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8)
2023(8043)
2022(6443)
2021(5739)
2020(4695)
2019(10333)
2018(9521)
2017(18355)
2016(9587)
2015(10176)
2014(9599)
2013(9466)
2012(8374)
2011(7389)
2010(7405)
2009(7158)
2008(5930)
2007(5071)
2006(4380)
2005(3830)
作者
(27837)
(23017)
(22912)
(21498)
(14373)
(11261)
(10237)
(8976)
(8947)
(7883)
(7872)
(7578)
(7210)
(7207)
(7075)
(7052)
(7021)
(6767)
(6601)
(6588)
(5765)
(5581)
(5409)
(5392)
(5194)
(5077)
(4956)
(4934)
(4588)
(4557)
学科
(35812)
经济(35746)
(29525)
管理(27207)
(24885)
金融(24885)
(23400)
企业(23400)
(22080)
银行(22049)
(21414)
中国(17466)
方法(16188)
数学(14960)
数学方法(14887)
(12750)
(11069)
中国金融(11012)
(10465)
业经(9287)
地方(9152)
(9066)
财务(9053)
财务管理(9044)
(8978)
贸易(8968)
(8800)
企业财务(8729)
农业(8286)
(6401)
机构
学院(129111)
大学(128293)
(57179)
经济(56225)
管理(49569)
理学(43903)
理学院(43465)
管理学(42797)
研究(42714)
管理学院(42599)
中国(39144)
(28013)
科学(26132)
(25973)
(25014)
业大(22977)
农业(22433)
中心(22228)
财经(21510)
(21189)
研究所(19736)
(19719)
经济学(18997)
(18033)
金融(17711)
经济学院(17591)
(17498)
(16494)
财经大学(16379)
银行(15932)
基金
项目(94490)
科学(74408)
基金(70803)
(63759)
研究(63519)
国家(63219)
科学基金(54081)
社会(43808)
社会科(41879)
社会科学(41869)
基金项目(38156)
(37209)
自然(35539)
自然科(34803)
自然科学(34791)
自然科学基金(34220)
(31226)
教育(27841)
资助(27733)
编号(23201)
重点(21493)
(21035)
(20690)
(20238)
创新(19706)
国家社会(19224)
科研(18916)
计划(18648)
(18245)
教育部(17348)
期刊
(52740)
经济(52740)
研究(34776)
(28692)
金融(28692)
学报(25114)
(24735)
中国(22261)
科学(21115)
(19209)
大学(18482)
学学(18155)
管理(15707)
农业(15636)
财经(10578)
经济研究(10016)
业经(9185)
(8994)
(8145)
技术(7801)
问题(7159)
业大(6969)
商业(6678)
(6669)
理论(6471)
科技(6255)
农业大学(6132)
教育(6049)
国际(5985)
(5969)
共检索到183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杭州联合银行课题组   张海林  
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排斥对新市民福利产生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金融排斥的存在会削弱新市民社会福利水平。不同的金融排斥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投资排斥和信贷排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更大;风险排斥即新市民的风险偏好则对家庭食品消费水平的影响更大;金融知识对居民家庭福利水平的影响不容忽视,家庭投资行为、风险偏好及借贷行为都离不开金融知识储备。本文认为金融机构应当体现“金融为民”的责任与担当,围绕新市民的生活需求,主动开放加强资源整合、创新思路提供差异化服务,不断优化金融供给,弱化金融排斥的负面影响,提高新市民的福利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军  
所谓金融排斥是一个社会中的一部分人,由于多种原因难以进入主流金融体系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它既是金融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是金融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以经济和金融高度发达的英国为对象,考察其金融排斥的现状,分析产生的原因,总结其解决金融排斥问题的措施方法,为我们避免和弱化金融排斥问题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修华  李乐  谭开通  
利用欧洲晴雨表数据对欧盟成员国金融排斥状况作了比较,发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状况与其金融排斥程度紧密相关。通过梳理金融排斥成因、影响及破解金融排斥的经验,并根据六维模型描述了当前我国存在的金融排斥困境,本文认为加强对金融排斥状况的调查研究,处理好政策引导和市场基础性作用、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金融公平与金融效率、金融机构盈利诉求与社会责任四方面关系并最终构建包容性的金融体系有助于解决我国金融排斥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春霄  贾金荣  
金融排斥问题是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要解决金融排斥问题首先必须对金融排斥的程度进行科学测算。文章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构建了金融排斥指数的测度模型,确定了衡量金融排斥程度的金融服务的深度、金融服务的可得度、金融服务的使用度、金融服务的可负担度等四个维度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省际数据和确定的金融排斥指数测度模型,对我国各省份的金融排斥程度进行了具体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区金融排斥程度普遍较重而且存在巨大差异。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成友  孙涛  
使用2017年江苏和山东两省农户家庭调查数据,通过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M)构建多重处理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农户遭受不同渠道信贷约束对其福利水平的影响是否有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渠道信贷约束对农户福利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正规金融信贷约束使得农户的生产经营性收入、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基本消费支出分别平均降低16.1%、14.2%和17.6%;非正规金融信贷约束使得农户的生产经营性收入、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基本消费支出分别平均降低13.5%、12.1%和14.7%;混合金融信贷约束使得农户的生产经营性收入、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基本消费支出分别平均降低19.1%、16.8%和20.6%。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吕学梁  吴卫星  
基于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经济状况与心态调查"数据,文章构建了金融排斥的代理变量,分析了其对于家庭股票、基金、金融理财产品和保险等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排斥影响了家庭投资决策,对家庭股票和基金投资参与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家庭基金投资深度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吕学梁  吴卫星  
