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27)
- 2023(10101)
- 2022(8509)
- 2021(7939)
- 2020(6830)
- 2019(15385)
- 2018(15097)
- 2017(30169)
- 2016(16242)
- 2015(18387)
- 2014(18263)
- 2013(18107)
- 2012(17028)
- 2011(15283)
- 2010(15977)
- 2009(15725)
- 2008(15374)
- 2007(13995)
- 2006(12852)
- 2005(12128)
- 学科
- 济(64546)
- 经济(64422)
- 管理(57669)
- 业(56095)
- 企(49375)
- 企业(49375)
- 方法(28609)
- 财(28367)
- 融(28322)
- 金融(28319)
- 银(26702)
- 银行(26682)
- 行(25783)
- 数学(25295)
- 中国(25270)
- 数学方法(25075)
- 制(23698)
- 务(20332)
- 财务(20299)
- 财务管理(20261)
- 企业财务(19529)
- 农(16440)
- 业经(15591)
- 体(15565)
- 体制(13527)
- 贸(12412)
- 贸易(12396)
- 易(12176)
- 中国金融(11360)
- 地方(11220)
- 机构
- 大学(239519)
- 学院(237632)
- 济(102771)
- 经济(100656)
- 管理(89944)
- 研究(77941)
- 理学(76356)
- 理学院(75571)
- 管理学(74495)
- 管理学院(74059)
- 中国(69680)
- 财(58182)
- 京(49951)
- 财经(44852)
- 科学(42384)
- 经(40577)
- 所(39228)
- 中心(37108)
- 江(35832)
- 研究所(34515)
- 财经大学(33635)
- 农(33469)
- 经济学(33044)
- 北京(32199)
- 经济学院(29916)
- 业大(29408)
- 州(29104)
- 融(27992)
- 院(27821)
- 范(27650)
- 基金
- 项目(144112)
- 科学(114278)
- 研究(107305)
- 基金(107085)
- 家(91543)
- 国家(90814)
- 科学基金(78269)
- 社会(70226)
- 社会科(66799)
- 社会科学(66783)
- 基金项目(56310)
- 省(54182)
- 教育(49566)
- 自然(48980)
- 自然科(47825)
- 自然科学(47809)
- 自然科学基金(47023)
- 划(46060)
- 资助(44400)
- 编号(43002)
- 成果(37338)
- 部(33961)
- 重点(32624)
- 制(32593)
- 创(30400)
- 发(29994)
- 教育部(29863)
- 课题(29704)
- 性(29508)
- 国家社会(29219)
- 期刊
- 济(115037)
- 经济(115037)
- 研究(77485)
- 财(48797)
- 中国(47088)
- 融(43790)
- 金融(43790)
- 管理(35908)
- 学报(32685)
- 科学(30819)
- 农(30639)
- 大学(25921)
- 学学(24628)
- 财经(23856)
- 教育(20348)
- 经(20187)
- 农业(19246)
- 经济研究(18607)
- 技术(17793)
- 业经(17225)
- 问题(15559)
- 贸(13732)
- 理论(13605)
- 财会(13018)
- 国际(12802)
- 会计(12253)
- 实践(12075)
- 践(12075)
- 现代(11046)
- 技术经济(10833)
共检索到375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闻德锋
目前,我国在金融机构或普通工商企业基础上形成的两类“准金融控股公司”,存在无法可依、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控制、组建随意、监管缺失、经营无序等混乱现象。为此,迫切需要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以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提高金融效益,保障存款人、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的金融改革和提高金融国际竞争力。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制度要从安全、效益和提高竞争力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准入制度,有利于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构建防火墙制度,有利于防范风险的传递;构建监管制度,有利于监管机构加强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殷健敏 徐喆 张军 张瑞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法律间隙中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历程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立法的滞后和监管的缺位,使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和约束,蕴含了一定的风险。本文认为,从金融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我国应对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持支持态度,应加快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从市场准入、业务监管、风险控制和市场退出等方面规范和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法律 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诚
金融行业的综合经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综合经营的模式一般有二种:一是以德国和欧洲大陆为代表的全能银行制,另外一种是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无论是考虑到政府部门监管的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亚男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西方国家在金融法律制度上的漏洞和不足,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金融及相关法律制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材。要从宏观视角重新描绘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的理论图谱,完善金融立法上的诸多空白,通过法定程序修订不适应金融业经营监管需要的现行法律法规,推动我国金融业依法经营监管和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法制 架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童华
随着我国加入WTO ,摒弃分业经营、逐步实现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两种混业经营模式的可行性比较入手 ,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从分业到混业的现实选择 ,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现状进行概述 ,探索我国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理想模式 ,并在分析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文兰
