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5)
- 2023(15725)
- 2022(13546)
- 2021(12703)
- 2020(10770)
- 2019(24719)
- 2018(24454)
- 2017(47439)
- 2016(25841)
- 2015(29212)
- 2014(29109)
- 2013(28549)
- 2012(26521)
- 2011(23744)
- 2010(24132)
- 2009(22890)
- 2008(22014)
- 2007(19596)
- 2006(17376)
- 2005(15756)
- 学科
- 济(98259)
- 经济(98103)
- 管理(80566)
- 业(74538)
- 企(64363)
- 企业(64363)
- 方法(43716)
- 数学(36973)
- 数学方法(36487)
- 财(33082)
- 中国(31318)
- 融(29860)
- 金融(29857)
- 银(27934)
- 银行(27888)
- 行(26819)
- 制(26036)
- 农(25613)
- 业经(23321)
- 学(21252)
- 务(20719)
- 财务(20643)
- 财务管理(20591)
- 地方(20501)
- 企业财务(19646)
- 贸(19072)
- 贸易(19057)
- 易(18587)
- 理论(18268)
- 体(17306)
- 机构
- 大学(366358)
- 学院(361989)
- 济(145060)
- 管理(141901)
- 经济(141718)
- 理学(121871)
- 研究(120788)
- 理学院(120537)
- 管理学(118499)
- 管理学院(117839)
- 中国(96864)
- 京(78098)
- 财(73497)
- 科学(71940)
- 所(60359)
- 财经(57369)
- 中心(56453)
- 农(55185)
- 研究所(54303)
- 江(53508)
- 经(52034)
- 业大(51197)
- 北京(49741)
- 范(46640)
- 师范(46202)
- 经济学(44341)
- 州(43750)
- 院(43697)
- 农业(42872)
- 财经大学(42802)
- 基金
- 项目(240481)
- 科学(188743)
- 研究(178523)
- 基金(174828)
- 家(150965)
- 国家(149696)
- 科学基金(128749)
- 社会(112337)
- 社会科(106509)
- 社会科学(106481)
- 省(92473)
- 基金项目(92222)
- 自然(82364)
- 教育(81616)
- 自然科(80428)
- 自然科学(80411)
- 自然科学基金(78952)
- 划(77746)
- 编号(72915)
- 资助(72627)
- 成果(61173)
- 部(53779)
- 重点(53392)
- 发(50292)
- 课题(50248)
- 创(49856)
- 制(47230)
- 教育部(46627)
- 创新(46564)
- 国家社会(46225)
- 期刊
- 济(161509)
- 经济(161509)
- 研究(112497)
- 中国(72618)
- 财(58339)
- 学报(56055)
- 管理(53087)
- 农(50813)
- 科学(50558)
- 融(46280)
- 金融(46280)
- 大学(43488)
- 教育(41246)
- 学学(40740)
- 农业(34342)
- 技术(30137)
- 财经(28903)
- 经济研究(24895)
- 经(24597)
- 业经(24264)
- 问题(20642)
- 理论(18988)
- 图书(18312)
- 业(17482)
- 实践(17281)
- 践(17281)
- 贸(17211)
- 技术经济(16773)
- 版(16648)
- 科技(16580)
共检索到549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广众
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抑制中政府收益问题的分析 ,指出在实行金融抑制政策中 ,政府获得大量的隐性收益。通过估算 ,这一收益大致为国内生产总值的 0 .71 %以及各项税收收入总和的 6%。本文还通过国际比较指出 ,相对于周边发展中国家而言 ,我国政府在实现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其预算平衡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关键词:
金融抑制 利率市场化 政府财政 政府收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冰洋 毛捷
中国经济运行的两个典型特征是经济增长依赖政府投资,金融抑制普遍存在。本文认为政府投资之所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原因就在于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导致企业融资能力受到限制以及经济不景气时经典货币政策作用有限,促使政府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力量。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命题:金融抑制是形成政府投资依赖的重要成因。理论模型和多维度的经验分析得到的研究结果均支持上述命题。改革金融体制、缓解私人部门面临的多重金融约束,将有利于降低中国经济增长对政府投资的依赖,并且也会产生诸多具有正外部性的结果。
关键词:
金融抑制 政府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嘉 李顺鹏 黄焕忠 顾向阳
对好氧剩余污泥重金属生物沥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丽华污泥(取自常州丽华污水处理厂)和城东污泥(苏州城东污水处理厂)及其上清液对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生长及Fe2+氧化作用均具有强烈抑制作用,而乙酸和丙酸是引起上述抑制作用的主要因子。采用不同固体含量污泥悬液进行模拟培养试验,结果证明污泥中的乙酸和丙酸主要来源于浓缩池内污泥有机质的厌氧分解。在污泥生物沥滤过程中,乙酸和丙酸的存在对Zn的溶出效率没有不利影响,但污泥的酸化速率显著下降,丽华污泥和城东污泥中Cu的沥滤时间分别比对照延长6 d和2 d,严重影响生物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宇峰 贵斌威
本文基于金融抑制的财政理论对金融抑制、政府财政和金融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分析。当正规财政税收体系不完善时,金融抑制可以为政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维持政府的财政平衡和正常运行。政府在放松金融抑制、推进金融体制市场化的时候面临着自身利益的再平衡,严格的财政和金融纪律意味着政府不能再通过金融抑制随意获取隐性财政收入。因此,政府财政是否能够维持平衡构成了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本文全面分析了金融抑制租金的四种类型:传统铸币税、利差型铸币税、金融抑制税和隐性铸币税,并对其进行分别估算。结果表明,金融抑制为政府财政提供了巨大的支持,金融抑制租金的平均规模相当于历年GDP的12.83%、...
