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1)
2023(16049)
2022(13472)
2021(12351)
2020(10554)
2019(24082)
2018(23471)
2017(45172)
2016(24105)
2015(26934)
2014(26795)
2013(26475)
2012(24463)
2011(22094)
2010(22138)
2009(20876)
2008(19471)
2007(17232)
2006(15023)
2005(13626)
作者
(67830)
(56977)
(56587)
(54068)
(36062)
(27291)
(26131)
(22137)
(21652)
(20032)
(19360)
(19262)
(17925)
(17836)
(17788)
(17540)
(16765)
(16709)
(16430)
(16309)
(14142)
(13832)
(13659)
(13163)
(12985)
(12819)
(12481)
(12251)
(11488)
(11181)
学科
(118758)
经济(118654)
管理(67180)
(64717)
(51839)
企业(51839)
方法(48167)
数学(43286)
数学方法(42801)
中国(31980)
地方(29483)
(28545)
(28246)
(28238)
金融(28234)
(26287)
银行(26257)
(25276)
业经(23556)
(21377)
(21237)
农业(19887)
(18487)
贸易(18472)
(18160)
财务(18109)
财务管理(18066)
(17874)
企业财务(17205)
地方经济(16900)
机构
学院(340362)
大学(339087)
(152546)
经济(149607)
管理(130723)
研究(116477)
理学(112611)
理学院(111363)
管理学(109414)
管理学院(108773)
中国(93866)
(70141)
(68989)
科学(68957)
(58112)
中心(56092)
财经(55020)
(53521)
研究所(52697)
(50239)
(49905)
经济学(48825)
业大(47510)
经济学院(43933)
北京(43863)
(42725)
师范(42315)
(41707)
农业(41653)
财经大学(40901)
基金
项目(227977)
科学(180421)
基金(167165)
研究(166460)
(145176)
国家(144013)
科学基金(124311)
社会(108096)
社会科(102681)
社会科学(102656)
(88343)
基金项目(88113)
自然(78958)
自然科(77141)
自然科学(77122)
自然科学基金(75744)
教育(75584)
(74156)
资助(68678)
编号(66989)
成果(54044)
重点(51672)
(50845)
(50695)
(47563)
国家社会(45868)
课题(45324)
创新(44569)
科研(44050)
教育部(43760)
期刊
(166512)
经济(166512)
研究(100493)
中国(63102)
(54781)
学报(49618)
(48150)
管理(47005)
科学(46146)
(43662)
金融(43662)
大学(38103)
学学(36231)
农业(31748)
技术(30455)
教育(28381)
经济研究(27968)
财经(27840)
业经(24759)
(24035)
问题(21507)
统计(18737)
技术经济(18222)
(17142)
(16876)
理论(16618)
(16554)
世界(15694)
决策(15134)
商业(15081)
共检索到510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灵  徐云松  
基于2000-2009年我国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使用TSLS工具变量法,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以来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各省份经济增长的金融贡献度存在差距;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控制变量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金融支持的短期效应并不明显。为此,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须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国安  马宇佳  
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金融结构不同对经济增长会有不同的影响。选取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直接融资比例和银行集中度作为衡量金融结构的指标,运用GMM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动态面板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充分体现了直接融资比例越高、银行集中度越低,越能促进经济增长,在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则反映出间接融资和高银行集中度的正面作用的现状,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过慢所引起的。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直接融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国安  马宇佳  
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金融结构不同对经济增长会有不同的影响。选取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直接融资比例和银行集中度作为衡量金融结构的指标,运用GMM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动态面板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充分体现了直接融资比例越高、银行集中度越低,越能促进经济增长,在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则反映出间接融资和高银行集中度的正面作用的现状,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过慢所引起的。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别是要支持中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市场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以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敏  马泽昊  
本文利用1998~201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讨论了信息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结论为:第一,信息化水平对于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非常显著,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01%~0.05%,经济增长的惯性作用明显,上述结果都非常稳健。第二,信息化对优化农业、工业的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显著,但对服务业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学礼  张茜  张超  
房地产和制造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行业增加值占比、投资增长率和产业空间基尼系数三个指标探讨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区域特征,分析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这三个指标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最终依据实证结果,分析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房地产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的可能原因。一、引言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引发了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关系、"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仲深  杜磊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运用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影响因素均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奇伟  张诚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深化程度变量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设定一个金融深化程度函数,并将其引入最终产品部门的生产函数,证明了金融深化程度是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采用我国1997~200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也表明,金融深化程度是FDI溢出效应的决定因素之一。从实践来看,相对于我国现有的外资规模,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滞后是造成FDI溢出效应为负的原因之一。而且,金融深化程度的不同也是造成FDI溢出效应跨区域差异和阶段性变化的重要原因。文章最后针对如何推进金融市场化进程以获取正向FDI溢出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廖霄梅  林烨  
运用区位熵分析法对广西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以广西14个地级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检验金融集聚对广西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广西各个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但总体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其对广西经济增长也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而银行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证券业和保险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丽英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乃至推动改革深入的重要力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全国还是各区域,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资本的投入;对劳动力数量的简单依赖,东西部正在下降,中部在上升。市场化程度对经济增长总的说来有正的贡献,但却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东部在增加,西部在降低,而中部的市场化程度对经济的贡献为负。因此通过政策的倾斜和资金的投入,使中西部市场主体处于与东部大体相同的起跑线,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程远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国民收入逐步增长,经济总量已达到较高的规模。但由于历史、区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如果长期持续必然会影响到区域间均衡发展。因此,进行政策调整就应深入分析影响区域GDP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省际面板数据,得出结论:固定资产投资、教育科技支出、储蓄量、能源消费、外贸进出口等都是人均GDP增长的直接因素,但这些因素在东、中、西部地区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因此,为促进中西部落后省份的经济增长就应采取提高金融配置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完善对外贸易格局等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卫东  靳祥锋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有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基于2000—2012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构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并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不同时间段和分区域的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碳排放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当前我国仍需重视能源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碳排放带来的经济增长水平,是未来努力的方向。②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具有异质性,较小和较大的碳排放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低,处于中等水平的碳排放水平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③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红丹  
本文基于我国东、中、西部省级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区域性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金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弹性在各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贡献弹性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基于这一结论,我们提出建立动态的区域金融发展协调机制,逐步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辉  张晓明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转变,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践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开发性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对缩小区域差异的作用不明显,但通过分析认为,开发性金融是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有效政策手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志辉  张晓明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践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几年来开发性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对缩小区域差异的作用不明显,但通过分析认为开发性金融是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有效政策手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祝接金  胡永平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随机系数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三大地区政府支出的效率改进机制不同,但其单个要素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相似的时序动态变化,只是由东到西政府支出对资本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作用渐次减弱,劳动产出效率在中西部地区没有明显改善,东部地区也只是1990年代初较高,其后大幅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