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19)
2023(20948)
2022(16932)
2021(15476)
2020(12826)
2019(28732)
2018(28167)
2017(53708)
2016(28734)
2015(31723)
2014(31239)
2013(30691)
2012(27820)
2011(24859)
2010(24959)
2009(23095)
2008(21900)
2007(19464)
2006(17178)
2005(15573)
作者
(82125)
(68493)
(67961)
(64303)
(43349)
(32777)
(30890)
(26686)
(26225)
(24148)
(23318)
(22888)
(21675)
(21538)
(21114)
(21051)
(20267)
(20123)
(19711)
(19653)
(16953)
(16791)
(16735)
(15748)
(15493)
(15232)
(15207)
(15047)
(13531)
(13451)
学科
(125080)
经济(124955)
(101897)
管理(91101)
(89203)
企业(89203)
方法(51274)
数学(41920)
数学方法(41462)
中国(38364)
业经(38040)
(37585)
(34968)
地方(28835)
(28789)
金融(28788)
(27656)
银行(27600)
农业(26797)
(26664)
(25640)
(24841)
财务(24780)
财务管理(24746)
企业财务(23537)
技术(22431)
(22281)
贸易(22262)
(21650)
理论(21039)
机构
学院(403899)
大学(397214)
(169494)
经济(166334)
管理(158801)
理学(136476)
理学院(135077)
研究(133556)
管理学(132898)
管理学院(132160)
中国(108113)
(83153)
科学(80730)
(77958)
(72719)
(66415)
中心(63599)
财经(62101)
(61268)
业大(61160)
研究所(60215)
农业(57029)
(56583)
经济学(51790)
北京(51521)
(49662)
(49081)
师范(49042)
(48125)
经济学院(46869)
基金
项目(271975)
科学(215986)
基金(198775)
研究(197010)
(174162)
国家(172611)
科学基金(149584)
社会(128302)
社会科(121901)
社会科学(121872)
(107791)
基金项目(104934)
自然(96312)
自然科(94214)
自然科学(94191)
自然科学基金(92548)
教育(89913)
(89792)
资助(79881)
编号(78539)
(62275)
成果(61740)
重点(61452)
(59343)
(59138)
创新(54906)
课题(53958)
国家社会(53951)
(52213)
科研(52149)
期刊
(187841)
经济(187841)
研究(114701)
中国(80586)
(67701)
管理(63358)
学报(62324)
(62315)
科学(58653)
(48620)
金融(48620)
大学(48044)
农业(45881)
学学(45769)
教育(38762)
技术(37229)
业经(33550)
财经(30943)
经济研究(29742)
(26751)
(26521)
问题(24799)
技术经济(21358)
商业(19190)
现代(19129)
(19023)
(18903)
科技(18813)
世界(18259)
统计(17863)
共检索到606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史小坤  辛子辰  
选用2011—2020年3565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金融数字化发展缓解金融摩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冲击的作用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摩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冲击,金融数字化发展可以有效缓解金融摩擦的冲击作用;相较于数字化程度,数字普惠金融的缓解作用效果更好。细分金融摩擦之后,发现金融数字化发展可以缓解融资成本和资本错配,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无法通过提高融资可得性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论对于提升金融数字化发展的饱和性与融合深度,从而缓解金融摩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高伟生  
金融摩擦会导致企业间的资本误配,进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Midrigan&Xu(2014)的分析框架,结合我国1998-2007年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对由金融摩擦引起的生产效率损失分行业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资本误配造成了我国制造业18%-33%左右的生产效率损失,且在2003年后,随着外部融资环境的恶化,效率损失大幅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摩擦通过扭曲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机制,进而加剧资本误配,抑制行业生产效率的改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鹏娟  
以发达国家为背景的主流资本结构理论无法有效解释转轨制和发展中国家的杠杆结构特点。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独特的社会制度及长期的改革转轨,中国的杠杆结构显示了其独有的特点。杠杆结构的异质性反映了金融摩擦的异质性,中国金融摩擦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间接融资市场的所有制歧视和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不完善。文章从这两个方面分别梳理了金融摩擦对杠杆率的影响机制,并梳理了金融摩擦对生产率的影响。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明政  张庆君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明政  张庆君  
新常态下,以长周期为视角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一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条件,而市场化进程及金融摩擦对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显著影响。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使用数据模拟方法,分析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过程中的经济特征发现:市场化过程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其贡献率超过30%;私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金融摩擦的存在,融资约束由于限制了某些低才能经商者的进入而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金融摩擦的存在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稳定性;市场化进程所释放的改革红利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降低,改革红利将无法长期持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东杰  崔小勇  龚六堂  
本文利用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银行信贷扩张对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信贷扩张时,国有部门投资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非国有部门投资的上升幅度,表明金融摩擦存在部门异质性。本文建立一个包含国有部门、非国有部门及金融摩擦存在部门异质性的RBC模型,研究金融摩擦异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总产出和总消费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稳态时,金融摩擦异质性造成全要素生产率损失为0.987%—2.577%,总产出损失为1.971%—4.685%,总消费损失为2.188%—5.2%。当经济面临宽松的货币冲击时,金融摩擦异质性可以解释国有部门相对于非国有部门的显著扩张。在动态经济中,金融摩擦异质性加剧了资源错配程度,造成了额外的配置效率损失和产出损失,分析结果表明额外的损失是重要的。此外,金融摩擦异质性削弱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政府通过供给侧改革缓解非国有部门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改善配置效率,提高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加社会总福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贺  龙海明  
