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04)
2023(13500)
2022(10986)
2021(10161)
2020(8120)
2019(17987)
2018(17655)
2017(33089)
2016(17957)
2015(19851)
2014(19975)
2013(19426)
2012(18247)
2011(16701)
2010(17140)
2009(16255)
2008(15233)
2007(14004)
2006(12890)
2005(12036)
作者
(51690)
(43421)
(42660)
(40390)
(27092)
(20646)
(19219)
(16808)
(16645)
(15561)
(14748)
(14410)
(13730)
(13706)
(13589)
(13160)
(12494)
(12491)
(12450)
(12433)
(11071)
(10716)
(10591)
(10162)
(9881)
(9740)
(9573)
(9473)
(8824)
(8767)
学科
(75641)
经济(75557)
(56340)
(47951)
管理(43890)
(33408)
企业(33408)
农业(32346)
中国(31270)
(27263)
金融(27256)
(26494)
银行(26474)
(25758)
地方(25351)
业经(22614)
(20510)
方法(19514)
(17238)
数学(16564)
数学方法(16413)
(15319)
(14252)
(13648)
(13334)
贸易(13317)
(12867)
发展(12206)
(12171)
技术(11951)
机构
学院(250910)
大学(242207)
(105386)
经济(102958)
研究(92164)
管理(91833)
中国(78029)
理学(76882)
理学院(76068)
管理学(74880)
管理学院(74434)
(61281)
科学(54125)
(52342)
(48399)
(47125)
农业(46662)
中心(44520)
研究所(42140)
(41860)
业大(41812)
财经(36465)
(34275)
师范(33903)
(33702)
北京(33146)
(32949)
(32477)
(31697)
经济学(30354)
基金
项目(160095)
科学(125216)
研究(124579)
基金(111459)
(96455)
国家(95426)
科学基金(80683)
社会(78302)
社会科(73757)
社会科学(73741)
(66864)
基金项目(58330)
教育(55045)
编号(54299)
(53996)
自然(47665)
自然科(46507)
自然科学(46499)
自然科学基金(45628)
成果(44377)
资助(43958)
(41746)
课题(38093)
重点(36051)
(34269)
发展(34233)
(34231)
(33864)
(33659)
(32070)
期刊
(133677)
经济(133677)
研究(78658)
中国(65786)
(65324)
农业(43337)
(43228)
金融(43228)
学报(38318)
科学(35909)
(35147)
教育(32571)
管理(32400)
大学(30109)
学学(28566)
业经(28444)
技术(23143)
(20740)
经济研究(18823)
问题(18104)
财经(17525)
农村(16061)
(16061)
农业经济(15139)
(15072)
世界(14056)
(13590)
经济问题(13011)
技术经济(12052)
科技(11811)
共检索到415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协同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供给方存在“使命漂移”,农村金融需求方存在“精英俘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间纵向增信机制缺位。对此提出,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协同发展应当明确金融重点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加大金融资源向小农户倾斜力度,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桂石见  钱朝琼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形成与土地制度变迁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工业化紧密相连。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但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小农户经营模式依然是当前农业经营的实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能脱离这一实际,更不能以牺牲小农户的利益为代价,二者的协同发展应作为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福英  
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其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低等,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出现困境。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从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以及促进金融机构合作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福英  
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其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低等,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出现困境。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从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以及促进金融机构合作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静  
当前,切实推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小农户受限于自身禀赋,难以依靠自身条件转型发展,进而顺利接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量成功经验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要桥梁,是推动小农户顺利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进一步改革农村财政、土地管理与金融制度政策的同时,激励并保障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并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促进小农户顺利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东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有效整合劳动力资源、资金资源以及信息资源,推动先进农业技术普及,使小农户可以发挥自身细化分工优势,为农户经济收入增加带来契机,进一步扩大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融合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主体功能发挥不够、主体人才支撑乏力等。本文通过探讨当前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具体融合发展现状,梳理两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加速推进新时期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海滨  方达  
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路径,保障小农户的合理利益诉求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小农户与规模经营主体两类主体的农业资本积累模型,讨论"三权分置"背景下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发展问题。理论模型与实际案例分析得到两点主要结论:第一,保障小农户的合理利益诉求意义不仅在于确保农村社会公平,而且对于提升农业部门总体生产效率也具有积极意义。第二,在实现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土地价值体现和技术水平差异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也是当前主要的现实问题所在。针对研究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根据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同情况,要兼顾政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颜齐  孙瑞遥  班立国  
