续互动,需要通过拓宽交通运输投融资渠道、建设智慧型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实施一体化规划、优化交通运输系统等途径,促进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国茜  
因地制宜的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为广大农村地区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效益,其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不仅可以作为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更为我国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和发展,并运用发展经济学中的理论分析得出,旅游产业就是西部贫困地区最好的主导或者是优势经济产业。在此基础上,以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阐明在旅游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依托旅游产业发展相关产业,是新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郑琨  
为进一步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实现高原藏区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共生发展。本文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对高原藏区金融助推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凌  刘世庆  林彬  
四川金川建设阿坝新江南的核心是走符合金川特点的藏区跨越式发展道路,要以民生为本,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全面跨越,发展阶段的战略性跨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跨越。突破口和重点: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新江南建设的基础支撑;二是壮大三大支柱产业,强化新江南建设的产业支撑;三是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四是优先发展社会事业,强化新江南建设的社会支撑;五是创新政策,争取省州支持和对口援助省的支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廖君  腾丹  白永忠  刘彦兵  华颖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关于精准扶贫的指示精神,2016—2018年间,四川省旅发委组织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廖君课题组成员,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马家乡马香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州九寨沟县马家乡马香村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入户调查贫困户,详细查阅马香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分配运作机制及乡村发展规划等,对马香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产业发展研究、新村建设推进等进行了深度调研。课题组发挥专家智囊作用,有针对性地帮助马香村贫困村民精准脱贫致富,对经营乡村酒店(客栈)、农家乐、旅游商品的经营业主进行了食品卫生安全、旅游服务技能、乡村电商渠道开发及自媒体营销策略等培训与工作指导。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完成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州九寨沟县马家乡马香村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收集了马香村的区位及资源特征,分析了精准扶贫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提升马香村精准扶贫的措施。本课题为四川省教育厅2017年科研立项,课题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马香村精准扶贫工作更快、更好开展,确保该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起到建设性指导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卓玛措  刘梅芳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特色产业的支撑,农村小水电建设近年来成为甘南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业发展银行甘南州分行支持水利及小水电建设取得一定效果,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践行。同时也存在诸如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认识不足、有效管制缺乏、贷后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强贷款管理,搭建水利投融资平台、降低运营风险等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茶世俊   周蕊敏   周品亮  
民族地区构建公平、高质量、可持续的乡村教师培训体系少不了教师教育发达地区的帮扶,作为“三区三州”单列政策进行扶贫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更是如此。近些年,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发达地区省市政府、大中小学、培训机构、公益组织等外部机构对怒江州投入了诸多培训资源,在富有成效的同时,也存在外部资源与培训机构、培训者、培训课程、学习体系等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培训体系构成要素有机融入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适切性不够、系统性不足、持续性不强、再生较少等。从制度理性选择理论角度,根本原因是外援者和受援者促进外部资源有机融合的制度不健全。为此,需要构建以制度为核心的有机融入机制,其要点是通过中央层面宪法规则、地方和机构层面集体选择规则以及个体层面操作规则的纵向贯通,运用导向、规划、激励、督导、评估、保障六类制度,促进民族地区内部、内外部以及外部之间围绕外部资源有机融入的协同行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龙  苏世天  
近年来,高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成为对口支援机制政策的代表,彰显了中国特色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但当前地方社会的客观实际、普遍期望与高校的优势资源、帮扶能力之间存在“脱嵌”的问题,要求高校将优势资源嵌入民族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实现乡村振兴的纵深发展。从2018年至今,X大学在帮扶Z县乡村振兴过程中,双方共同探索形成了“资源互嵌”的实践模式,为高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探索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长效机制。一方面,X大学通过“技术嵌入”和“人才嵌入”,实现了知识下乡和智识帮扶,为Z县的乡村振兴赋能;另一方面,Z县乡村振兴的动态场域也成为X大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Z县主动对接X大学的优势资源,将发展的实践过程反向嵌入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中,形成了多样性的激励效能,推动着X大学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尚荣  
文章基于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1990-2009年的实际数据,对促进民族地区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现阶段,农村金融发展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不甚明显。文章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协整检验方法证明了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效率与农牧民收入增加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得到以下结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牧民收入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牧民收入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因此,文章为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改革进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最后,文章提出了通过农村金融发展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晴   卢凤君   姚建忠   黄怡博  
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针对脱贫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瓶颈和短板问题,以察哈尔右翼前旗为实践案例,构建了乡村产业振兴促进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的结构模型,提出了乡村产业增值发展、聚集发展、提升发展和融合发展的路径模式和对策建议,为全国中西部脱贫地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案例借鉴和模式参考。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星  
乡村振兴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元,对民族村寨的振兴需要城乡、产业、文化、生态环境、基层治理等多方面的有机融合。以阿坝州为考察对象,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社区参与为研究理论,在充分调查当地旅游与扶贫及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旅游、扶贫、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促进居民增收与经济增长的微观影响机理。旅游发展与环境有紧密的共生性,当地的旅游生态化建设要将保护生态环境贯穿始终以及民族社区居民要积极的参与。提出要转变旅游发展理念,建立农村旅游合作社,建立当地居民旅游资源入股企业的新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培养新兴业态,融合传统农牧业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寻求民族地区旅游与环境一体化共生的实现途径,才是实现农牧民增收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经营模式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