以2011—2021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PKU-DFIIC)匹配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显著提升企业TFP。该影响具有延续性且呈现动态衰减趋势。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有效改善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信息差”,压缩企业融资成本;资金流入企业后持续发挥蓄水池效应并便利企业研发创新,最终促进企业TFP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伴随数字金融发展,国有、大型、高成长性企业TFP提升尤其明显。此外,适度有效的金融监管、优质的营商环境也是释放数字金融服务功能的有利条件。研究结论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振华   易小丽  
从双重金融摩擦视角,分析数字金融作用于资本要素错配的机理,并利用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数字金融的作用效果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与资本要素错配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并且从数字金融三个维度分析,该结果仍旧稳健;数字金融对资本要素错配的作用效果会因为所有制结构、资本配置状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数字金融通过作用于供给端和需求端金融摩擦影响资本要素错配,供给端摩擦对资本要素错配的影响更大,且数字金融与供给端摩擦也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建华  戴露婷  夏思奇  
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改革虽然提高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但是其对企业产出增长的负面影响一直没有完全消除,仍在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力度及可持续性。本文运用2006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以创新投入能给企业带来增长为出发点,通过引入三种不同的企业融资方以及企业对创新研发的投入情况,探讨金融摩擦是如何通过融资传递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中的。研究发现:(1)在中国,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增长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显著影响,而内源融资增长不显著;(2)金融摩擦对生产率增长的传递方式主要是债权融资。随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饶萍  吴青  
文章选取2011—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企业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中介效应和产权性质、信息披露质量对数字普惠金融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从全样本检验结果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程度加深能够给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带来正向影响;从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来看,企业创新是数字金融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中介因子。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这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越大。数字普惠金融会对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更大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庆君  张娜娜  李春霞  
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失衡、产能过剩等问题引发了人们对金融错配问题的关注。本文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将金融资源配置系统划分为金融需求子系统、金融自身子系统和金融撮合交易子系统,通过建立系统因果反馈图、系统流程图和系统参数设置,对金融市场摩擦、金融错配与生产率变动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并通过调整监测变量的参数值对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荣华  李斯林  余红心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本文使用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企业家精神的角度,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企业家精神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非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且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更明显。因此,本文建议实行区域差异化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策略,加大对非国有企业数字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大力培育与弘扬企业家精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虎   邹媛媛   高子桓  
文章选取上市公司年报以及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两种渠道来增强产业链关联的创新效应和结构效应,进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在劳动密集型和竞争性行业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道平  刘琳琳  
本文分析数字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A股非金融类企业进行经验检验。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能够有效改善传统金融中存在的"金融歧视"与"金融错配"问题。机制分析表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是数字金融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永芳   吴科   程庭威   孙光林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金融对处于市场化程度低和金融发展水平高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内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存在显著异质性,即数字金融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在市场化程度高、市场化程度低和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均显著,但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不显著;数字金融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只在金融发展水平高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显著,而在金融发展水平低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区域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