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6)
- 2023(14716)
- 2022(12355)
- 2021(11417)
- 2020(9566)
- 2019(21905)
- 2018(22058)
- 2017(41131)
- 2016(22778)
- 2015(25672)
- 2014(26250)
- 2013(25357)
- 2012(23490)
- 2011(21163)
- 2010(21833)
- 2009(20837)
- 2008(20399)
- 2007(18753)
- 2006(16479)
- 2005(15190)
- 学科
- 济(85271)
- 经济(85144)
- 管理(67109)
- 业(62413)
- 企(52401)
- 企业(52401)
- 方法(34439)
- 中国(30440)
- 数学(29592)
- 数学方法(29268)
- 财(29158)
- 融(28880)
- 金融(28872)
- 银(27897)
- 银行(27860)
- 行(26825)
- 制(26730)
- 农(26228)
- 业经(21415)
- 地方(19316)
- 体(18152)
- 务(18061)
- 财务(18006)
- 财务管理(17949)
- 学(17672)
- 企业财务(16996)
- 农业(16991)
- 理论(16569)
- 贸(15831)
- 贸易(15817)
- 机构
- 学院(318562)
- 大学(316200)
- 济(127702)
- 经济(124562)
- 管理(114875)
- 研究(107862)
- 理学(96528)
- 理学院(95454)
- 管理学(93731)
- 管理学院(93129)
- 中国(89109)
- 京(67403)
- 财(67088)
- 科学(64385)
- 所(55380)
- 农(54755)
- 江(52307)
- 中心(52154)
- 财经(50785)
- 研究所(49359)
- 业大(45699)
- 经(45649)
- 北京(42915)
- 农业(42718)
- 范(42016)
- 州(41636)
- 师范(41535)
- 经济学(39798)
- 院(38870)
- 财经大学(37257)
- 基金
- 项目(200288)
- 科学(155274)
- 研究(151872)
- 基金(140616)
- 家(121293)
- 国家(120160)
- 科学基金(101657)
- 社会(93498)
- 社会科(88398)
- 社会科学(88371)
- 省(81126)
- 基金项目(73636)
- 教育(71548)
- 划(67000)
- 编号(64589)
- 自然(62706)
- 自然科(61182)
- 自然科学(61163)
- 自然科学基金(60076)
- 资助(57512)
- 成果(55031)
- 课题(46217)
- 重点(45727)
- 部(44168)
- 发(43949)
- 创(42318)
- 制(41155)
- 性(40210)
- 创新(39584)
- 项目编号(39247)
共检索到504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鑫
山西省的电力体制改革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随着电力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银行借贷模式和行政性的补贴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省电力体制改革的需求。针对电力体制改革,目前国内学者的主要研究领域多集中于体制、价格、技术以及微观企业等方面,鲜少有从金融支持角度进行探讨。文章以金融支持为切入点,在介绍金融支持我省电力体制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创新融资方式和建立电力期货市场的角度,探索金融如何支持我省的电力体制改革。
关键词:
金融支持 电力体制改革 山西省
[期刊] 征信
[作者]
董宁
分析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和特征,指出现阶段取得的主要成效:以地方金融监管局为主体的金融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新型金融组织和具有金融属性的交易场所管理制度得到完善、日常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建议积极推动国家层面的立法,实现"规制统一"、厘清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监管职责,做到"权责明晰"、理顺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提高监管水平,实现"安全高效"、加强协作和中央对地方的业务指导,实现"运转协调"。
关键词:
金融监管体制 改革 路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童士清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年咏
198 5~ 1991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主要围绕加强与改善金融宏观调控、培育与拓展金融市场 ,发展多种金融机构与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三方面进行 ,并呈现出改革进程的阶段性、改革内容的参差性及双轨体制摩擦与冲突开始加剧的基本特征。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存在宏观金融调控乏力、专业银行企业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郭华
<正>2023年2月底,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在要求强化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又明确提出“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这一金融体制改革带来中央和地方(以下简称“央地”)在金融监管权限上的调整变化和职责范围的重新划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婕
开发区是转型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山西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量分散、统计和考核体系不够健全、开发区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持续发挥开发区功能优势,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
关键词:
开发区 管理 体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劳承玉 张序
电力体制改革是我国垄断行业体制改革的一部分,运用自然垄断规制理论发现,我国电力行业存在着规模效益与竞争效益之间的"马歇尔困境"。打破垄断是贯穿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主线。始于2002年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有10年,然而,当初确定的"输配分开"、"竞价上网"两大改革任务没有完成,新的矛盾不断积累并日益尖锐化:国有资本的垄断地位阻碍有效竞争;电力输配环节垄断加剧;电价形成机制扭曲。破除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马歇尔困境"的关键仍然是打破垄断,特别是打破行政垄断和体制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实现产权多元化。具体路径是:在发电市场开展直接的充分竞争;在输配电市场引入间接竞争;推动电价形成机制市场化;公平分摊电价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玫
