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1)
2023(13744)
2022(11522)
2021(10619)
2020(8766)
2019(19664)
2018(18841)
2017(36592)
2016(19719)
2015(21700)
2014(21373)
2013(20829)
2012(19528)
2011(17493)
2010(17711)
2009(16728)
2008(15585)
2007(13966)
2006(12656)
2005(11569)
作者
(53221)
(44788)
(43877)
(42204)
(28169)
(21372)
(20043)
(17099)
(16876)
(16010)
(15118)
(14792)
(14165)
(14082)
(13938)
(13633)
(12940)
(12938)
(12894)
(12861)
(11079)
(10731)
(10695)
(10173)
(10065)
(9889)
(9833)
(9802)
(8867)
(8750)
学科
(72390)
经济(72273)
管理(61628)
(58808)
(46367)
企业(46367)
(27787)
金融(27782)
中国(27343)
(26624)
(26481)
(26317)
银行(26309)
(25440)
方法(25415)
(22976)
数学(22265)
数学方法(21970)
地方(21034)
业经(19023)
农业(18443)
(15857)
财务(15812)
财务管理(15782)
企业财务(14988)
(14712)
环境(14446)
(14092)
贸易(14077)
(13712)
机构
学院(266899)
大学(262682)
(113563)
经济(110968)
管理(100281)
研究(90153)
理学(85143)
理学院(84190)
管理学(82902)
管理学院(82385)
中国(75718)
(59592)
(53696)
科学(51316)
财经(45002)
中心(44157)
(43711)
(42721)
(42152)
(40652)
研究所(38988)
业大(36014)
经济学(35814)
(34840)
师范(34576)
(34112)
北京(33301)
(33135)
财经大学(33114)
经济学院(32309)
基金
项目(175745)
科学(139624)
研究(134270)
基金(127333)
(108572)
国家(107577)
科学基金(93646)
社会(86851)
社会科(82394)
社会科学(82375)
(71590)
基金项目(67044)
教育(60934)
自然(57777)
(57451)
自然科(56395)
自然科学(56383)
自然科学基金(55374)
编号(55135)
资助(50901)
成果(45410)
重点(39662)
(39182)
(38927)
课题(38736)
(38664)
(37250)
国家社会(35838)
(35203)
创新(34897)
期刊
(130972)
经济(130972)
研究(84758)
中国(59362)
(47428)
(43381)
金融(43381)
(40610)
管理(37641)
学报(36262)
科学(34718)
教育(29379)
大学(29051)
学学(27418)
农业(26481)
财经(22481)
技术(21913)
业经(21681)
经济研究(20183)
(19280)
问题(17028)
(13871)
(13182)
理论(12900)
现代(12445)
(12417)
国际(12165)
资源(12005)
技术经济(11591)
实践(11530)
共检索到421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来喜  殷笑晗  刘艺娃  金俐含  
改革开放后,河南省金融体系涉农力度不断增强,脱贫效应显著,但目前各贫困地区金融抑制现象还较为严重。滞后的金融服务体系不仅会降低其贫困减缓效应,也会阻碍贫困人口自我发展和主动脱贫能力的提升。因此,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河南省脱贫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和对策,对于河南省今后金融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银娥  张德伟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量县域金融、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对多维贫困减缓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县域金融发展对多维贫困减缓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同时存在,且直接作用强于间接作用;经济增长效应强于收入分配效应;对消费贫困的影响大于医疗贫困与教育贫困。因此,应提高贫困县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县域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创新县域金融服务产品与模式,加速推进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此促进县域金融发展,减缓多维贫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士兵  刘多晨曦  覃文  姜娇阳  
文章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减缓家庭相对贫困。这一结论在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其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存在异质性,减缓效应在中部地区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更为突出。最后,居民金融市场参与意愿的提升是数字普惠金融减缓家庭相对贫困的重要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慧敏  罗庆  李小建  高更和  
通过借鉴MPI方法,使用河南省淅川县146户被调查农户的教育、健康、生活水平3个维度的7个指标数据对农户多维贫困进行测量。样本中,农户多维贫困特征明显,有较大比例的农户处于收入维度之外的多维贫困状态,房屋结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医疗支出为家庭主要的致贫因素。此外,从个体、家庭、村庄等方面对农户处于多维贫困状态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学生数量、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村庄水利设施状况、村庄到县城的距离6个影响因子均对农户处于多维贫困状况具有显著影响。最后,针对被调查农户多维贫困程度,扶贫措施应将家户健康、教育维度的因素考虑在内,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逐步提高农户生活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史博丽  齐顾波  燕艳华  史玉丁  
[目的]本文以乡土文化的视角切入,通过分析扶贫资源下移过程中存在的第一书记制度嵌入受阻、村民自治组织信任危机以及资源下移的目标偏离等问题,以厘清扶贫干预工作中的文化遭遇及深层逻辑。[方法]运用实地调研、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分析扶贫资源下移过程中的问题及背后机理。[结果]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乡村社会有着自身传统社会的运行逻辑,这与现代社会运行体系下的精准扶贫思路有着较大差异,冲突与弥合纵贯精准扶贫全过程。扶贫干预遭遇的困境背后是精准扶贫本身数据精准思维与乡土社会文化的冲击和碰撞,正是乡土社会隐藏下的农村逻辑干扰着扶贫的顺利进行。熟人社会背景下的利益抱团、建立在私人道德上的差序格局以及村庄治理中呈现的无为政治,这些本土化的乡土逻辑干扰着扶贫资源的下移和村庄治理的合规。[结论]扶贫过程中应积极赋权于驻村工作队,加强精准扶贫具体政策的有效传达等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国强  方相林  
