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04)
- 2023(19070)
- 2022(16060)
- 2021(14933)
- 2020(12699)
- 2019(28766)
- 2018(28511)
- 2017(55124)
- 2016(29819)
- 2015(33259)
- 2014(33196)
- 2013(33050)
- 2012(30193)
- 2011(27051)
- 2010(27468)
- 2009(26263)
- 2008(25559)
- 2007(23190)
- 2006(20636)
- 2005(18768)
- 学科
- 济(120332)
- 经济(120156)
- 业(112230)
- 管理(97312)
- 企(92223)
- 企业(92223)
- 方法(52860)
- 农(49685)
- 数学(42839)
- 数学方法(42397)
- 财(38959)
- 业经(36581)
- 中国(36186)
- 农业(33182)
- 制(31952)
- 融(30268)
- 金融(30265)
- 银(29996)
- 银行(29951)
- 行(28766)
- 务(26769)
- 财务(26696)
- 财务管理(26650)
- 企业财务(25364)
- 地方(23509)
- 学(22625)
- 理论(22474)
- 体(22002)
- 技术(21907)
- 贸(21420)
- 机构
- 学院(427081)
- 大学(424085)
- 济(175278)
- 管理(171661)
- 经济(171554)
- 理学(147075)
- 理学院(145552)
- 管理学(143270)
- 管理学院(142488)
- 研究(139214)
- 中国(115071)
- 京(89680)
- 财(86165)
- 科学(83357)
- 农(79624)
- 所(69706)
- 财经(67597)
- 中心(65602)
- 江(65092)
- 业大(65028)
- 研究所(62716)
- 经(61439)
- 农业(61289)
- 北京(56322)
- 经济学(52510)
- 州(52282)
- 范(51853)
- 师范(51382)
- 财经大学(50047)
- 院(49727)
- 基金
- 项目(281843)
- 科学(222743)
- 研究(208141)
- 基金(205950)
- 家(178052)
- 国家(176442)
- 科学基金(152991)
- 社会(132968)
- 社会科(125855)
- 社会科学(125824)
- 省(110427)
- 基金项目(108930)
- 自然(98593)
- 自然科(96313)
- 自然科学(96292)
- 自然科学基金(94594)
- 教育(93909)
- 划(91360)
- 编号(85040)
- 资助(84647)
- 成果(68920)
- 部(62613)
- 重点(62112)
- 创(60022)
- 发(59598)
- 课题(57569)
- 创新(55535)
- 制(55196)
- 国家社会(54729)
- 教育部(53853)
- 期刊
- 济(199926)
- 经济(199926)
- 研究(128906)
- 中国(86196)
- 农(77917)
- 财(68761)
- 学报(65022)
- 管理(65001)
- 科学(61266)
- 融(55543)
- 金融(55543)
- 农业(52045)
- 大学(50638)
- 学学(48253)
- 教育(40831)
- 技术(36318)
- 业经(36219)
- 财经(33868)
- 经济研究(29673)
- 经(28900)
- 业(27148)
- 问题(26139)
- 技术经济(21817)
- 版(21162)
- 理论(20924)
- 现代(20406)
- 科技(19652)
- 财会(19051)
- 世界(18874)
- 实践(18815)
共检索到647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欣
农村金融抑制导致的金融资源供给不足使农民面临严重的流动性约束,削弱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购买能力。运用异质性随机边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流动性约束使我国农业保险的实际需求水平低于最优值50%~60%左右;流动性约束不仅制约了农业保险的整体需求,而且加剧了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两极分化,中西部农民面临的流动性约束问题要比东部地区更为严重;农民现金结余的增加对于缓解流动性约束及其不确定性均没有显著影响,涉农贷款的增加不仅对于流动性约束没有显著影响,而且会增加其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改善农村地区的融资环境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谈儒勇
一、引言“金融抑制”这一术语是由麦金农(McKinnon,1973)和肖(Shaw,1973)提出来的。麦金农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他首先批判了新古典理论,认为它的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不符,它的政策主张因而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之后,他建立了所谓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志超 刘泰星 王晓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呈现扩大态势,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农村家庭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利用2012~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农村收入差距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降低了农户创业的概率,基尼系数每提高0.1单位,农户创业的概率下降1.45%,这一数值约为农村地区创业比例的21%,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通过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滞后效应和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仍然稳健。研究还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降低了农户创业的参与人数、经营规模、经营绩效和新创企业的概率,并显著提高了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增加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和家庭成员外出打工的概率。机制分析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提升了农户面临流动性约束的概率并降低了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抑制了农户创业。此外,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低教育水平、中低收入阶层和中西部地区家庭产生了更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全面认识农村创业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视角,对更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华 杨铖
金融市场正日益广泛的为中国家庭居民所知,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7年的横截面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强度流动性约束下商业保险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选择差异。本文研究发现: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可通过缓解家庭未来不确定性、改善预期消费能力来提高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水平;流动性约束会使商业保险的促进作用对不同家庭产生差异性影响,强流动性约束家庭对于商业保险的刺激作用反应更强。本文结论为保险分人群投放提供了依据,同时给出要聚焦保险适用对象,提高我国居民尤其是农村地区居民的金融素养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
流动性约束 商业保险 家庭风险金融资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志远 王婷婷
根据2013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台湾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数据,构建农业保险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潜力差异明显,自然条件适合农业发展的地区一般拥有较大的农业保险发展潜力;经济较发达的农业大省一般发展潜力较大,传统的农业大省中,山东、江苏等省份经济较发达,发展农业保险的条件较好,而现阶段农业保险发展规模还不能与其农业规模相匹配,未来发展潜力较大;最后,根据聚类分析,将我国开展农业保险的地区划分为五类,针对不同类型地区,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黎毅 罗剑朝 曹瓅 房启明
笔者利用2012年陕西渭南483户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对供给抑制下的农户信贷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Heckman广义三阶段回归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以及约束程度进行估计。研究结果显示:当地普遍存在信贷需求和信贷约束,农户资产的高低分别与获得资金呈正向关系,与信贷约束呈负向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中高资产农户较中低资产农户面临更重的信贷约束。因此,笔者建议政府部门适时降低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同时针对不同特征的农户予以不同的贷款产品和服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满 徐晨阳
