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8)
- 2023(9757)
- 2022(7846)
- 2021(6867)
- 2020(5201)
- 2019(11711)
- 2018(11391)
- 2017(21063)
- 2016(11342)
- 2015(12458)
- 2014(12361)
- 2013(12262)
- 2012(11732)
- 2011(10686)
- 2010(11142)
- 2009(10179)
- 2008(9076)
- 2007(8217)
- 2006(7615)
- 2005(7357)
- 学科
- 济(49885)
- 经济(49839)
- 管理(30040)
- 业(29125)
- 融(25872)
- 金融(25872)
- 中国(24565)
- 银(23470)
- 银行(23459)
- 行(22940)
- 企(21693)
- 企业(21693)
- 地方(20420)
- 农(15627)
- 业经(13532)
- 环境(13357)
- 制(12187)
- 财(11719)
- 方法(11361)
- 农业(11316)
- 中国金融(11084)
- 发(10696)
- 地方经济(10269)
- 数学(9547)
- 数学方法(9464)
- 学(9381)
- 贸(8629)
- 贸易(8612)
- 理论(8433)
- 易(8286)
- 机构
- 学院(153425)
- 大学(148337)
- 济(65993)
- 经济(64444)
- 研究(57967)
- 管理(53067)
- 中国(51424)
- 理学(43305)
- 理学院(42780)
- 管理学(42118)
- 管理学院(41844)
- 京(33057)
- 科学(33004)
- 财(31428)
- 所(29039)
- 中心(28542)
- 农(25888)
- 研究所(25854)
- 江(25770)
- 财经(23386)
- 北京(21991)
- 范(21981)
- 州(21910)
- 师范(21727)
- 院(21145)
- 经(21056)
- 银(20877)
- 经济学(20426)
- 业大(20404)
- 银行(20096)
- 基金
- 项目(95189)
- 研究(75600)
- 科学(74215)
- 基金(64925)
- 家(55519)
- 国家(54937)
- 社会(46927)
- 科学基金(46718)
- 社会科(44604)
- 社会科学(44599)
- 省(40384)
- 教育(34163)
- 基金项目(33480)
- 划(32602)
- 编号(31794)
- 发(28087)
- 自然(26745)
- 自然科(26063)
- 自然科学(26061)
- 成果(26001)
- 资助(25989)
- 自然科学基金(25556)
- 课题(23844)
- 发展(23241)
- 展(22815)
- 重点(22235)
- 创(20889)
- 年(19921)
- 部(19793)
- 创新(19526)
共检索到264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立华 尹春哲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在此背景下,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碳汇能力将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加强林业碳汇能力是我国确保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的的重点工作之一。2021年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的重大任务,部署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
关键词:
林业碳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耿直 吴书斌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立足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林业碳汇方法学研究与项目开发,率先完成首单福建林业碳汇(FFCER)交易,创设林业碳票制度,拓展林业碳汇空间。人民银行三明市中支(以下简称三明中支)积极融入地方绿色发展格局,引导金融机构加强碳金融相关的产品服务创新,提高林业碳汇项目融资和风险保障水平。
关键词:
林业碳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冬雪
森林是我国的重要基础资源,良好的林业建设不仅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也能进行固碳,为改善全球生态环境贡献力量。由刘惠民、罗明灿、赵乐静、王见、刘德钦等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林业碳汇与林业经营管理专案研究》一书,以云南典型亚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亚热带不同森林类型碳汇计量基础研究,获得相关碳汇计量模型,讨论了不同增汇模式下基于森林碳汇的相关林业制度。《林业碳汇与林业经营管理专案研究》全书共分为三篇,由十三个章节组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雯雯 赵晟骜
发展林业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受制于林业碳汇发展的短板,金融服务林业碳汇存在一定局限。本文梳理了林业碳汇自身发展历程、分析了金融难以有效服务林业碳汇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基于碳汇林搭建绿色产业链,并积极开发基于产业链以及产业链相关供应链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二是平衡碳汇市场供需关系,激活市场活跃度,完善相关配套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三是完善森林保险体系,探索新型保险产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园 綦久竑 马骏
碳交易市场是购买和出售碳信用的新兴金融市场,林业碳汇交易是碳交易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林业碳汇交易面临的主要问题单位减排量成本偏高林业碳汇项目的总体成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次性成本,包括项目开发成本与审定成本;另一类是持续性成本,指每次签发时的监测与核证成本。从市场询价来看,一次性成本中项目开发成本为10万~20万元,审定成本为10万~20万元;持续性成本中监测成本为10万~15万元/次,核证成本为5万~10万元/次。一般林业碳汇项目每5年签发1次,则林业碳汇项目一个签发周期内的总成本在35万~65万元。相比之下,由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宰胜 陈钦
发展碳汇林业是缓减气候变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增加林业碳汇是发展碳汇林业的重要目标。当前林业碳汇市场化进程缓慢,碳汇价格过低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文章分析了林业碳汇的经济学特性,基于碳汇成本收益视角,对浙江省苍南县桉树碳汇造林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提出发展碳汇林业的对策建议,促进碳汇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碳汇成本 碳汇林业 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彩贤 张峰 于海群 陈峻崎 何桂梅
当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已在北京等七7个省市全面展开,林业碳汇作为重要的补充抵消机制均被纳入了试点体系当中。其中,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林业碳汇交易抵排项目的开发,并已在交易所成功挂牌。文章介绍了试点项目开发的进展与经验,分析了项目开发所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其他省市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开发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林业碳汇 交易项目 开发实践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佳琳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我国过去长期以来依靠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青岛市为实例,对当前金融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低碳经济 问题 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艳
金融支持碳普惠制发展能实现微观领域碳减排和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的双赢目标。本文基于我国碳普惠制试点实践,分析我国碳普惠制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在借鉴国外有关碳普惠制实践经验基础上,探索建立以金融碳账户为核心的碳普惠发展机制,从搭建碳征信服务体系、量化碳减排核算标准、优化绿色金融管理机制、完善正向激励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助力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汉光
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三农"是容易被边缘化、弱质化的领域,因此支持和发展"三农"是贯穿城市化与工业化全过程的一个基本问题。从现阶段的宏观背景看,支持和发展"三农"也是通胀预期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以往通胀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轨迹昭示,价格的上涨与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晓刚
金融要支持制造业"聚合力"、支持制造业"强科技"、支持制造业"绿转型"、支持制造业"综合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遵循发展规律、抢抓战略机遇的必然选择。2016年泰州市获批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正>编者按: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蓉
环境金融的发展主要是通过金融制度与金融工具创新,降低气候变化和环境成本增加所带来的风险。由于环境金融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不对称性,商业性金融机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限。因此,发挥政府的直接管理和间接服务功能,引导和推动环境金融的发展势在必行。
关键词:
环境金融 政府作用 引导和推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战 柏雪银
目前,农业发展正逐渐由以"人力+畜力+土地"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向以"机械化、规模化、科学化、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转变。黑龙江省金融机构不断研究、改进和创新信贷管理模式和金融服务方式,主动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的需要,成效显著。但现代农业发展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给金融支持带来了挑战,需要继续完善农村配套基本经营制度、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有效提升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战 柏雪银
目前,农业发展正逐渐由以"人力+畜力+土地"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向以"机械化、规模化、科学化、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转变。黑龙江省金融机构不断研究、改进和创新信贷管理模式和金融服务方式,主动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的需要,成效显著。但现代农业发展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给金融支持带来了挑战,需要继续完善农村配套基本经营制度、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有效提升金融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