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2)
2023(16900)
2022(14316)
2021(13109)
2020(11303)
2019(25976)
2018(25421)
2017(48804)
2016(25959)
2015(29048)
2014(28862)
2013(28429)
2012(26154)
2011(23414)
2010(23250)
2009(21933)
2008(21046)
2007(18593)
2006(16007)
2005(14400)
作者
(76618)
(64034)
(63643)
(60391)
(40474)
(30954)
(29214)
(25023)
(24381)
(22535)
(21530)
(21372)
(20187)
(20182)
(20080)
(19900)
(19432)
(18969)
(18653)
(18459)
(15918)
(15695)
(15550)
(14668)
(14599)
(14211)
(14184)
(13983)
(12896)
(12756)
学科
(105258)
经济(105136)
管理(74218)
(73639)
(61514)
企业(61514)
方法(52456)
数学(46472)
数学方法(45943)
(31271)
中国(30362)
(29917)
金融(29914)
(28860)
贸易(28842)
(28087)
(27439)
银行(27378)
(26484)
(26306)
业经(22661)
(21720)
(21216)
财务(21162)
财务管理(21117)
(20993)
地方(20535)
企业财务(20109)
农业(17790)
理论(16960)
机构
大学(372193)
学院(369415)
(156752)
经济(153763)
管理(142167)
研究(124180)
理学(123471)
理学院(122171)
管理学(119988)
管理学院(119351)
中国(99727)
(76451)
科学(75590)
(71826)
(67042)
(62819)
中心(60106)
业大(58269)
财经(58226)
研究所(57393)
农业(53542)
(53409)
(53040)
经济学(49168)
北京(47331)
经济学院(44863)
(44705)
(43840)
财经大学(43701)
师范(43185)
基金
项目(252879)
科学(198370)
基金(186824)
研究(176101)
(165463)
国家(164160)
科学基金(140307)
社会(113222)
社会科(107714)
社会科学(107679)
基金项目(98834)
(97818)
自然(93858)
自然科(91837)
自然科学(91808)
自然科学基金(90200)
(83243)
教育(81143)
资助(77505)
编号(68720)
重点(57301)
(56213)
成果(54391)
(53435)
(53318)
科研(50274)
创新(50061)
教育部(48112)
计划(48028)
国家社会(47717)
期刊
(158390)
经济(158390)
研究(102729)
中国(65827)
学报(64266)
(58617)
(56521)
科学(55480)
管理(50291)
(48644)
金融(48644)
大学(47997)
学学(45794)
农业(38924)
技术(30252)
教育(29680)
财经(28846)
经济研究(27142)
(24766)
业经(24552)
(24008)
国际(23078)
问题(21998)
(21382)
(18227)
统计(17895)
技术经济(17796)
理论(17611)
商业(17075)
世界(16576)
共检索到540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沈军  霍洁怡  江美霓  
依据大国金融发展战略“货币国际化→国际货币权力→国际金融权力”的递进逻辑,本文从网络中心性的视角探讨金融资产投资和贸易地位对国际金融权力的影响。本文借鉴Heep (2014)的研究成果,运用熵值法系统测算了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国际金融权力,结果表明:中国的国际金融权力在波动中上升,2019年中国国际货币权力排名第六,国际金融权力排名第四。本文运用系统GMM方法检验贸易地位和总体及分类金融资产发行国地位对该国或地区国际货币权力的影响,并进一步延伸分析金融资产投资和贸易地位与国际金融权力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第一,贸易和金融资产投资网络中心性的提高有助于提升一国或地区的货币权力,且一国或地区长期债券投资网络中心性对一国或地区的国际货币权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贸易网络中心性对国际金融权力有非线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贸易网络中心性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一国或地区的国际金融权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谢晓光  周帅  
在中国新一届政府进行外交大战略布局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上强调建设包容性国际金融体系,这对迟滞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需要对货币权力、国家间货币关系的演变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通过国际货币权力的结构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中国金融外交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演变,为中国将国家实力转化成货币权力及建设包容性国际金融体系带来有益的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瑞晶  
数字金融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但数字金融发展仍存在区域不平衡问题。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以及网络中心性的调节效应,并使用我国2011—2020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有利于提高区域创新水平;(2)数字金融网络中心性对其促进区域创新的效果存在正向调节作用;(3)数字金融网络中心性的调节效应体现出区域差异,处在经纪人板块以及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网络中心性的正向调节效应更显著,而在资源溢出板块则表现为负向调节效应。研究对于完善数字金融差序发展格局,实现数字金融的创新激励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江会  吴仲  
