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6)
- 2023(16641)
- 2022(14041)
- 2021(13043)
- 2020(11104)
- 2019(25402)
- 2018(24998)
- 2017(48791)
- 2016(26092)
- 2015(29319)
- 2014(29037)
- 2013(28887)
- 2012(26221)
- 2011(23379)
- 2010(23748)
- 2009(22660)
- 2008(21828)
- 2007(19575)
- 2006(17490)
- 2005(15928)
- 学科
- 济(107437)
- 经济(107275)
- 业(101413)
- 管理(93601)
- 企(91561)
- 企业(91561)
- 方法(46844)
- 数学(37046)
- 数学方法(36681)
- 财(36293)
- 业经(34442)
- 农(33631)
- 中国(31103)
- 融(28715)
- 金融(28712)
- 制(28334)
- 银(27508)
- 银行(27471)
- 行(26464)
- 务(26019)
- 财务(25946)
- 财务管理(25911)
- 企业财务(24622)
- 农业(23605)
- 地方(20975)
- 技术(20870)
- 理论(20783)
- 体(19964)
- 和(19315)
- 划(18396)
- 机构
- 学院(374211)
- 大学(371517)
- 管理(153976)
- 济(153600)
- 经济(150341)
- 理学(132311)
- 理学院(131004)
- 管理学(129132)
- 管理学院(128453)
- 研究(118068)
- 中国(97149)
- 京(78475)
- 财(76416)
- 科学(69183)
- 财经(60223)
- 农(58770)
- 所(57956)
- 江(55943)
- 中心(55174)
- 经(54595)
- 业大(52921)
- 研究所(51956)
- 北京(49458)
- 经济学(45871)
- 农业(45649)
- 州(45296)
- 财经大学(44636)
- 范(44634)
- 师范(44258)
- 院(42621)
- 基金
- 项目(246063)
- 科学(195394)
- 研究(184264)
- 基金(180027)
- 家(154178)
- 国家(152784)
- 科学基金(133863)
- 社会(117607)
- 社会科(111514)
- 社会科学(111487)
- 省(96177)
- 基金项目(95687)
- 自然(85773)
- 自然科(83798)
- 自然科学(83781)
- 教育(83510)
- 自然科学基金(82334)
- 划(79209)
- 编号(75639)
- 资助(73773)
- 成果(61230)
- 部(54648)
- 重点(54004)
- 创(53393)
- 发(51760)
- 课题(50983)
- 制(49596)
- 创新(49184)
- 国家社会(48122)
- 教育部(47642)
- 期刊
- 济(174248)
- 经济(174248)
- 研究(113505)
- 中国(72234)
- 财(62224)
- 管理(61097)
- 农(55232)
- 学报(52117)
- 科学(50291)
- 融(46400)
- 金融(46400)
- 大学(41005)
- 学学(38867)
- 农业(37272)
- 教育(36829)
- 技术(32987)
- 财经(30342)
- 业经(30159)
- 经济研究(26474)
- 经(25912)
- 问题(22286)
- 业(20622)
- 技术经济(19633)
- 理论(18834)
- 现代(18651)
- 财会(17918)
- 商业(17180)
- 科技(17081)
- 实践(16934)
- 践(16934)
共检索到561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春超 赖艳
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研究金融抑制对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抑制对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运营资本中非正规金融融资比例,降低了正规金融融资比例。对非正规金融融资组成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金融抑制显著提高了非正规金融中商业信用以及非正式民间借贷比例。分样本分析结果显示,金融抑制具有"所有制歧视"特征,其中拥有外资、国企成分的企业在融资渠道选择上不受金融抑制影响;此外,金融抑制导致正规金融融资成本上升,使得企业选择非正规金融
关键词:
金融抑制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春超 赖艳
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研究金融抑制对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抑制对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运营资本中非正规金融融资比例,降低了正规金融融资比例。对非正规金融融资组成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金融抑制显著提高了非正规金融中商业信用以及非正式民间借贷比例。分样本分析结果显示,金融抑制具有"所有制歧视"特征,其中拥有外资、国企成分的企业在融资渠道选择上不受金融抑制影响;此外,金融抑制导致正规金融融资成本上升,使得企业选择非正规金融渠道进行融资,其中大型企业趋向于选择非正规金融中的商业信用进行融资,小型企业选择非正规金融中的民间信贷进行融资,中型企业则是选择两种融资渠道,这体现了金融抑制的"规模歧视"特征。
关键词:
金融抑制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鹏翼 李善民
一、金融抑制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20世纪70年代初,以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以发展中国家为样本,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肖和麦金农认为,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的—个共同特征,金融抑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鹏翼 李善民
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其在创造社会财富、提供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然而,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需要认真对待。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缺口 信贷分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本文实证分析了中国政府的金融抑制政策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市场上的利率管制、价格和数量歧视导致了企业过度负债、逆向选择、寻租等现象,浪费了信贷资源;资本市场的行政管制则增加企业直接融资成本,损害投资者利益,弱化企业外部治理机制。两类市场抑制还直接阻碍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这些结论基本支持金融抑制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满 徐晨阳
本文研究金融错配下融资约束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这一研究不但能够探究金融错配对融资约束抑制过度投资作用的影响,而且能够理顺融资约束、债务融资以及过度投资的内在关联。本文以2011-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融资约束能抑制过度投资,企业的金融错配程度能够影响债务融资的市场治理属性的发挥,进而影响融资约束对过度投资抑制作用的大小。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非国有企业的金融错配度能够减弱融资约束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而国有企业中,中央和市级国有企业金融错配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金融错配 融资约束 债务融资 过度投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尚蔚 李肖林
