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9)
2023(10177)
2022(8417)
2021(7595)
2020(6382)
2019(14134)
2018(13444)
2017(26282)
2016(13819)
2015(15162)
2014(15099)
2013(14836)
2012(13469)
2011(12068)
2010(12411)
2009(12129)
2008(11372)
2007(10315)
2006(9159)
2005(8708)
作者
(39277)
(32950)
(32489)
(31176)
(20852)
(15694)
(14880)
(12391)
(12389)
(11770)
(11324)
(10987)
(10595)
(10590)
(10539)
(10099)
(9611)
(9502)
(9391)
(9250)
(8297)
(7984)
(7897)
(7531)
(7458)
(7427)
(7383)
(7210)
(6734)
(6458)
学科
(53265)
经济(53178)
管理(47249)
(47152)
(40741)
企业(40741)
(27771)
金融(27769)
(25309)
银行(25296)
(24454)
(22123)
中国(21870)
方法(21758)
(19805)
数学(19036)
数学方法(18816)
(15392)
财务(15361)
财务管理(15334)
企业财务(14817)
(14434)
业经(13653)
(12707)
地方(11697)
中国金融(11338)
体制(11057)
技术(10868)
农业(10197)
(9741)
机构
大学(195951)
学院(195316)
(84335)
经济(82554)
管理(73176)
研究(65820)
理学(62549)
理学院(61917)
管理学(60936)
管理学院(60570)
中国(57693)
(45658)
(39917)
科学(37503)
财经(35417)
(32569)
中心(32365)
(32131)
(30900)
(29632)
研究所(29166)
经济学(28078)
财经大学(26689)
业大(26315)
经济学院(25373)
北京(24936)
(24008)
农业(23814)
(23685)
(23555)
基金
项目(129024)
科学(102919)
基金(95769)
研究(94647)
(82889)
国家(82220)
科学基金(71328)
社会(62867)
社会科(59868)
社会科学(59854)
(50531)
基金项目(50044)
自然(44504)
自然科(43502)
自然科学(43490)
自然科学基金(42756)
教育(42743)
(41885)
资助(38981)
编号(35801)
成果(30221)
(29898)
重点(29240)
(29164)
(28717)
(27434)
国家社会(27108)
创新(26960)
(26654)
课题(25644)
期刊
(91225)
经济(91225)
研究(61488)
中国(42663)
(38109)
(37556)
金融(37556)
学报(29944)
管理(29139)
(28699)
科学(27613)
大学(23630)
学学(22666)
财经(19011)
农业(17955)
教育(17072)
(16172)
技术(15217)
经济研究(14950)
业经(13345)
问题(11527)
科技(10665)
理论(10046)
财会(9882)
(9326)
(9053)
技术经济(9052)
(8927)
实践(8872)
(8872)
共检索到303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仁祥  曾夏颖  黄家祥  
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构建金融抑制、资本扭曲指标并运用熵值法测算"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指数,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金融抑制、资本扭曲对"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整体为中等偏高态势,呈现空间聚集效应,且地区间差异较大,中西部脆弱性指数高于东部;各区域金融抑制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金融抑制显著加剧了耦合脆弱性;资本扭曲程度与脆弱性之间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通过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资本扭曲的部分中介效应,即验证了存在金融抑制→资本扭曲→"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这一传导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仁祥  刘孟飞  
随着科技与金融耦合的不断深入,对其负向作用及脆弱性的研究不容忽视。运用熵值法对我国2006—2020年省际科技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指数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引入金融结构,检验金融结构对科技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影响的本地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各地区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呈上升趋势;(2)总体而言,金融结构市场化水平提高有利于改善系统脆弱性;(3)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结构对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效果不同;(4)全国层面,金融结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会加剧周边地区系统脆弱性;分地区层面,东部地区金融市场占比增加会带动相邻省份系统脆弱性改善,而中西部地区反而起到加剧作用。因此,应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完善银行中介服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仁祥  郭晓媛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区域、行业研究金融集聚对“金融—科技”耦合脆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集聚对邻地“金融—科技”耦合脆弱性的影响远大于其对本地“金融—科技”耦合脆弱性的影响,且影响方向相反;在不同行业中,银行业与保险业的集聚均能显著影响“金融—科技”耦合脆弱性,证券业的集聚增加了“金融—科技”耦合脆弱性,存在拥挤集聚风险;在不同区域中,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能够显著降低本地“金融—科技”耦合脆弱性,西部地区则相反。协调不同金融行业、不同区域的发展,是降低“金融—科技”耦合脆弱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仁祥  沈兰玲  谢文君  
基于熵值法测算“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指数,运用图像法和非参数核估计法分析省域耦合脆弱性演进趋势和差异特征;利用2001—2017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系统GMM和空间计量回归分析金融资本集聚、政府干预对“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耦合系统处于中度脆弱阶段,存在区域分化现象和改善“瓶颈”问题;金融资本集聚与耦合脆弱性呈显著负相关,政府干预在金融集聚对脆弱性影响的过程中呈非线性作用,即适度干预地区增强金融资本对脆弱性改善作用,过度干预地区反而不利于脆弱性的降低;考虑空间异质性“,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呈现一定空间集聚态势,增强政府干预可以削弱金融资本的极化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仁祥  付腾腾  
从脆弱性的角度出发,在分析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函数模型对2000—2016年湖北省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耦合脆弱性指数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再上升、后下降"的演变过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发生脆弱性事故的可能性较小;敏感性和恢复力对耦合脆弱性的贡献度都很高,从降低敏感性和提高恢复力两个角度提出控制湖北省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的措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仁祥,张晗,杨曼  