本文研究金融错配下融资约束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这一研究不但能够探究金融错配对融资约束抑制过度投资作用的影响,而且能够理顺融资约束、债务融资以及过度投资的内在关联。本文以2011-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融资约束能抑制过度投资,企业的金融错配程度能够影响债务融资的市场治理属性的发挥,进而影响融资约束对过度投资抑制作用的大小。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非国有企业的金融错配度能够减弱融资约束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而国有企业中,中央和市级国有企业金融错配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金融错配 融资约束 债务融资 过度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霞 王蕾
以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高技术企业面板数据为依据,实证考察了金融抑制、融资约束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抑制与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提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作用受到金融抑制的影响,即金融抑制加剧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负向影响。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融资约束的部分中介效应。此外,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存在基于金融抑制的门槛效应,即在不同的金融抑制门槛区间,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翟宇佳 周立宏 郝敏
融资约束究竟会对中国制造业产出带来多大的抑制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分别从企业外部融资利息支出占现金流的比重、内源资金积累的自由现金流和由企业资产和成立年限构建的SA指数这三个维度,考察我国制造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及其对企业产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融资约束抑制了我国制造业的产出水平。利息支出占现金流比重的增加将导致我国制造业产出下降;同时,企业产出与自身积累的自由现金流显著正相关;而SA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将导致企业产出下降1.15%。分行业来看,融资约束对企业产出的制约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表现得尤为显著,对于其中的典型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出的下降比例最高;分所有制来看,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产出的抑制效应虽然为负,但并不显著,而融资约束却能显著降低民营企业的产出水平。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何秀红 戴光辉
本文采用SCF数据,运用TOBIT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收入风险和流动性约束对投资者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之后,收入风险的增加会使得投资者降低对风险资产的需求,预期未来流动性的约束也减少投资者的风险资产投资比例。接着本文采用分类回归及将风险资产投资比例概念由狭义转变为广义,得到的结论都和前面的研究一致。最后,本文采用迭代LAD回归技术所得到的结果也证明了本模型的结论具有稳健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潘北啸
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流动性约束显著降低家庭消费水平;当家庭拥有互联网金融时,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降低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减缓;更换不同的互联网金融定义口径,结果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在城市家庭、东部地区家庭、高收入家庭和高人力资本家庭更大。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很大,但是互联网金融能够显著缓解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因此,普及第三方支付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工具,发展互联网金融可以成为未来缓解我国家庭流动性约束、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流动性约束 互联网金融 家庭消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佩源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交易成本与信用风险,为我国财富积累和均衡发展赋予新动能,进而推动共同富裕。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积极作用,此结论经稳健性与内生性等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结果表明,2016—2021年间,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提升效应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更显著。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提高共同富裕水平。为此,提出健全数字普惠金融配套设施、制定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案与破除流动性约束限制的对策建议,期冀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经验参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佩源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交易成本与信用风险,为我国财富积累和均衡发展赋予新动能,进而推动共同富裕。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积极作用,此结论经稳健性与内生性等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结果表明,2016—2021年间,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提升效应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更显著。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提高共同富裕水平。为此,提出健全数字普惠金融配套设施、制定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案与破除流动性约束限制的对策建议,期冀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经验参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健 臧旭恒
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四期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分析了普惠金融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家庭消费支出,且对处在中低分位数的家庭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普惠金融对高流动性资产不足的家庭消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高流动性资产充足的家庭而言,普惠金融对其消费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健,即普惠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家庭面临的流动性约束进而促进家庭消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盛天翔 邰小芳 周耿 俞震
金融科技对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借助百度搜索指数构建各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数,基于2011—2019年152家商业银行数据,研究金融科技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效果和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第一,金融科技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市场挤出效应,能够提升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第二,在银行资产端,金融科技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流动性创造;在银行负债端,金融科技通过市场挤出效应抑制流动性创造。第三,金融科技对东部地区银行流动性创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相对于地方性银行,金融科技对全国性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结论对于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启示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