基于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经济状况与心态调查"数据,文章构建了金融排斥的代理变量,分析了其对于家庭股票、基金、金融理财产品和保险等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排斥影响了家庭投资决策,对家庭股票和基金投资参与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家庭基金投资深度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杨皓然  张诚  
近年来,在金融服务覆盖广度和深度不断增长的同时,部分家庭仍面临数字鸿沟和金融排斥问题。本文从微观视角,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对家庭金融排斥的影响。为克服内生性引起的偏误,本文运用面板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有效降低家庭金融排斥概率。进一步分析发现:社会网络显著影响家庭投资类金融排斥,对家庭融资类金融排斥无显著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社会网络通过影响个体金融知识、经济金融信息关注度和投资风险偏好释放家庭金融需求,弥补正规金融发展不足,降低家庭金融排斥概率。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村地区、低教育水平和中低收入家庭金融排斥的缓解效果较为明显。本文研究为理解家庭金融和社会网络理论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同时为政府相关部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拓宽居民融资渠道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芳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从金融排斥的角度展开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状况。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户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农户金融排斥现象多方面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应在惠普理念的指导下,加大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构建多层次的金融结构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宗义  袁亮  刘亦文  
首先,在阐述金融排斥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省际差异研究的问题,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以往对农村金融排斥的研究多从定性角度进行理论阐述或者利用调查问卷进行理论总结。接着,选取1995~2009年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9个省市区的农村金融排斥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我国各地区农村金融排斥的定量表示。最后,利用系统GMM方法建立了29个省市区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指出前一期金融排斥水平、农村人口总数、农村教育水平、地区地理特征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春霄  贾金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献和我国的实际情况都表明我国各省区金融排斥程度状况存在较大的省际差异。为研究金融排斥省际差异的影响因素,文章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人文地理等三个方面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和Tobit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计量结果显示,我国金融排斥程度的省际差异受地区工商业化水平、居民的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住房拥有状况、信息技术水平、地理特征、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显著。根据计量结果,文章提出了要破解金融排斥难题需要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政策要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潇  
从贷款、储蓄、证券和关系4个维度构建金融排斥指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4种类型的金融排斥对中国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证券排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最大,储蓄排斥、贷款排斥和关系排斥的影响依次递减;证券排斥和储蓄排斥对东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冲击较大,贷款排斥和关系排斥对西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较大。指出:高收入地区应注重开发涉农金融产品,低收入地区应保证提供基础信贷;应实施分类瞄准的普惠性金融政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霄  贾金荣  
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金融排斥问题。为研究农户受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陕西省472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户是否受到贷款排斥即受到家庭中是否有成员担任村干部或是否有亲戚朋友在当地金融机构工作、农户家庭的年纯收入、农户家庭务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和户主的文化水平等四个因素的影响;农户是否受到储蓄排斥即受到农户家庭的年纯收入、农户家庭的劳动力数量、农户对金融机构是否信任、农户家庭是否拥有电脑、农户家庭距最近金融机构的距离等五个因素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并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芳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从金融排斥的角度展开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状况。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户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农户金融排斥现象多方面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应在惠普理念的指导下,加大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构建多层次的金融结构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嫄  
从金融渗透度、金融使用度、金融效用度三个维度构建了广西金融排斥综合评价体系,对广西各地金融排斥水平进行了分析。利用空间杜宾分析模型检验了广西城镇化背景下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付能力、交通条件、城镇化率以及教育水平对抑制金融排斥有显著效果。并据此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倾斜、金融政策扶持、增加教育投入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