该文从实证角度,分析金融抑制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在对相关文献和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采集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相关衡量指标,对金融抑制和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因果检验对金融抑制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当前我国仍存在较强的金融抑制,金融环境尚需优化;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弱;金融抑制与企业融资能力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着明显的协整关系;造成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抑制;放开金融管制、促进金融深化,方能激发金融活力,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关键词:
金融抑制 中小企业 融资能力 协整检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霞 王蕾
以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高技术企业面板数据为依据,实证考察了金融抑制、融资约束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抑制与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提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作用受到金融抑制的影响,即金融抑制加剧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负向影响。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融资约束的部分中介效应。此外,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存在基于金融抑制的门槛效应,即在不同的金融抑制门槛区间,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冬梅 石婷婷
2017年2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修订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坚持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导向,引导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实体经济,避免经济“脱实向虚”。本文以2013-2020年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检验了2017年再融资政策调整对于新规实施之后有再融资行为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2017年再融资新规显著抑制了有再融资行为上市公司的金融化,但再融资新规只能在企业进行再融资时有短期的抑制作用,且对民营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国有企业,这一结论对更好治理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之博 赵岳
本文运用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和横截面Tobit模型,检验了企业规模对融资来源的影响。我们发现,企业规模越小,不仅银行融资占其总资产的比重越小,而且银行融资相对于股权融资的比例越小。与股权融资相比,银行融资对小企业更加抑制。不同于传统文献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由其自身因素所致,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小企业受到的融资抑制也与它们所处环境的宏观金融体系相关。
关键词:
企业规模 融资来源 Tobit模型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杨树林 黄海沧
比较国际上两种主要融资制度绩效,实证分析我国的融资制度,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扭曲,距离真正市场化有差距,成因在于融资制度本身的内部结构缺陷和外部宏观环境改革滞后,根源在于银企都不是真正的融资主体,导致企业融资行为出现变异。鉴于融资制度同企业融资行为模式存在内生一致性,推进政府的经济、金融制度改革,实现企业融资行为的合理回归,使之朝着以银行中介为主的融资模式向以股票市场股权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转换,才是中国企业融资行为模式的理性选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谢婷婷 张倩
推动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处理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漂绿”风险,金融科技利用科技手段来识别“漂绿”行为,或将成为抑制企业“漂绿”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2015—2020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金融科技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企业的“漂绿”行为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外能够缓解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对内可以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以此路径抑制了企业“漂绿”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重污染行业、媒体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以及市场化进程较慢的地区,金融科技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抑制效果更好。因此,在推动绿色金融平稳运行的过程中,应加强与金融科技业务的有效融合,处理好绿色转型过程中的金融风险,督促企业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敏芳 徐莉萍
分析了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使用国泰君安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认为民营企业具有显著的逆经济周期的特性,经济萧条时民营企业较容易获取银行贷款,金融抑制对民营企业的影响较小。相反,经济繁荣时银行会更多地把资金贷给国有企业。同时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民营企业的规模大小和盈利能力对融资能力有很大影响,研究结论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抑制 民营企业 债务融资 经济周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敏芳 徐莉萍
分析了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使用国泰君安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认为民营企业具有显著的逆经济周期的特性,经济萧条时民营企业较容易获取银行贷款,金融抑制对民营企业的影响较小。相反,经济繁荣时银行会更多地把资金贷给国有企业。同时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民营企业的规模大小和盈利能力对融资能力有很大影响,研究结论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抑制 民营企业 债务融资 经济周期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邓可斌 林映丹
现有研究大量关注融资约束对企业的负面作用,而对于融资约束是否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未有一致认识。针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与生产效率方面存在的"关系"问题,将企业研发投资行为与生产效率引入企业生产函数。构建动态理论模型,推导融资约束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的提升之间可能存在U型关系或是正相关关系的竞争性假设。然后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0-2011年数据的实证研究支持了正相关关系的假说,而否定了U型关系假说。且无论在金融危机前,还是在金融危机后,这一正相关关系都没有显著变化。这说明企业融资越困难越珍惜来之
关键词:
融资约束 生产效率 资源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