自1985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2002年的电力体制改革目标还有许多没有实现。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将打破垂直一体化的行政垄断、放开可竞争性环节,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结构和电力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电力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电力的监管方式为核心目标。较为温和的电价改革路线图是:构建全国电力市场,"放开两头、监管中间",发电侧竞价上网,上网电价由发电市场竞争或发电企业与大用户双边合同确定;输配电价实行政府管制,形成直接反映电网企业效率的、独立的输配电价;售电侧竞价购电,居民继续实行政府指导的阶梯电价,推行居...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建良
自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金融体制已经历了 2 3年的调整与改革 ,中国金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取得令国际社会惊讶的巨大成功 ,对于促进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 ,中国金融也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将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与此同时 ,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日趋严峻。在此经济、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 ,中国金融体制还是否能依旧按照改革开放之初的路径选择模式来进行制度变迁 ,并以此作为应对经济、金融全球化挑战的基本措施呢 ?...
关键词:
金融体制 制度变迁 路径选择模式 效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匡家在
1978年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了以农业银行为主体、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和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互分工、非正规金融受到压制、正规金融体系得以深化的两个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沿袭正规金融体系及机构,压制非正规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忽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应结合两种变迁方式,逐渐转变到以诱致性变迁为主的路径。农村金融改革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多样化多层次的制度供给。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政策 路径 制度变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天祀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世界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采取了积极的救市措施,力图挽救急速下滑的本国经济,同时,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新的监管改革蓝图,这可能会成为全球金融监管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反思金融危机中美国所暴露出的金融监管漏洞,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思路,我国政府可以结合中国国情建立适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次旦平措
本文从财政的纵向转移支付、财政的横向转移支付两个方面,对德国的财税改革内容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德国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最具有特色的内容,然后从健全的财政体系、法律角度明确财税制度、明确各级政府权力统筹兼顾政府和地方权力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德国财税改革的特点,在其权力划分的过程中,既保证了各级政府拥有权力,又保证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权利的制约,这一点值得我国学习。同时研究了我国在德国财政体制改革中可以吸取的经验,包括采取分税制度,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的横纵向结合,利用"因素法"来进行转移支付等。最后从用法律明确转移支付制度、采用转移支付的横纵向结合、利用"因素法"确定转移支付额度、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等方面,探究了德国财政体制改革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石磊
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和经营体系应进一步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 ,在体制和机制上有所创新 ,真正实行政经分开、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利用市场机制选聘其所出资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和经营班子成员 ,健全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改革 新阶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柏园 史万里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粮食生产这个改革的最早发端领域,走向市场也是必然的。1993年末粮价波动暴露出我国现行粮食体制存在着不少缺陷,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同时也说明,放开粮食经营和价格虽然向促进生产、搞活流通迈进了一步,但并不等于新的粮食体制已经建立起来了,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粮食产销制度,是中国的头等大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