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十九大提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已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有"社会化服务组织+小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小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农户""龙头企业+小农户"等路径,都是有效且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但上述发展路径中农业金融服务不到位、农村人才储备匮乏、小农户主体地位缺失、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据此提出"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小农户""政府+社会化服务组织+小农户""高校/科研机构+家庭农场+小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小农户"等创新路径,并配合建立奖励机制、提供政策支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保障措施加速小农户的现代化进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河南新野县支行何虹2019年8月1日来稿指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金融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需要地方政府、涉农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三方给力。从地方政府角度来说,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支持。一是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教育培训力度,形成专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忻红  吴清萍  
随着我国强农惠农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一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形成和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还不够成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资金缺乏是其面临的最大难题,急需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为此,应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的作用,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农业保障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阮荣平  姜瑞雪  曹娟娟  
小农户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与重要主体,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桥梁。论文利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以及系列县级宏观数据,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小农户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型、新技术的采纳,进而对农户增收具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分主体看,各类主体对小农户经营行为均具有较强影响,但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异质性。在产量、收入以及技术采纳等层面,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对小农户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化肥、农药、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层面,除龙头企业外,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对小农户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家庭农场,其次为合作社和专业大户,且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的影响程度差异不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乐君  寇广增  王斯烈  
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稳定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对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农户增收致富至关重要。经过30多年发展,订单合同、专业合作等传统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股份合作、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模式蓬勃兴起,多种联结方式并存的混合模式日获青睐,农村一二三产业呈深度融合发展态势。利益联结模式的选择,与农产品的行业特性、经营主体的发展阶段、农户的素质条件、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双方的认识有很大关系。结合国外实践经验,当前要准确把握小农户的发展趋势,尊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自愿选择,发挥各自优势,并加大政策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正向激励和失信名单机制,进一步优化指导服务,进一步密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鹏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从联结导向和治理机制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不同联结导向及其差异化治理机制的分析框架,探究小农户联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逻辑。研究揭示了4种不同的联结类型及其治理机制:类型A(能力导向型联结-市场治理机制)强调市场机制在提升小农户生计能力中的作用;类型B(能力导向型联结-行政治理机制)通过政策扶持和环境优化提升小农户生计能力;类型C(权利导向型联结-市场治理机制)侧重于市场化方式激活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红利,保障小农户生计权利;类型D(权利导向型联结-行政治理机制)则采用行政主导方式强化小农户生计权利保障。同时,小农户联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以巩固拓展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成效为契机,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在联结过程中的作用,优化合作经营与可持续生计的协同制度体系。但是,小农户联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必须有效防范因生计能力不足和生计权利缺失导致的经营效能低下及其衍生风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朗  陈杰  刘晨  
基于对黄淮海平原2017年的实地调研数据,选取冬小麦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对小农户和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3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冬小麦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Tobit模型探究影响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小农户、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样本中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值的差异较大。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值集中在70%以上的水平,而小农户集中在10%~30%的水平;(2)结合各个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效率可知,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均有一定的提高空间;(3)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农业收入占比、用水成本和是否采用灌溉技术等因素对所有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都会有正向影响。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户的年龄、灌溉面积、灌溉设施等因素能够影响其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但是对于小农户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无显著的影响。小农户是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和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对象。加快传统农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加大公共服务建设等措施有助于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康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引导农户脱贫致富、发展区域农业生产、实现乡村振兴起着关键主导作用。本文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出发,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