探讨了“九五”期间扶贫开发的战略选择、开发重点与对策。结合河南实际,提出了开放式扶贫方针,以开放促开发,实行三带、三促、三结合、两个主攻方向的战略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对外开放,加强劳务输出,搞好计划生育,缓解人地矛盾等是“九五”期间扶贫开发的重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振军  于丽红  
文章利用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构建地理权重矩阵、经济权重矩阵和嵌套权重矩阵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从数字普惠金融角度深入探究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空间分布特征及减贫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多维贫困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即越贫困的地区其集聚效应越显著;虽然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对医疗贫困的减贫效应相对较弱;东、中、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均对农村多维贫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和空间关联性,但对东部地区整体减贫效果弱于其他地区;从空间溢出效应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其他相关联省份的减贫起到了间接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梁榜  
基于2005—2017年的中国县域和地区面板数据,考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推广对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贫困减缓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地区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收入分配的改善效应,但该缩小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欠发达地区收入分配的改善效应更明显,体现出普惠性特征。从作用机制来看,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县域农村居民贫困减缓,进一步地,中介效应分析结果也显示,促进农村地区贫困减缓是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传导机制,且相比而言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农村贫困减缓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秋萍  胡宗义  刘亦文  
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72015年的数据,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的贫困减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加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判断,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程度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并表现出显著的单一门槛特征。在跨越门槛值之前,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跨越门槛值之后,贫困减缓效应随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所减弱,体现了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整体而言,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普惠金融发展减贫效应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区域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永奇  
发挥农业生产优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低碳农业不仅是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目标的需要。本文在对河南省自然环境及农业碳排放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林—牧—加"复合低碳农业模式、丘陵山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和城郊农业观光休闲模式三种模式及相应的减排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苟灵生  刘儒  
在治理相对贫困问题的过程中,教育支出的作用值得探讨。文章通过我国2005—2019年的相关面板数据,提出检验财政教育支出与减缓贫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测算了教育支出对贫困的影响特征及通过空间传导机制所衍生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教育支出对减缓贫困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在电子商务和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的减贫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石新  葛芳婷  
数字金融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本文采用2017年CHFS数据库,在借鉴相关研究得出家庭数字金融使用指标值的基础上,考察数字金融使用与家庭贫困之间基本关系,检验城乡差异和有无补助两方面异质性对二者关系的影响,通过机理分析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使用显著减缓家庭贫困,且在农村和无政府补助的家庭中两者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数字金融使用间接通过减缓信贷约束、增加创业概率和提高风险管理来减缓家庭贫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智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贫困的地域分布和特征呈现出新的格局,经济发展的减贫效应弱化及"滴漏"式扶贫思路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扶贫工作的要求,导致减贫速度放缓、贫困人口再次增加的因素等也应纳入贫困机理的范畴进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