我国现有的诸多金融控股公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许多发展的阻力和危机。首先,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与发展缺乏政策和法律支持;其次,各类金融公司盲目任意发展。因此,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管理和健全相关制度,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法律制度缺陷 对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葛兆强
本文认为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强化的格局下 ,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关键是不断提升金融体系的整体国际竞争力。而提升金融体系整体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选择是借助金融控股公司这一组织机构安排大力发展综合性银行。在分业体制框架内 ,我国事实上已存在若干不同模式的金融控股公司 ,由于制度基础不健全 ,这些金融控股公司还很不规范。因此 ,重塑制度基础是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关键。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实 ,“母公司为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应当成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构建的目标模式 ,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进行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应当是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或现实选择
关键词:
综合性银行 金融控股公司 制度基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文成
金融控股公司对附属金融机构加重责任制度是指金融控股公司的金融子公司未达到金融监管机构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财务状况恶化或破产倒闭时,控股公司必须实施金融援助,协助其恢复正常营运。本文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情况和监管现状出发,借鉴国际立法经验,探讨加重责任制度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责任加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江
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信用制度的创新,是金融控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得以实施的制度基础。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信用制度的创新,一是可以有效控制道德风险的内部委托代理信用制度,其管理工具有风险资本配置制度和风险绩效考核制度;二是可以有效分离商业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内部信用交易制度,其管理工具是内部转移定价系统。这些内部信用制度创新对金融机构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有较大的作用。我国大型金融机构深受内部控制风险和风险的困扰,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信用制度,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治理机制改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阳露昭 刘涛
金融控股公司的加重责任制度是在民法社会化这一大的理论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制度本身符合并有利于实现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等现代民法的基本原则。就金融控股公司这一具体领域来讲,在特定情形下把子公司视为母公司的代理人并由母公司承担子公司行为所产生责任的"准代理"理论是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责任制度正当性的直接法理依据。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加重责任 法理基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显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薛华溢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现代金融业最重要的经营组织形式,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巨大抗风险能力。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业并没有出现上世纪大萧条的分业经营,许多业务单一的金融机构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兼并与重组,一大批新金融航母开始出现。实际上,金融业经营模式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安排,它与宏观经济、技术进步等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社会抉择的结果。本文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演进路径的梳理,重新认识到政府干预与自由市场之间选择的重要性,可以对我国金融业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社会抉择 制度设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爱英
本文首次系统地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传递,涉及风险传递的概念、成因、运行机制、危害以及防控。经济关联性、环境同一性、信心辐射性是风险传递的主要成因。提出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制度对风险传递进行防范。由于存在"穿墙"等行为导致"防火墙"可能失效,因此,还要自身加强内部控制,加之金融监管当局实施有效监管,共同来实现对风险传递的控制。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传递 “防火墙”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秦
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金融业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从长远来看 ,我国金融也必然走向混业。从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经验来看 ,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有效的混业经营安排 ,对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混业 分业 制度选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映春
金融控股公司是目前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可行模式,本文从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模式分析入手,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法律监管,规范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作了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
经营模式 金融控股公司 法律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