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1)
- 2023(11811)
- 2022(9819)
- 2021(8775)
- 2020(7381)
- 2019(16512)
- 2018(16089)
- 2017(31356)
- 2016(16737)
- 2015(18823)
- 2014(18828)
- 2013(18723)
- 2012(17761)
- 2011(16056)
- 2010(16580)
- 2009(16299)
- 2008(15615)
- 2007(14436)
- 2006(13249)
- 2005(12597)
- 学科
- 济(87583)
- 经济(87477)
- 管理(54499)
- 业(46706)
- 企(41019)
- 企业(41019)
- 方法(28804)
- 融(28064)
- 金融(28060)
- 财(26803)
- 银(25772)
- 银行(25761)
- 中国(25523)
- 数学(25424)
- 数学方法(25165)
- 行(24886)
- 税(21850)
- 制(21690)
- 地方(21264)
- 税收(20386)
- 收(20212)
- 业经(17573)
- 农(17264)
- 务(16175)
- 财务(16138)
- 财务管理(16108)
- 企业财务(15404)
- 体(14988)
- 学(14217)
- 地方经济(12922)
- 机构
- 大学(241441)
- 学院(241205)
- 济(115814)
- 经济(113475)
- 管理(86039)
- 研究(84234)
- 中国(74743)
- 理学(71966)
- 理学院(71229)
- 管理学(70143)
- 管理学院(69701)
- 财(62934)
- 京(49581)
- 财经(47280)
- 科学(44409)
- 经(42570)
- 所(41977)
- 中心(40430)
- 经济学(39082)
- 江(38455)
- 研究所(36657)
- 经济学院(34970)
- 财经大学(34899)
- 农(32364)
- 北京(31924)
- 州(30603)
- 院(29489)
- 融(28752)
- 金融(28302)
- 业大(27983)
- 基金
- 项目(143167)
- 科学(112939)
- 研究(107499)
- 基金(105985)
- 家(90130)
- 国家(89412)
- 科学基金(77116)
- 社会(72481)
- 社会科(69069)
- 社会科学(69054)
- 基金项目(54323)
- 省(54056)
- 教育(48036)
- 自然(45727)
- 资助(44924)
- 自然科(44678)
- 自然科学(44666)
- 划(44377)
- 自然科学基金(43884)
- 编号(42402)
- 成果(36571)
- 部(32713)
- 制(32712)
- 重点(32240)
- 国家社会(31316)
- 发(31126)
- 性(30036)
- 创(29648)
- 课题(29516)
- 教育部(29132)
共检索到404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李健
"强金融、弱财政"曾是中国转轨经济的一个特殊现象。本文将分析造就这种特殊经济格局的主要原因,以及这种格局对经济转轨和金融改革产生的影响。为了将金融与财政两个经济领域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我们引入了广义铸币税的定义,即置于金融控制下的银行体系创造的存贷利息差。研究表明:广义铸币税的存在使政府有能力弥补经济自由化过程中迅速下降的财政收入,从而使中国成功地避免了前苏东国家在转轨时期出现的财政赤字型通货膨胀。研究结论表明,在政府建立有效的财税制度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之前,保持金融控制是必要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郑泽华 王钰
在既有的改革进程中,已有理论表明金融控制是我国渐进式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所在。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控制作为一种次优选择,它既保证了转轨经济的稳定,又不断加剧了经济中隐藏的金融风险。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经济增速出现下降的情况下,加强金融控制对经济进一步增长的负效应将会更加明显。因而,本文从我国金融控制的形成和演进出发,描述了金融控制和金融风险之间的相互加强态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金融控制对当前经济的影响,以及适当放松金融控制的可行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控制 金融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斌
本文试图全面和深入解析金融机构存差这一重要金融现象。研究发现,目前关于存差的很多认识是似是而非的,我国金融机构存差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实施金融控制的结果。而铸币税则是政府实施金融控制能够获得的主要收入,正是政府为征收铸币税所导致的基础货币增长成为导致金融机构存差的主要原因。据此本文建立了一个一般性的分析框架,将存差、金融控制和铸币税之间建立起紧密的逻辑联系,分析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研究还发现,存差扩大与我国M2/GDP的快速上升都同金融控制政策有密切关系。这一新的分析框架有助于从更高层面更全面的理解存差现象,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刻的转轨经济学含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家和
货币供给对一国的经济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在商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货币扩张可能会对本币汇率产生贬值的压力 ,或者引起泡沫经济 ,从而对一国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征收铸币税可以有效地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因扩张货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提高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在对 1997年以来我国发生的汇率超稳定现象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后 ,对铸币税、货币扩张与汇率超稳定所带来的两难选择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结论。
关键词:
铸币税 货币扩张 汇率 超稳定 选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肖梦 贾康
(一)古典社会主义下的财税体制核心是税收以所有权为基础,通过扭曲价格实行隐蔽税收。 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Transition),保证宏观经济的控制和稳定至关重要。否则就会发生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可怕的经济崩溃!而要理解在过渡过程中如何有效保证宏观的稳定,就要回顾一下在传统体制下财政的控制是如何实施的。1985年前的苏联,1979年前的中国,1989年前的越南,在财政体制上都令人吃惊地相似,即实行以国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卿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也得到快速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张。而且,由金融自由化推动的金融市场全球化使全球金融市场的依赖性和相关性日益明显和密切,而金融资本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全球化又成为转轨国家进一步推行金融自由化、推进金融制度变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体系的重要推动因素。以此为背景,本文探讨经济转轨国家金融体制转换与金融稳定和金融效率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转轨经济中的货币乘数波动与货币控制巴曙松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在“九五”期间,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的年增长幅度分别控制在18%和23%左右,这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将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荣华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不仅有国内铸币税收入,还会通过人民币境外流通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而且国内铸币税和国际铸币税是互相影响的。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项目管制搭配下,国际铸币税增加引起国内铸币税减少,国内铸币税增加引起国际铸币税增加;在固定汇率制度与资本项目开放搭配下,国际铸币税增加会引起国内铸币税也增加,国内铸币税增加又会引起国际铸币税增加;在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项目管制搭配下,国际铸币税增加不会引起国内铸币税变化,国内铸币税增加引起国际铸币税也增加;在浮动汇率制度与资本项目开放搭配下,国际铸币税增加对国内铸币税没有影响,但是国内铸币税增加会引起国际铸币税也增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晓欣 张立平
铸币税是指发行货币所得到的收益,既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也包括商业银行发行的存款。中央银行征收铸币税的能力随着货币乘数增加而减弱,而商业银行的征收能力则随货币乘数的增加而增加。铸币税可以分解为通货膨胀税和扣除净出口部分的经济增长税两部分,外汇储备本质上是货币当局向本国人们征收的铸币税。
关键词:
铸币税 经济效应 对外贸易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力
经济转轨时期我国金融风险与金融风险控制①刘力一、关于投资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理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金融风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减少和回避金融风险也成为近期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然而,为了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海棠 邬烨
铸币税作为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收益具有财政和货币的双重意义。文章旨在考察1986年以来影响我国铸币税征收的因素。通过实证分析确认,我国铸币税征收内生于经济转轨时期的财税紧张状况和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财税紧张引致了中央政府的融资需求,财政透支则是影响1994年之前铸币税征收的长期性因素。另外,中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外汇储备不断积累,造成铸币税的大幅度被动征收,经济增长对于降低铸币税征收及通货膨胀风险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铸币税 经济转轨 财税紧张 出口导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磊
本文试从金融体制转轨的角度分析资金这一社会最稀缺资源配置模式的转变所导致的宏观经济波动,同样在此框架内讨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