从理论上论述了政府干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的必要性、途径及作用机制。基于以耦合系统内部结构为表征的实体子系统脆弱性和以公共创新环境、耦合系统综合效益为测评工具的虚像子系统脆弱性3个维度构建耦合系统脆弱性指数,分别采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回归及动态面板两阶段系统GMM回归,实证检验了我国政府干预对耦合系统脆弱性的实质影响。研究表明:在各类干预举措中,政府采购政策与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效应明显,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效应潜力巨大;财政政策领域明显存在过度干预现象,其它政策效应或不显著或有违初衷,亟待调整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龙  冉光和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构建金融抑制和资本扭曲指标并测算地区技术创新效率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中国金融抑制、资本扭曲及其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抑制和资本扭曲均显著抑制了中国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资本扭曲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整体作用效果受到金融抑制程度的影响,即金融抑制加剧了资本扭曲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负向影响,并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在控制内生性并引入工具变量后,上述结论仍然具有稳健性。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资本扭曲是金融抑制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作用路径,从而验证了金融抑制→资本扭曲→技术创新效率的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金老  
本文对日见流行而又很模糊的一个概念———“金融脆弱性”展开研究。金融脆弱性 ,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 ,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信贷市场上的脆弱性来自于借款人的高负债经营和银行不恰当的评估方法的合力。金融市场上的脆弱性主要来自于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及波动性的联动效应。信息不对称对两个市场上的脆弱性起着根源性作用。金融工具发行单位的清偿力是衡量金融脆弱性程度最直接指标。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膨胀发展 ,金融脆弱性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一种自增强的趋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申唯正  
市场经济的道路需要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而具有高效率、高杠杆效应的当代金融市场天生是脆弱性的。金融衍生品在对冲金融市场风险的同时,也内生了自身的脆弱性。该文从如何建构金融资本市场的"反脆弱性"这个当代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难题入手,追溯金融市场在资本逻辑下的脆弱性根源,分析金融市场整体性风险的经济哲学内涵。针对历史上风险频发的金融市场,技术上寻求"去杠杆"方式的"度的守中"与弱化市场的"反身性",以及建立冗余以增强"自身免疫能力"等方法。资本逻辑根源上,从参与者主体到国家金融市场的整体性着手,充分发挥公有制为核心的"反脆弱性"优势,逐步建立起从经济理性走向政治理性的整体性风险防控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李波  张艳萍  
金融抑制催育影子银行发展。不同于美国的平行银行体系,我国的影子银行业务仍以银行为核心,影子银行一定程度上就是银行的影子。影子银行加重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当前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应重点加强风险分析和防范。本文以金融抑制和金融脆弱性理论为视角,对区域影子银行的现状、发展动因和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伟彬  
近年来 ,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交织 ,因此汇率政策和金融脆弱性的关系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研究的焦点。对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汇率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德锋  严伟祥  刘志友  
我国消费信贷大幅增长促进消费的同时,家庭金融脆弱性也开始显现。本文以城市居民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在不同收入群体中的差异。结论表明:(1)收入越低的群体,家庭金融脆弱性越大;(2)提高金融素养能减轻家庭金融脆弱性,其中低收入家庭中最为明显;(3)年龄、学历、婚姻、房产比重、商业资产比重、家庭规模、子女人数对家庭金融脆弱性影响为正,而家庭净资产和成员健康状况的影响为负。因此,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柴时军   齐昊  
利用2015、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资不抵债和入不敷出两个维度构建家庭金融脆弱性指标,探讨普惠金融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同时降低了家庭资不抵债和入不敷出的发生概率,对家庭金融脆弱性具有显著抑制效应。分维度看,普惠金融使用度和满意度的提升都有助于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而便利度的影响则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减贫增收和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两种途径抑制家庭金融脆弱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对低收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更为深远。本文结论为我国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微观金融风险监管与防范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洪明  
一、新兴市场的划分 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划分,新兴市场是指那些人均收入处于中低档水平的发展中和转型经济的国家。按此标准,目前世界上有31个以上的新兴市场国家,其中亚洲有10个,欧洲有7个,拉丁美洲有7个,中东和非洲有7个。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金融角度看,在新兴市场中,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芳  赵净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国际金融风险日益加大,金融脆弱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中等收入国家更是如此。文章选取16个代表性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脆弱性指数,并对泰国1996-2009年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自由化程度、金融监管方式、政府应对危机决策能力和宏观经济基本面是影响泰国金融脆弱性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