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91)
2023(15218)
2022(12361)
2021(11218)
2020(9086)
2019(20400)
2018(19912)
2017(37725)
2016(20372)
2015(22653)
2014(22554)
2013(22216)
2012(20603)
2011(18431)
2010(19290)
2009(18531)
2008(17994)
2007(16517)
2006(14948)
2005(14247)
作者
(57158)
(47335)
(47202)
(44703)
(30404)
(22479)
(21498)
(18209)
(18133)
(17216)
(16428)
(15885)
(15524)
(15233)
(14973)
(14612)
(14009)
(13884)
(13633)
(13583)
(12028)
(11709)
(11477)
(10982)
(10834)
(10714)
(10634)
(10625)
(9444)
(9341)
学科
(89435)
经济(89294)
(86672)
(77813)
企业(77813)
管理(76663)
业经(31940)
中国(31495)
(31311)
(29876)
方法(29485)
(27996)
金融(27994)
(26445)
银行(26431)
(25825)
(25657)
地方(23804)
(22457)
财务(22416)
财务管理(22386)
农业(21663)
企业财务(21285)
数学(21036)
数学方法(20872)
技术(18957)
(18287)
理论(17901)
(16060)
(15992)
机构
学院(291152)
大学(283674)
(124643)
经济(121996)
管理(112590)
研究(96560)
理学(94257)
理学院(93305)
管理学(92195)
管理学院(91630)
中国(83039)
(64563)
(60490)
科学(52859)
财经(48861)
(48204)
(47585)
中心(45897)
(45821)
(44025)
研究所(41706)
北京(38822)
(38742)
经济学(37589)
业大(37120)
(35968)
财经大学(35738)
师范(35626)
农业(35059)
(34983)
基金
项目(177744)
科学(141631)
研究(138717)
基金(127009)
(107349)
国家(106225)
科学基金(93454)
社会(89442)
社会科(84851)
社会科学(84835)
(72230)
基金项目(66307)
教育(63612)
(57938)
编号(57167)
自然(56293)
自然科(54978)
自然科学(54967)
自然科学基金(54043)
资助(51010)
成果(47225)
(43104)
课题(40893)
(40746)
重点(40001)
(39620)
(39234)
(37993)
创新(37159)
国家社会(36761)
期刊
(154547)
经济(154547)
研究(95427)
中国(70012)
(54487)
管理(49980)
(45595)
(44612)
金融(44612)
教育(36270)
科学(36084)
学报(35231)
农业(30408)
大学(29000)
技术(28928)
业经(27528)
学学(27198)
财经(25337)
经济研究(23274)
(21812)
问题(19369)
(17635)
技术经济(15824)
现代(15025)
(14995)
财会(14876)
世界(14650)
会计(14073)
商业(14050)
国际(13971)
共检索到477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晓刚  
金融要支持制造业"聚合力"、支持制造业"强科技"、支持制造业"绿转型"、支持制造业"综合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遵循发展规律、抢抓战略机遇的必然选择。2016年泰州市获批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遥  刘苏阳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谋划经济工作的根本方针。制造业是实体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应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优平  夏博辉  
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着力点,是国际产业竞争博弈的焦点,是经济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点,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以服务制造业、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的金融行业,应积极拓宽资金供给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和普惠性,为现代制造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军先  吴晓明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交通银行积极探索,多举并措,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为深入推进党中央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积极落实两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交通银行高度重视、主动布局,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支持制造业发展力度,增强信贷投放能力,优化行业投向结构,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截至2019年6月末,交通银行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长4.5%,占全部公司贷款19.1%,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增长4.9%,信用贷款较年初增长1.5%。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琼  
文章基于供给和需求双视角,梳理了“双循环”格局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制造业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加快疏通国内大循环,高水平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从而加速形成强大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局面。挖掘“双循环”格局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促进形成国内大市场的内在机制,提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五链融合”发展,加快优化制造业布局,带动制造产品质量升级。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制造总体发展大而不强、现代制造发展集而不群、产品有效供给全而不优的困境,为此研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建议,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畅通供需循环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琼  
文章基于供给和需求双视角,梳理了“双循环”格局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制造业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加快疏通国内大循环,高水平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从而加速形成强大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局面。挖掘“双循环”格局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促进形成国内大市场的内在机制,提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五链融合”发展,加快优化制造业布局,带动制造产品质量升级。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制造总体发展大而不强、现代制造发展集而不群、产品有效供给全而不优的困境,为此研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建议,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畅通供需循环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寅  
