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7)
2023(6478)
2022(5042)
2021(4617)
2020(3589)
2019(7799)
2018(7271)
2017(13685)
2016(6685)
2015(7162)
2014(6943)
2013(6960)
2012(6473)
2011(5957)
2010(6347)
2009(6442)
2008(5100)
2007(4820)
2006(4430)
2005(3773)
作者
(17841)
(15113)
(14711)
(14064)
(9326)
(7119)
(6771)
(5876)
(5543)
(5413)
(5160)
(5105)
(4706)
(4682)
(4623)
(4431)
(4291)
(4289)
(4178)
(4021)
(3714)
(3528)
(3490)
(3488)
(3369)
(3354)
(3224)
(3141)
(3035)
(3030)
学科
(27737)
经济(27711)
(24366)
金融(24366)
(23191)
(22540)
(21452)
银行(21451)
(20933)
中国(16798)
农业(15733)
管理(14388)
(13418)
企业(13418)
地方(11145)
业经(10901)
中国金融(10873)
(10771)
(10181)
方法(7293)
农业经济(7123)
数学(6706)
数学方法(6662)
(6131)
(6086)
事业(5900)
(5823)
财务(5810)
财务管理(5801)
收入(5690)
机构
学院(93146)
大学(87629)
(40362)
经济(39341)
管理(32917)
中国(31547)
研究(30884)
理学(27759)
理学院(27486)
管理学(27031)
管理学院(26860)
(20106)
(19356)
中心(17607)
(16866)
(16645)
银行(16072)
科学(15967)
财经(15314)
(15130)
(14869)
金融(14580)
(14279)
(14131)
(13841)
农业(13612)
人民(13512)
经济学(13332)
业大(12989)
(12985)
基金
项目(60232)
研究(48814)
科学(47524)
基金(42684)
(35497)
国家(35054)
社会(32665)
社会科(30744)
社会科学(30740)
科学基金(30560)
(25646)
基金项目(22540)
编号(21158)
教育(20803)
(19526)
成果(17134)
自然(16484)
资助(16338)
自然科(16097)
自然科学(16096)
自然科学基金(15787)
(15003)
课题(14481)
国家社会(13590)
(13419)
重点(13349)
(13027)
(12937)
发展(12871)
(12796)
期刊
(51370)
经济(51370)
研究(29102)
(28852)
金融(28852)
(25412)
中国(21571)
农业(15627)
(14523)
科学(12177)
业经(12119)
学报(11763)
大学(10363)
学学(10132)
管理(9916)
农村(8559)
(8559)
农业经济(7981)
教育(7878)
财经(7359)
经济研究(7194)
问题(6295)
(6292)
技术(6233)
(5571)
社会(5176)
农村经济(5004)
理论(4849)
中国金融(4831)
经济问题(4757)
共检索到151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照辉  刘伟  
实现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乡村振兴步入新阶段,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立足自身实践,突出组织引领、城乡融合、东西协同,以培育“精细农业、精美农村、精勤农民”为指引,沿着集群化、品质化、多元化方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建忠  李爽  袁绍彪  
2019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对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近年来,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偏离本源,热衷于投资非标、财富管理等表外业务,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和城市项目,新增营业网点也多在城乡结合部设立,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信贷结构失衡。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本应该是以"信用、分散、小额"为主,但葫芦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2019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对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近年来,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偏离本源,热衷于投资非标、财富管理等表外业务,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和城市项目,新增营业网点也多在城乡结合部设立,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信贷结构失衡。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本应该是以"信用、分散、小额"为主,但葫芦岛
关键词: 机构风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翠霞  
乡村振兴是党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和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布局。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文化。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在红色文化资源中汲取精神力量,并不断赋予新内涵,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既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精神滋养,又能够激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广东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实施广东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用红色文化引领和凝聚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正能量。本文主要探讨了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时代价值以及红色文化在广东乡村振兴中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相关实践路径,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金硕   余鸿举   占煜   周勇  
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丰富金融服务场景、转变传统征信模式和信贷风险防范模式、促进跨部门数据利用等,推动普惠信贷实现量增、面扩、质提,更好发挥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态势良好,金融普惠性不断提升,数字普惠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有效支持了乡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但目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仍存在金融产品供需匹配不够、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数字鸿沟”与数字金融风险安全问题显现等问题,整体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下一步,还需多措并举,继续推动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下沉,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更多层次、高水平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因地制宜开展区域数字普惠金融试点,同时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数字鸿沟”的影响,防范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广文  刘甜  
