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8)
- 2023(7975)
- 2022(6595)
- 2021(6012)
- 2020(5118)
- 2019(11390)
- 2018(10879)
- 2017(21584)
- 2016(11395)
- 2015(12846)
- 2014(12626)
- 2013(12378)
- 2012(11278)
- 2011(9796)
- 2010(10327)
- 2009(10413)
- 2008(9763)
- 2007(8944)
- 2006(8087)
- 2005(7777)
- 学科
- 管理(46971)
- 业(45976)
- 济(43639)
- 经济(43539)
- 企(43183)
- 企业(43183)
- 融(26883)
- 金融(26881)
- 财(24824)
- 银(24124)
- 银行(24119)
- 行(23309)
- 制(19555)
- 务(19377)
- 财务(19348)
- 财务管理(19320)
- 方法(18924)
- 企业财务(18719)
- 中国(17915)
- 数学(16624)
- 数学方法(16539)
- 体(13252)
- 体制(11925)
- 业经(11921)
- 中国金融(11047)
- 农(9701)
- 地方(8197)
- 度(7883)
- 制度(7880)
- 理论(7025)
- 机构
- 学院(158331)
- 大学(158267)
- 济(70372)
- 经济(68955)
- 管理(62301)
- 理学(52890)
- 理学院(52476)
- 管理学(51918)
- 管理学院(51625)
- 研究(47685)
- 中国(47540)
- 财(42329)
- 财经(32337)
- 京(31666)
- 经(29290)
- 中心(24744)
- 财经大学(24435)
- 江(23898)
- 经济学(23107)
- 科学(22898)
- 融(22762)
- 所(22473)
- 金融(22324)
- 银(21330)
- 经济学院(20863)
- 银行(20525)
- 北京(19996)
- 州(19661)
- 商学(19608)
- 商学院(19449)
- 基金
- 项目(96499)
- 科学(77720)
- 研究(73445)
- 基金(72987)
- 家(60822)
- 国家(60306)
- 科学基金(54058)
- 社会(49624)
- 社会科(47370)
- 社会科学(47361)
- 基金项目(38344)
- 省(36716)
- 教育(33867)
- 自然(33330)
- 自然科(32592)
- 自然科学(32586)
- 自然科学基金(32073)
- 资助(30084)
- 划(30072)
- 编号(28960)
- 制(25441)
- 成果(24842)
- 部(22836)
- 重点(21563)
- 创(21231)
- 性(21111)
- 国家社会(20854)
- 教育部(20838)
- 人文(20367)
- 创新(19949)
共检索到254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童华
随着我国加入WTO ,摒弃分业经营、逐步实现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两种混业经营模式的可行性比较入手 ,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从分业到混业的现实选择 ,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现状进行概述 ,探索我国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理想模式 ,并在分析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爱英
本文首次系统地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传递,涉及风险传递的概念、成因、运行机制、危害以及防控。经济关联性、环境同一性、信心辐射性是风险传递的主要成因。提出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制度对风险传递进行防范。由于存在"穿墙"等行为导致"防火墙"可能失效,因此,还要自身加强内部控制,加之金融监管当局实施有效监管,共同来实现对风险传递的控制。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传递 “防火墙”制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孔立平
在金融一体化进程中,金融控股公司是有代表性的金融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产物,也是我国金融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渐进转变的现实选择。然而金融控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风险,如内部关联交易风险、资本重复计算的风险、结构复杂化带来的管理风险等。为此要尽快研究相关的约束和监管制度,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控制 监管制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德武
与国际上的主要银行不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主体的商业银行极度依赖净利息收入,因此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较高。从风险管理角度,开发非利息收入或费用收入是很重要的,目标是在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间找到最佳的组合。同时,当前银行业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加剧使我国银行面临两难的选择:如果竞相追逐大户,非理性降低贷款条件,将导致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立坤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走向综合经营势在必行。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中国金融业务综合经营的最优模式在给金融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给中国金融业带来巨大的风险。为规范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防范其存在的规制不足、规制过度及规制不当的问题,控制其法律风险,必须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同时入手。从宏观层面而言,必须界定金融控股公司及其法律地位、变革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理念以及明确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就微观层面来讲,具体制度设计应该从法人关系、资金链条、信息防火墙以及人事隔离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法律风险 控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康华平
由于我国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资本充足率是抵御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财务风险中,资本充足率风险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本文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监管支柱框架,结合我国金融实践,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率风险的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资本充足率 风险 控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江
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信用制度的创新,是金融控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得以实施的制度基础。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信用制度的创新,一是可以有效控制道德风险的内部委托代理信用制度,其管理工具有风险资本配置制度和风险绩效考核制度;二是可以有效分离商业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内部信用交易制度,其管理工具是内部转移定价系统。这些内部信用制度创新对金融机构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有较大的作用。我国大型金融机构深受内部控制风险和风险的困扰,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信用制度,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治理机制改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雅丽
本文对引起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传递的内部交易以及防范内部交易风险的防火墙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对美国银行控股公司RFI/C(D)评级体系中对存款类子公司影响因素评估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通过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的风险评估,确定防火墙"级别,"从而保证防火墙设立的科学有效,并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风险评级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内部交易 风险评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志柏
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金融组织创新。它便于运用规模经济优势,通过对内部资源的分类、整合、策划和调配,节约了成本,实现了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其目标是公司利润最大化。这种金融组织创新适应了新经济的需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福阳 岳意定
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处于萌芽状态,公司治理是其难点,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母子公司边界、董事会的独立性、股权多元化、高管激励机制和完善监事会职能等方面进行治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公司治理 股权多元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国楼
界定金融控股公司的"他山之石"美国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一词源于1999年通过的《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是促进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联合经营(Affiliation)的一种新的金融机构组织形式。该法案规定符合资本良好、管理良好和《社区再投资法》评级良好三个方面条件的银行控股公司,可以向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提出申请成为金融控股
关键词:
控股公司 金融业 母公司 子公司 证券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诚
金融行业的综合经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综合经营的模式一般有二种:一是以德国和欧洲大陆为代表的全能银行制,另外一种是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无论是考虑到政府部门监管的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舒志军
金融控股公司与资本经营舒志军根据国际惯例,金融集团公司的母公司都是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高级形态和有效形式。然而在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经营职能、财务职能、投资方式、资本经营等重大问题上,还缺乏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