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5)
- 2023(14745)
- 2022(12378)
- 2021(11291)
- 2020(9288)
- 2019(20598)
- 2018(20103)
- 2017(38145)
- 2016(20264)
- 2015(22460)
- 2014(21853)
- 2013(21613)
- 2012(20228)
- 2011(18380)
- 2010(19085)
- 2009(18235)
- 2008(17314)
- 2007(16092)
- 2006(14585)
- 2005(13648)
- 学科
- 济(85045)
- 经济(84927)
- 业(74551)
- 管理(62638)
- 企(51693)
- 企业(51693)
- 农(48104)
- 中国(32849)
- 农业(32327)
- 融(28064)
- 金融(28061)
- 银(27042)
- 银行(27023)
- 行(26221)
- 业经(25800)
- 地方(25330)
- 制(24990)
- 财(24191)
- 方法(23986)
- 技术(21009)
- 数学(20014)
- 数学方法(19849)
- 体(16955)
- 发(15446)
- 贸(14773)
- 贸易(14752)
- 易(14305)
- 务(14265)
- 财务(14228)
- 财务管理(14190)
- 机构
- 学院(284860)
- 大学(278095)
- 济(125281)
- 经济(122674)
- 管理(109326)
- 研究(100124)
- 理学(92287)
- 理学院(91349)
- 管理学(90177)
- 管理学院(89635)
- 中国(84522)
- 财(60414)
- 农(59579)
- 京(58554)
- 科学(55484)
- 所(49550)
- 中心(48246)
- 江(46920)
- 财经(45356)
- 农业(44886)
- 研究所(43758)
- 业大(42772)
- 经(40981)
- 经济学(37377)
- 州(37270)
- 北京(36970)
- 范(36474)
- 师范(36161)
- 院(35262)
- 经济学院(33453)
- 基金
- 项目(180526)
- 科学(144223)
- 研究(140956)
- 基金(129276)
- 家(110294)
- 国家(109169)
- 科学基金(94828)
- 社会(92152)
- 社会科(87160)
- 社会科学(87142)
- 省(74250)
- 基金项目(68285)
- 教育(62775)
- 划(59504)
- 编号(58313)
- 自然(56167)
- 自然科(54867)
- 自然科学(54858)
- 自然科学基金(53914)
- 资助(50176)
- 成果(47616)
- 发(45156)
- 创(43464)
- 课题(41094)
- 制(40582)
- 重点(40529)
- 部(40055)
- 创新(39816)
- 国家社会(38210)
- 发展(37460)
- 期刊
- 济(154994)
- 经济(154994)
- 研究(92469)
- 中国(72890)
- 农(63411)
- 融(46688)
- 金融(46688)
- 财(46679)
- 管理(42504)
- 农业(41934)
- 科学(38418)
- 学报(38015)
- 教育(34137)
- 大学(31226)
- 业经(30276)
- 学学(29466)
- 技术(26080)
- 财经(22743)
- 经济研究(22238)
- 业(20691)
- 问题(20306)
- 经(19583)
- 农村(16447)
- 村(16447)
- 世界(15643)
- 科技(15316)
- 技术经济(15256)
- 农业经济(15167)
- 版(14185)
- 经济问题(14160)
共检索到467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峰 龙超
从风险、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三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抑制与供给不足的原因,阐释了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供给上无法克服管理成本与信息获取的劣势,而合作金融以其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及经营成本天然具备与信息对称的优势,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地位,是有效解决中国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的必由之路。对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否应该通过吸收内部社员的储蓄来提高自身的资金规模,以便能够为贫困农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农民资金互助社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内生性问题。同时,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如何有效监管进行了
关键词:
金融抑制 金融创新 农民资金互助社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争艳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打破了信用社对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的垄断,是补缺也是竞争,有利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从政府角度提出完善章程规定,在控制风险基础上,逐步突破现有的制约,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入股,激活民间资本,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建立效益型的资金互助合作社。
关键词:
资金互助社 金融创新 惠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晓光 罗俊成 姜丽丽
面对分散的农村信贷市场,农村资金互助社拥有信息透明、定位明确和交易成本低廉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农村资金互助社普遍面临运营成本偏高、内部管理混乱、后续资金乏力等制约因素。为构建金融包容的社会,实现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优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外部制度环境及内部治理机制,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规范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机制,积极探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的道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四川作为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省之一,在试点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初步成效。深入总结四川已有的成功经验,及时发现仍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更广泛地推广村级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模式,有效缓解贫困地区发展资金不足的突出矛盾,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改革的全面深化,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创新 村级资金互助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喜梅 黄凤仁
目前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民与金融机构之间缺乏一个合适的信用载体,而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满足农民信贷要求上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完全可以充当金融机构与农民间的信用载体。但当前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面临着资本金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低、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应加强资金互助社内部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庞金波 陈慧芳 范琳琳 李玉
作为中国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弥补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缺陷,但在其经营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本文在阐述中国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韩国农协合作金融事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中国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经验借鉴,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民资金互助 韩国农协 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董晓林 朱敏杰 张晓艳
本文基于"共跻监督"的视角,通过建立监督的成本与收益模型、社员间"共跻监督"的博弈模型,理论分析了合作金融的"共跻监督"对缓解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825户农户为样本,运用Heckman两阶段样本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共跻监督"机制对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缓解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农民资金互助社能够降低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户信贷的数量配给、交易成本配给的程度;"共跻监督"是一种有效的抵押品替代机制,它降低了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借贷成本和交易风险;此外,在"共跻监督"机制的作用下,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的机会有所增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华 李克强
本文以农村金融为研究对象,以西方金融深化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金融抑制状况,一是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存在较高的壁垒,二是农民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信贷,三是农村金融组织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农村金融深化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甲午 王景文
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有了法律和政策的依据,并得到了迅速发展,资金互助社在解决农民资金不足、农民闲滞资金出路、农民贷款难题、农民收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资金瓶颈、互助资金贷款体制、担保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需要法律和政策的具体规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倩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加大农村金融供给要求。农民资金互助社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农村资金融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金融补充,但近年来也暴露出定位异化、不良上升、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文章在论述当前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经验,归纳总结了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农民资金互助社 国际经验现状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玉春 修长柏 赵益平
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长为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产业实体。但发展资金短缺,金融生态环境弱化,信贷支持缺位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因此应完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金融机构转变服务理念,以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焦作监管分局课题组 高凤桐 郜琳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它代表了农村经济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方向,对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银行业机构应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为切入点,努力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和谐共赢。本文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出发,立足中部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探索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并具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金融支持 金融服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任菲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研究了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亟需金融支持,并就如何加强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专业合作社 信贷风险分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石华军
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始终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际金融危机后,通过货币政策定向调控继续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2009-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方法,考察了货币政策定向调控在不同金融结构、金融发展水平下对农业发展、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中小银行发展为特征的金融发展下,定向调控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效果较为显著。而总量增长的金融发展下,并未形成稳健的联系。文章建议,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金融支持需要制度层面;促进中小银行发展壮大,进而实现金融结构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