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0)
- 2023(16312)
- 2022(13875)
- 2021(12649)
- 2020(10833)
- 2019(24448)
- 2018(23912)
- 2017(46456)
- 2016(25051)
- 2015(28255)
- 2014(27821)
- 2013(27434)
- 2012(25143)
- 2011(22577)
- 2010(22917)
- 2009(22109)
- 2008(21975)
- 2007(19861)
- 2006(17523)
- 2005(16224)
- 学科
- 济(99267)
- 经济(99119)
- 管理(81344)
- 业(78023)
- 企(68132)
- 企业(68132)
- 方法(45759)
- 数学(40152)
- 数学方法(39780)
- 财(36067)
- 银(35352)
- 银行(35206)
- 行(33507)
- 融(32559)
- 金融(32554)
- 制(32367)
- 中国(30241)
- 农(25732)
- 务(24914)
- 财务(24867)
- 财务管理(24817)
- 企业财务(23764)
- 业经(23043)
- 地方(19845)
- 体(19100)
- 贸(18661)
- 贸易(18644)
- 学(18228)
- 易(18143)
- 农业(16996)
- 机构
- 大学(354035)
- 学院(354019)
- 济(147726)
- 经济(144603)
- 管理(136051)
- 理学(116530)
- 理学院(115330)
- 研究(114619)
- 管理学(113454)
- 管理学院(112795)
- 中国(99889)
- 财(76933)
- 京(72795)
- 科学(66896)
- 财经(60049)
- 所(57768)
- 农(57704)
- 中心(56023)
- 江(54453)
- 经(54344)
- 研究所(51811)
- 业大(49015)
- 经济学(46771)
- 农业(45474)
- 北京(45414)
- 财经大学(44863)
- 州(43851)
- 范(42893)
- 经济学院(42450)
- 师范(42420)
- 基金
- 项目(228987)
- 科学(181238)
- 基金(168374)
- 研究(167699)
- 家(145109)
- 国家(143940)
- 科学基金(124714)
- 社会(108502)
- 社会科(103086)
- 社会科学(103054)
- 省(89459)
- 基金项目(88983)
- 自然(79823)
- 自然科(78051)
- 自然科学(78026)
- 教育(77946)
- 自然科学基金(76712)
- 划(74749)
- 资助(69040)
- 编号(67739)
- 成果(55808)
- 重点(51723)
- 部(51685)
- 创(48874)
- 发(48246)
- 课题(46621)
- 制(46159)
- 创新(45770)
- 教育部(45078)
- 国家社会(44981)
- 期刊
- 济(161151)
- 经济(161151)
- 研究(107734)
- 中国(70833)
- 财(64465)
- 融(59332)
- 金融(59332)
- 学报(52589)
- 农(52532)
- 管理(50331)
- 科学(48408)
- 大学(40161)
- 学学(38195)
- 农业(33037)
- 教育(32703)
- 财经(30897)
- 技术(28346)
- 经济研究(26281)
- 经(26236)
- 业经(25701)
- 问题(20741)
- 理论(18399)
- 财会(18183)
- 业(17780)
- 贸(17728)
- 会计(16828)
- 版(16800)
- 技术经济(16766)
- 实践(16498)
- 践(16498)
共检索到542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红忠 秦泰 陶凌云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论述金融控股公司与全能银行以及经营单一业务的金融企业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并构建"税前经营现金流收益率"指标,对金融控股公司控制下的上市银行绩效进行评估,并对这一指标进行分解和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兴业银行表现较优,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经营绩效逊于单一经营的银行平均值,显示两家银行未能有效实现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协同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明刚
科层配置(科层制)和市场配置是金融控股集团配置内部资源的两种方式。无论是采用科层制还是充分利用内部市场,金融控股集团的主要目的都是在考虑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以期获得协同效应。本文认为,内部市场与协同效应之间有紧密的关系,无论是在业务协同还是在管理协同方面。可能获取正协同效应,也有可能导致负协同效应,应通过合理的利益补偿以及风险分担等措施,提高正协同效应,降低负协同效应。
关键词:
金融控股集团 内部市场 科层制 协同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熊鹏
金融控股公司是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一种有效组织模式。当前各种尚不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已成为我国金融业新的组成部分。利用随机边界生产模型比较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与非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的总要素生产力(TFP),并根据银行盈利能力的评价原则探讨其盈利能力差异的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总要素生产力的增长率小幅下降,其中,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的TFP增长率呈上升趋势,而非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的TFP大多为负增长;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的盈利能力也明显优于非金融控股公司背景的银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永波
如何推动集团协同发展是金融控股集团面临的核心挑战。论文在介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兴起原因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阐述了金融控股集团的正协同效应和负协同效应,结合实践剖析了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在发挥协同效应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效发挥集团协同效应的具体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孔立平
