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4)
- 2023(8502)
- 2022(6915)
- 2021(6423)
- 2020(5430)
- 2019(11765)
- 2018(11280)
- 2017(21855)
- 2016(10844)
- 2015(11681)
- 2014(10984)
- 2013(10892)
- 2012(9910)
- 2011(8861)
- 2010(9193)
- 2009(8862)
- 2008(7724)
- 2007(7166)
- 2006(6233)
- 2005(5648)
- 学科
- 济(46376)
- 经济(46353)
- 业(41813)
- 企(36757)
- 企业(36757)
- 管理(36018)
- 融(25159)
- 金融(25159)
- 银(22530)
- 银行(22520)
- 行(21915)
- 中国(20323)
- 技术(18022)
- 方法(16224)
- 业经(13956)
- 地方(13824)
- 财(13634)
- 数学(13607)
- 数学方法(13522)
- 制(13142)
- 农(12639)
- 技术管理(12361)
- 产业(12089)
- 中国金融(11083)
- 务(9231)
- 财务(9217)
- 财务管理(9205)
- 体(9190)
- 农业(9057)
- 企业财务(8911)
- 机构
- 学院(146838)
- 大学(143273)
- 济(68875)
- 经济(67704)
- 管理(60260)
- 理学(51948)
- 理学院(51487)
- 管理学(50910)
- 管理学院(50624)
- 研究(47699)
- 中国(43427)
- 财(31382)
- 京(28718)
- 科学(25562)
- 财经(24651)
- 中心(24153)
- 江(22442)
- 经(22270)
- 经济学(22195)
- 所(21823)
- 经济学院(20127)
- 研究所(19609)
- 农(18691)
- 州(18533)
- 财经大学(18447)
- 融(18446)
- 北京(18086)
- 金融(18067)
- 银(17811)
- 商学(17759)
- 基金
- 项目(98239)
- 科学(80182)
- 研究(76488)
- 基金(71288)
- 家(60225)
- 国家(59688)
- 科学基金(53325)
- 社会(51235)
- 社会科(49064)
- 社会科学(49056)
- 省(41322)
- 基金项目(37976)
- 教育(33272)
- 划(32515)
- 自然(31349)
- 自然科(30726)
- 自然科学(30719)
- 自然科学基金(30272)
- 编号(29419)
- 创(28384)
- 资助(27336)
- 创新(25441)
- 发(23844)
- 成果(23010)
- 重点(22212)
- 国家社会(21711)
- 部(21014)
- 课题(20932)
- 发展(20239)
- 业(20235)
共检索到229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力 杨凌霄 张紫婷
文章收集2008-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不同类型金融支持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以及科技创新在金融支持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差异性效应。结果显示,我国货币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正向支持作用,资本市场服务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科技创新在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服务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发挥不同的中介效应,且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也基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发元 张东晴 吴雨涵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城市2010—2020年的统计数据,应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检验科技创新、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以及金融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的具体作用。结果显示,科技创新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经济关联度高的城市之间表现出相互促进的作用;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考察,空间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科技创新能力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门槛限制,尚未发挥出帕累托最优的效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叔莲 王伟光
The Report on the Outline of the Fif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hereafter called THE OUTLINE) points out: "Our national economy has reached a period in which, if not adjusted, it cannot develop anymore" ; "In the coming five years, we must cast emphasis upo...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男 代茂兵 郭正权
本文建立产业结构分解模型,将一国总体产业结构分解为国内、简单贸易和全球价值链(GVC)三个层面,并从产业的产出供给端和投入需求端两个视角刻画中国三个层面的产业结构在2000—2014年的动态演变趋势,进而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科技创新与各层面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产出供给端上的位置提升,但在投入需求端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不高;中国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发生在产出供给端;在简单贸易和GVC层面,出口贸易创新不足限制了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产业结构水平不高也限制了出口贸易中科技含量的提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春玲 刘静 史晓娟
在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金融支持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廊坊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廊坊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以金融体系改革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等金融创新手段来促进廊坊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途径。
关键词:
金融创新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章仁俊
当今世界,知识以其各种形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世界经济正向知识经济转移,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直接动因。通常当影响产业结构的3方面因素(即要素的供给、市场的需求和环境的满足)互相作用并趋于一致时,就会促使产业结构朝更高阶段发展,而在这有序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婷婷 赵莺
以中国198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运用贝叶斯分位数方法实证分析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结论为: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均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二者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程度存在差异,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程度小于金融发展,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作用较大,而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关系且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作用不明显。提出推行"大数据、网络化、智能化"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和加快科技金融发展等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德余 汤勇刚 张绍合
运用目标规划模型,采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进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金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30个省份、中部省份、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综合效应为正;金融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明显,地区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反过来促进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科技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者互融互促,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提质增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卫华 何宜庆 钟慧安
基于金融深化、科技创新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现状,采用我国1997~2014年30个省市统计数据,运用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进行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以金融深化、科技创新及二者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引入控制变量和哑变量,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三个动态面板模型,并利用两阶段系统GMM方法进行估计。主要结论有:金融深化、科技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均尚未形成内生互动发展机制,但是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耦合系统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了内生互动发展机制。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卫华 何宜庆 钟慧安
基于金融深化、科技创新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现状,采用我国19972014年30个省市统计数据,运用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进行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以金融深化、科技创新及二者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引入控制变量和哑变量,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三个动态面板模型,并利用两阶段系统GMM方法进行估计。主要结论有:金融深化、科技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均尚未形成内生互动发展机制,但是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耦合系统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了内生互动发展机制。最后根据实证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继强 李婷 张兴焱 牟思蓓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19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空间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影响,并且科技创新是其中的不完全中介,三者之间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是正向的,但对非本地区却呈现抑制作用,产生虹吸效应;以上影响机制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东部和西部地区三者之间相互关系与整体基本一致,且影响效应更强,但无论是否考虑中介效应,中部地区的影响均不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万君康 陈全国
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机理和互动关系的分析 ,提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的根本途径在于科技创新 ,并采取与之相应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叶堂林 毛若冲
立足于两系统的耦合作用机理,从要素投入、市场产出、环境支撑三个维度构建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维度构建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及其耦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升级态势良好,两系统的耦合总体处于稳定阶段;北京、天津、河北两系统的耦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制约耦合度提升的因素有所不同。
关键词:
京津冀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耦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鑫昊 李迪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文章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利用熵值法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引入中介效应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运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直接正向效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影响机制来看,科技创新作为中介在数字经济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显著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建议制定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通过科技创新激发数字经济潜力,以促进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军
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从供给侧分析产业结构升级机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产业高端化、资源利用效率化和发展绿色化三个视角,构建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体系,基于我国2004~2017年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分析要素成本、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研究发现,要素成本的变动通过影响科技创新,然后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价格的合理化促进了科技创新水平,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固定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会恶化创新环境,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政府应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改革,采取合理方式调控价格变动,从源头上激励企业从事创新,以此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