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2)
- 2023(13689)
- 2022(11331)
- 2021(10527)
- 2020(8677)
- 2019(19545)
- 2018(19117)
- 2017(36934)
- 2016(19843)
- 2015(22055)
- 2014(22161)
- 2013(21645)
- 2012(19769)
- 2011(17403)
- 2010(18080)
- 2009(17728)
- 2008(17688)
- 2007(15690)
- 2006(14256)
- 2005(13385)
- 学科
- 企(83556)
- 企业(83556)
- 业(83526)
- 管理(81376)
- 济(78766)
- 经济(78636)
- 财(42530)
- 方法(32121)
- 融(28674)
- 金融(28672)
- 制(28096)
- 银(27520)
- 银行(27515)
- 中国(27300)
- 业经(26801)
- 行(26514)
- 务(25831)
- 财务(25792)
- 财务管理(25742)
- 企业财务(24490)
- 数学(24104)
- 数学方法(23862)
- 农(19338)
- 体(19173)
- 策(17913)
- 理论(17261)
- 体制(16991)
- 技术(16321)
- 地方(16006)
- 贸(15711)
- 机构
- 学院(275369)
- 大学(270873)
- 济(122536)
- 经济(120036)
- 管理(110449)
- 理学(92810)
- 理学院(92022)
- 管理学(91029)
- 管理学院(90477)
- 研究(86248)
- 中国(78436)
- 财(73308)
- 京(54934)
- 财经(52955)
- 经(47768)
- 江(44565)
- 科学(43225)
- 中心(41948)
- 所(41223)
- 财经大学(38911)
- 经济学(38543)
- 研究所(35460)
- 州(35018)
- 北京(34999)
- 经济学院(34660)
- 商学(32301)
- 商学院(31993)
- 农(31636)
- 院(31205)
- 范(30787)
- 基金
- 项目(165076)
- 科学(132850)
- 研究(129438)
- 基金(121624)
- 家(101064)
- 国家(100068)
- 科学基金(89419)
- 社会(85458)
- 社会科(81248)
- 社会科学(81230)
- 省(64434)
- 基金项目(62657)
- 教育(59864)
- 自然(53779)
- 编号(52636)
- 自然科(52590)
- 自然科学(52579)
- 划(52304)
- 自然科学基金(51717)
- 资助(50184)
- 成果(44857)
- 制(39135)
- 部(37968)
- 课题(37011)
- 创(37010)
- 重点(36551)
- 性(35790)
- 国家社会(35325)
- 发(34784)
- 创新(34477)
- 期刊
- 济(144752)
- 经济(144752)
- 研究(93428)
- 财(65677)
- 中国(61969)
- 管理(49056)
- 融(48838)
- 金融(48838)
- 科学(30146)
- 教育(29072)
- 农(29071)
- 学报(29062)
- 财经(28261)
- 技术(25156)
- 大学(24861)
- 经(24203)
- 学学(23428)
- 经济研究(23160)
- 业经(22272)
- 农业(17663)
- 财会(17433)
- 问题(17427)
- 会计(16786)
- 贸(16396)
- 国际(14984)
- 技术经济(14409)
- 理论(14145)
- 现代(13918)
- 务(13093)
- 经济管理(13008)
共检索到451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鄢萍 吴化斌 徐臻阳
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金融抑制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结合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估计和模拟分析,详细讨论了当经济中存在国企市场势力较强和金融抑制的特征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以及最优政策组合。本文发现:在现有的经济背景下,财政政策应当在稳定产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货币政策则应该更加侧重关注通胀。尽管民企"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与金融抑制有关,但在国企市场势力较强的现实条件下,金融抑制是一种次优的制度安排,可以用更低的融资成本促进国企产出,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国企市场势力较强带来的效率损失。此外,我们还通过政策试验发现,如果推动国企改革降低其市场势力,金融抑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那时最优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小对经济波动的反应。
关键词:
政策协调 国企改革 金融抑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其务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的再构造陕西财经学院江其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下简称"两大政策")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有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我国现行体制缺乏"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基础,因此,如何使"两大政策"协调配合起来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铁军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20年里,中国采取了一种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截然相反的改革方式,即以增量改革和分步到位为特征的渐进性改革战略。既然中国选择了一条完全悖离正统经济学的改革路径,那么,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两大重要支柱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自然不可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庆康 徐云程
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即经济总量平衡和整体结构优化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在我国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今天,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正从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这两大政策工具作为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其地位自然也越来越重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慧 杨晓波
一、经济学经典著作中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论述在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中,凯恩斯、萨缪尔森和斯蒂格利茨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在其著作中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的论述,各具特色:(一)凯恩斯《通论》中以财政政策为重心的政策主张凯恩斯在《通论》中,...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正>编者按: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上述提法,并进一步明确了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要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周惠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强调了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重要性。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坚持一盘棋的战略定位,建立了优势互补的政策工具箱,有效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整体而言,疫情期间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协调的,相比于单项政策叠加,政策组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国民收入、稳定物价,并节约政策资源投入,但当前两大政策协同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投资领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戎 刘力菲
作为宏观调控的两大支柱,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和博弈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财政与货币政策共同纳入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中,通过同时施加短期和长期识别假设,分析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冲击的响应。研究发现,在财政冲击发生的同时,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显著提高,表明货币当局在财政政策扩张时采取了宽松货币的协调配合的策略。依据上述实证发现,本文对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加以改进,研究中国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显著提升财政政策的经济刺激效果,产生财政拉动效应。这一结论从制度优势的角度对文献中发现的财政拉动效应的经验事实给出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解释,也为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政策参考。本文建议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国制度优势,协调不同部门的政策目标,通过发挥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联动作用,增强政策效果,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超 秦亚丽
一、明确政策协调的目标:调节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增长,管理通胀预期。后危机时代恰逢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的攻坚阶段,集于"高储蓄、高失业及高产能"的现状,极易引发通缩和速度抑制型就业。因此,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绍雨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恰当的政策、措施和合理的搭配方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产生政策效应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及微观经济状态,确定合理的政策取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直接影响经济运行,调控效果更为直接、力度更大。但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传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经济条件郑传锋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利用对经济体制和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使经济政策有一个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作用也是如此。认清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协调配合的经济条件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社会供需总量、结构的两大法宝。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同目标、是稳定金融物价,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折旧及财政法规等手段,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货币发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志龙 赵春萍 张冬佑
近年来,我国频繁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积极探索两者之间的合理搭配。从实践看,两个政策尚未达到协调的程度,改善的空间仍然很大。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一般做法,近年来我国的实践,两项政策搭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所裨益。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政策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