农户创业是推进产业兴旺的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通过缓解创业农户资金约束、分担风险和约束行为、提供便捷安全的资金服务、增强产业连接紧密度等提升农户创业的绩效。就贫困地区创业农户而言,金融支持对农户创业绩效整体上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提升信贷可得性仍是为贫困村创业农户提供金融支持的重点。现行对农户创业的金融支持存在供求难以匹配、信息资源不足等困境。深化对创业农户的金融支持,要依托乡村振兴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从完善信用环境建设、依托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生态创新金融服务、构建合作金融机制、完善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加强对创业农户的教育培训、激励中青年农民创业等方面着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荣祥  于天友  夏庆赫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乡村振兴。从对大连市P区的调查情况来看,当前乡村振兴的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乡村金融需求呈现新的特点,需要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金融措施予以支持。乡村组织结构、功能及振兴内涵发生变化一是农村人口持续外流,农村出现"空心化"问题。近些年,P区人口持续外流现象较为严重。农村越来越多考学出去以及青壮年劳动力向外地城市迁移,农村人口近五年来年均下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石子亮  
娄底地处武陵山片区深度贫困地区,自2015年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如期实现了辖区498个贫困村摘帽,43.4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困的目标。进入新时期,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独设为一项重要内容,对金融系统支持乡村振兴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青江  陈彤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新疆是全国农牧业大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艰巨,且对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健兵  周继耀  董峰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仅依赖财政投入和三农自身积累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建设中的资金需求,因此需要更好地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也需要遵循客观金融规律,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业务发展和金融风险防范、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四对关系",更好地激发金融机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不断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曙光  王丹莉  
刚刚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二十个、新世纪以来第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应当说,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对于农村经济工作部署的重点。十九大报告同时也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各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洪明松  
一是金融支持基建设施和医疗用地建设。乡村振兴离不开城镇化,而在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力资本(凝聚在劳动者身上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素质,是劳动者质量的反映)的积累将变得更为快速。总体来说,人口城镇化将使得全社会的人力资本加速积累,提升全要素生产力,使得乡镇的经济产出不断增长。金融机构通过对乡镇基础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本健  王蕾  罗玲  
"三农"问题是有关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则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从中国的金融发展状况来看,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更多地体现为城乡金融服务的不平衡,金融支持"三农"的不充分,而这恰恰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本文对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金融体系服务于乡村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总结,并主要从农业信贷体系、农业担保体系、农业保险体系和资本市场等4个维度出发展开讨论,研究发现:各国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过程中均设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金融体系运作机制,严格把控风险,大力实施补贴政策,并不断开发出针对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农村金融体系在未来更好地支持与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建忠  
都市型乡村作为当前广泛存在的一种乡村类型,与一般乡村相比,与都市融合更为紧密,经济资源更为集中,交通更为便利,资源共享更为便捷,要素流动更为频繁,已成为乡村振兴关注的重点区域。笔者从城市对乡村的空间溢出效应角度出发,将"都市型乡村振兴"定义为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行政辖区范围内乡村的全面振兴。大都市范围囊括直辖市、经济发达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都市圈和城市集群地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小萍  
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基础资源。通过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路径进行分析,发现乡村振兴下金融行业面临如下机遇:拓展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促进金融业的转型升级、激励金融产品创新、促进金融支持保障的措施完善、推动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并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应从创新金融供给方式、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持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农民金融能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