基于复杂网络"中心度"测算模型,并根据世界500强企业中114家金融类跨国公司在全球金融网络体系中78个节点城市设立办公点和分支机构的数据,推算了上海在全球金融网络体系中的"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在全球金融网络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与顶级节点城市相比较还存在不少差距。总部级金融机构数量较少且金融机构的跨国指数不高、国际金融资产和业务量相对不足,是导致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我国金融体制框架的一些基本构成要素与国际准则的兼容性不够、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度不高,是导致上海在全球金融网络体系中的"中心度"无法与顶级节点城市媲美的更深层次原因。因此,推进金融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具有包容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康康  顾永昆  罗成  
国际货币是主权国家货币发展的结果,其权力来源于国家权力、国际市场和国际关系。随着国家与市场这一复杂网络的连续变化,从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不均衡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动态变化中,必然形成非对称性相互依赖,由此成为国际货币权力的起源。国际货币权力结构是国际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相互作用以及实现自我重塑能力的权力结构体系。国际货币权力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一个有序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权力的实现途径亦同样需要。国际货币权力的市场运行机制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地强制施加影响于国际货币本身的权力机制;另一类是间接与国际货币相关且有助于塑造国际货币体系的权力机制。从国际货币权力运用角度看,国际货币权力的实现途径包括实施货币操控、利用货币依赖和实施体系破坏等三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大庆  
货币权力指各国在货币事务上独立决策并对其他国家实施影响的能力,包括自治力和影响力两个部分。由于中心国家的货币权力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中越来越大,致使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日益显著。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拥有空前的货币权力,这常被称为"美元霸权",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海啸没有改变美元的霸权地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贺瑛  
GFCI是全球最具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指标指数。近年来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一直备受各界尤其是国际金融界的关注。最新GFCI排名显示:上海依然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之一,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得到长足发展,还需经历艰辛的努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晓  
中美贸易争端的爆发不仅暴露出中国的美国认知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也使人思考特朗普恣意妄为的"美国优先"行为的深层次背景。本文认为,美国现阶段与他国的争端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争端有着强大的金融和货币优势支撑。长期以来"美国衰落论"仅热衷于关注美国衰落的话题本身,而对其经济结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经济影响尤其是美国核心利益的变化熟视无睹。19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结构的日益金融化产生了两个重要的国际影响:一是美元体系的形成与强化,二是以美国科技创新与制造业产业转移为代表的全球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特朗普发动贸易保护主义行动的重要背景或者保障。其中,美元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20世纪世界经济最为核心的变化,使得美国构建了一个与以往霸权国家全然不同的世界控制体系,对世界的剥削与控制不仅更加隐秘,重要的是还更改了人类长久以来的金融逻辑,即将"债权人逻辑"更改为"债务人逻辑"。此乃当今美国所有国际经济行为的重要基础。"债务人逻辑"的实施主要是依靠美元体系来实现的,该体系的核心利益就在于,维护一个允许它可以坚守"债务人逻辑"、大量举债而不受其他任何国家约束的国际货币秩序。本文在探讨美元体系的金融逻辑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本质与全球性权力,并提出了中国应对中美贸易争端与未来发展的总体战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南  李建军  