科技金融为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因而对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它的出现也是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因此,制造业的发展质量也会影响科技金融的发展水平。本文在阐述科技金融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首先运用熵值法对中国科技金融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然后运用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高;科技金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显著影响,但是影响程度还需要再提高;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于科技金融没有显著影响。本文提出提高科技金融产品服务能力、扩大其覆盖范围、转变制造业发展模式、拓宽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等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佳  张金昌  
数字金融对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以2011—2020年我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从4个维度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并与地区数字金融指数进行匹配,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显著推动制造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且这一影响在区域、数字维度和产权方面存在异质性,融资约束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在纾解制造业企业的融资困境后,会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改善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推动制造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政府要加大数字金融发展力度,促进数字金融发展的区域、维度协调性,增强民企融资保障;企业需加快财务数字化转型、增强技术创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不同维度推动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钱翠翠   郭孝菊  
管理层利用在职消费从事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已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0~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实证考察在职消费如何作用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发现,在职消费阻碍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表明,在职消费降低了投资效率和管理效率,进而抑制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表明,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在职消费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显著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弱化了在职消费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影响。企业应通过多种激励制度安排的整合协同效应满足管理层的多样化需求,促使管理层积极履行职责,加强对管理层寻租行为的监管,减少滥用在职消费的行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性的动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连钢  
在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金融支持要做到以制度为保障、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引领、以合作搭平台,提高服务精准性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指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立足新发展阶段,金融要以全面践行政治性、人民性为目标,提升专业性,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提高金融服务能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继球  
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大、门类广,出口规模快速提升,产业升级加快,逐步向发达国家核心利益领域迈进。但是,装备制造业对进口装备依赖较大,陷入"全球化"困境,国内成套设备需求不足,集成厂商陷入"干中学"困境,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割裂,集成商和核心零部件企业陷入"合作型"困境。为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推动产业政策支持方式转型,集中攻关一批核心技术,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发动国产装备需求革命,有效整合产业链资源,增强集成厂商与核心零部件企业组织粘性,紧抓产业发展之中的"变",追赶发达国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小甜  文宗瑜  
文章基于2015—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值,并计算两者耦合度,分别检验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耦合度均有助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采用更换变量、缩减样本以及工具变量法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和提升人均创利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不存在财务困境的企业及新产品开发经费较高的省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辛国斌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动力。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了2019年要重点抓好的工作第一位,并强调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发生了很多的大事,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迎来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迪  徐政  
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比重持续稳定和结构不断升级。我国制造业比重虽出现过早过快下降趋势,但结构保持升级态势。制造业新旧动能顺畅转换,新动能引领作用凸显,是稳增长促升级的关键。基于现有官方数据,文章从乐观和客观两种情形测算新旧动能顺利转换、新动能成为制造业增长重要支柱两大关键节点,并从乐观情形、基准情形、谨慎情形分别测算两大节点制造业比重范围,得出以下结论:在短期内我国制造业比重有望保持在25.02%~25.89%;乐观情形下,到2036年,新动能作为制造业发展中流砥柱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客观情况下,需要到2040年实现;制造业比重保持在16.69%~27.42%。为实现制造业新旧动能顺畅转换、充分发挥新动能引领作用,可从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新旧动能转换堵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制造业增长注入新鲜血液;并在人才培养、制度环境等方面提供有效政策保障,多方协同,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小甜  文宗瑜  
文章基于2015—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值,并计算两者耦合度,分别检验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耦合度均有助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采用更换变量、缩减样本以及工具变量法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和提升人均创利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不存在财务困境的企业及新产品开发经费较高的省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