在金融一体化进程中,金融控股公司是有代表性的金融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产物,也是我国金融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渐进转变的现实选择。然而金融控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风险,如内部关联交易风险、资本重复计算的风险、结构复杂化带来的管理风险等。为此要尽快研究相关的约束和监管制度,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控制 监管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童华
随着我国加入WTO ,摒弃分业经营、逐步实现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两种混业经营模式的可行性比较入手 ,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从分业到混业的现实选择 ,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现状进行概述 ,探索我国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理想模式 ,并在分析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爱英
本文首次系统地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传递,涉及风险传递的概念、成因、运行机制、危害以及防控。经济关联性、环境同一性、信心辐射性是风险传递的主要成因。提出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制度对风险传递进行防范。由于存在"穿墙"等行为导致"防火墙"可能失效,因此,还要自身加强内部控制,加之金融监管当局实施有效监管,共同来实现对风险传递的控制。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传递 “防火墙”制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许可
金融控股公司的两难自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以来,中国平安集团、中信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纷纷拓展版图,事实上的混业经营已经出现。作为横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金融租赁等两个或两个以上金融领域的多元化公司类型,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公司内部彼此间获得协同效应,即通过奇妙的业务组合使公司的整体实力和盈利能力高于各子公司各自运行时的状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德发 王雪松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何高效推进国企混改是我国面临的紧迫问题,协同效应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加深企业改制的积极反应。文章以武汉控股的四次重大混改方案的实施探讨国企混改中协同效应的影响,武汉控股采取了多种方式、多种措施为混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历经多次混改后,武汉控股的股东结构呈现了央企、国企、民企的多重组合,不同所有制之间的资源融合,有效释放了协同效应,巩固了混改成果,改善了盈利不佳、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详细分析了国企混改模式中产生协同效应的模式、影响因素与效果,对国企混改中协同效应的影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企混改 协同效应 武汉控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方明 陈中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海军 庞东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重要的金融制度创新成果,已被大多数国际商业银行采取作为股权组织形式,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实施跨金融市场综合化经营的最佳股权组织模式。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可采取分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争取综合化经营试点行资格,组建银行控股公司;第二步,随着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进程的深入、监管政策的放松,商业银行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时机逐步成熟,适时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同时,还需从风险管理、资本配置、人才培养、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夯实综合化经营的基础平台,保障综合化经营战略的顺利推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康华平
由于我国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资本充足率是抵御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财务风险中,资本充足率风险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本文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监管支柱框架,结合我国金融实践,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率风险的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资本充足率 风险 控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显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孟祥霞
以2001—2005内地上市公司为对象,通过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大股东控制和公司价值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大股东控制和公司价值呈倒U型关系。这种倒U型关系对控制人的性质敏感,但对产品市场竞争不敏感。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下,公司治理和产品市场竞争不存在替代效应。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面板数据 产品市场竞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彦明
金融控股集团①往往同时开展包括金融类、产业类的多个项目投资。这些投资项目在融资、投资、运营、收益等环节发生着双向、多层面的相互关联。金融控股集团项目投资在业务内容、项目特点等诸多方面都有其独特性。本文重点探讨了金融控股集团开展投资项目的协同效应的机理、制度,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