本文利用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在系统界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内涵的基础上,依据统计资料和问卷调查结果,对国际金融危机前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状况和国际金融危机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加工贸易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升级态势,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微笑贫困陷阱"境况。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本土加工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吸收能力较低等实际情况,使我国加工贸易进一步升级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从宏观、中观的角度探讨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所需的国家、区域以及产业环境的培育措施,同时从加工贸易企业的微观竞争优势培育角度提出了对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单汨源  龙腾  张人龙  
互联网金融情境下的品牌延伸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结合传统品牌延伸因素与互联网金融背景构建了互联网金融品牌延伸理论模型,并对从支付宝到余额宝与存金宝的品牌延伸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探究互联网金融品牌延伸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母品牌态度能被转移到延伸产品上,正向影响品牌延伸评价,同时品牌信任和母品牌与延伸产品间的感知契合度显著正向影响品牌延伸评价;在互联网金融情境下,用户的感知联结度正向影响品牌延伸评价,母品牌态度显著正向影响用户品牌信任、感知契合度和感知联结度。研究成果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了策略借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万新  
文章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使美元面临重大挑战。文章分析了危机中美元仍维持主要储备货币地位的原因,主要包括大量黄金储备的支撑作用、美国金融市场对全球资金的吸引、主要竞争对手未成熟完善、回复(改良的)金本位并不可行等。最后,文章展望了美国货币政策走向和美元汇率行情,以及相关货币与美元的关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晓燕  于晓宁  
本文从国际金融投资视角构建了21种货币1993—2016年的货币国际化指标,通过理论建模分析其驱动因素,并采用混合组均值法估计的动态异质性面板模型检验各驱动因素的长短期效应。研究发现:短期内货币国际化与汇率波动、经济规模正相关;长期来看,汇率波动表现为抑制作用,即汇率波动在短期为交易者提供高抛低吸的套利机会使其增加投资,但在长期会打击交易者的信心。长期驱动因素还包括货币资产收益、以金融市场发展和资本管制衡量的交易成本和经济基本面。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长短期路径设计中,短期内发展经济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最具成效的方式,而长期可以通过提高资产收益吸引投资,同时防范汇率大幅波动,谨慎处理金融市场发展和资本开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永琦  刘韧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实现是货币具有生命力的内生性前提条件,能否广泛地独立承担起价值尺度的职能是数字货币成为货币的重要条件。货币划分为社区货币、国家货币、国际货币和世界货币这四个层面,层面越高的货币其信用实现条件和支撑基础越复杂,不同层面数字货币的货币权力也有着不同表现。由于数字货币的币值稳定、信用载体和供给非中心化三者之间"不可能三角形"的存在,未来的国家和国际层面数字货币的供给形式一定是中心化的。社区层面的数字货币属于非主权货币,其难以取代和超越法定数字货币的货币权力。国际层面的非法定数字货币,具有超主权和非主权两面的属性,其必然与主权货币抑或法定数字货币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剧烈竞争,并具有法定化的宿命。虽然存在技术道德中性,但使用和掌握技术的行为主体具有道德非中性。所以,国家层面的法定数字货币比私人数字货币更具信用竞争优势,更容易解决"可信用"货币的问题,将在未来数字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还会成为主权国家维护货币权力的重要方式,也会带来新型的国际货币竞争以及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一定的冲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薛海波  
从结构嵌入视角切入,以一文化品牌社群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对网络中心性、品牌社群融入和社群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做了探究。结果表明:网络中心性对社群成员的品牌社群融入和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品牌社群融入对3个反映品牌社群个体层面的绩效指标,即品牌社群认同、自我品牌关联和品牌忠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社群绩效指标之间,品牌社群认同、自我品牌关联与品牌忠诚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品牌社群认同经由自我品牌关联对品牌忠诚施加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煊  王国顺  毕小萍  
在大量的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把知识创新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网络中心性、知识创新能力与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并得到了一些结论:网络中心性的程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均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创新能力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知识创新能力在网络中心性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