关键词:
金融抑制租金 政府财政 金融改革 铸币税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詹知巡 许月丽
放眼全世界,在一国出现经济转型时,政府必然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其政策工具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如若对国内外形势判断出错,经济转型就很难成功。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供给侧改革"的经济转型期,政府更应该合理地利用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本文旨以战后美国为例,为中国政府度过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期提供更多国际经验。本文研究发现政策工具使用要与时俱进,国内稳定的政治条件,特别是供给侧与需求侧工具的科学平衡都是成功度过经济"软着陆"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政策工具 经济转型 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贺元
地方政府在博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强烈的利益需求参与博士研究生教育事务。这种利益需求有其积极性的一面,也有其非理性的一面。考量利弊,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不能忽视地方政府利益需求的非理性。为此,应重视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地方政府要正确认识博士研究生的教育理念、正确发挥其在博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职能,同时还要建立科学公平的博士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利益需求 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冕 鲁耀斌
以IS成功模式为理论基础,提出一个从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两方面分析移动服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模型,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寻找移动服务持续使用的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探讨将移动服务的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作为促进因素,将信息强制性和隐私安全作为抑制因素,其对于移动服务用户的满意水平和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平衡影响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素梅
国外学者对金融抑制问题的研究,尤其是麦金农和肖提出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和货币金融理论的重大突破。国内学者对金融抑制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他们着重论证了农村金融抑制的表现、类型、原因及对策等。
关键词:
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 研究综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大伟 夏延斌
在脱水黄花菜加工过程中,非酶促褐变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明非酶促褐变的抑制条件,以鲜黄花菜为材料,通过对氨基酸、维生素C及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测定,分析了它们在脱水加工过程中对非酶促褐变的影响.同时以抑制剂种类、浸泡液质量分数及浸泡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将原料在灭酶前用2%的食用柠檬酸溶液浸泡45min为抑制非酶促褐变的最佳工艺条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建发 陈文川 张津津 张国清
文章基于2009-2018年289个地级市数据样本,结合"烙印理论",考察了金融官员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具体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相对于非金融官员,金融官员能显著地抑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表现为"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巡视未覆盖地区、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越佳和制度环境越好时,金融官员抑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效果越明显。文章实证分析了官员的金融经历对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作用机理及具体效应,有效地诠释了"金融副省长现象",为金融干部队伍建设和金融监管提供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支持,也为现阶段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悦蘅 杨海涛 黄韬
农民工权益保护是中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命题之一。文章从政府间博弈的角度对农民工权益保护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二是输入地政府与输出地政府的博弈。最后,文章提出了解决该命题的基本方案,即构建良性互动的政府间关系,其中,中央政府着眼于构建宏观层面的法律框架,而输入地政府和输出地政府尽可能采取"合作博弈"策略,这样才能构建良性互动的政府间关系。唯有如此,"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难题才有可能被破解,也才能推动中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合法权益 博弈分析 政府间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亮 宋国学
本文通过探讨目标各异的多种角色参与的预算过程 ,指出预算过程是一种博弈过程 ,在此过程中代表各方利益的参与者为取得支出优先权展开竞争。本文主要对各支出部门之间、政府预算部门与支出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在预算决策中的竞争博弈行为进行分析 ,提出完善预算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预算过程 博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天津社会科学院“抑制通货膨胀过程中地方政府作用问题研究”课题组
一、地方政府的行为与通货膨胀 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三项: 其一,资源配置功能,即政府有责任和能力去搞一些公共工程,如煤气、水、电、交通运输等,为企业和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同时,应该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保护竞争和防止垄断的形成。 其二,收入分配功能,即政府应利用税收和转移支付进行收入的再分配,从而缩小收入差别,求得社会公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天齐
一、问题的提出本文拟就从过程的无限重复这个视角分析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返本销售、传销、养老保险金的挪用、部分经济主体削尖脑袋以求钻入三角债的原因、单位押金的合理使用等经济现象。这类经济现象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利用或制造行为的无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吕江林 王庆皓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成本收益理论模型来研究政府救市对经济产生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论证金融危机中政府是否应当救市。研究表明,金融危机中政府在进行是否救市的抉择时,应当综合考虑救市对一国的经济增长、金融机构破产损失、金融中介功能、财政成本、通货膨胀成本和道德风险等因素的影响,比较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这两者的强弱。如果经济可持续地恢复良好状况、金融机构破产成本较高且金融中介的有效性比较重要,那么政府就应当救市;相反如果救市难以恢复经济增长、救市的财政成本过大、通货膨胀压力较大且道德风险成本较高,政府就不应救市。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府救市 成本收益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