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0)
2023(13671)
2022(11283)
2021(10102)
2020(8695)
2019(19259)
2018(18749)
2017(36669)
2016(19524)
2015(21732)
2014(21362)
2013(21317)
2012(19728)
2011(17770)
2010(17987)
2009(17022)
2008(16115)
2007(14497)
2006(12644)
2005(11639)
作者
(55589)
(46615)
(46269)
(44389)
(29727)
(22378)
(21046)
(17815)
(17700)
(16658)
(16065)
(15695)
(14941)
(14899)
(14810)
(14510)
(13695)
(13660)
(13399)
(13370)
(11781)
(11430)
(11412)
(10556)
(10529)
(10510)
(10445)
(9960)
(9392)
(9143)
学科
(86277)
经济(86156)
(63304)
管理(63280)
(53441)
企业(53441)
方法(40034)
数学(35829)
数学方法(35587)
(28579)
金融(28577)
(27703)
(26517)
中国(26507)
银行(26491)
(25526)
(23584)
(21441)
业经(19930)
技术(18185)
(18048)
地方(18013)
财务(18011)
财务管理(17971)
企业财务(17333)
(15746)
(15089)
农业(14596)
(14447)
贸易(14435)
机构
大学(279441)
学院(279096)
(124613)
经济(122247)
管理(107831)
研究(93360)
理学(92938)
理学院(92020)
管理学(90750)
管理学院(90224)
中国(77237)
(61829)
(56981)
科学(53354)
财经(48898)
(45994)
中心(45130)
(44501)
(44216)
(42163)
研究所(41432)
经济学(41092)
业大(39252)
经济学院(37377)
财经大学(36703)
北京(35418)
农业(34445)
(33858)
(33384)
(32310)
基金
项目(188110)
科学(150707)
基金(140608)
研究(136869)
(122276)
国家(121372)
科学基金(105212)
社会(91255)
社会科(87192)
社会科学(87172)
基金项目(74202)
(72862)
自然(66587)
自然科(65066)
自然科学(65052)
自然科学基金(63989)
教育(62231)
(60766)
资助(57444)
编号(52199)
(43165)
重点(42890)
成果(42056)
(40984)
(40926)
(39881)
国家社会(39346)
创新(38459)
教育部(37713)
人文(36711)
期刊
(131370)
经济(131370)
研究(84466)
中国(55747)
(49363)
(42541)
金融(42541)
学报(42143)
管理(41023)
科学(39781)
(39476)
大学(33150)
学学(31781)
财经(25826)
农业(25549)
技术(24695)
教育(23583)
(22169)
经济研究(22045)
业经(20086)
问题(17474)
技术经济(15237)
(14098)
(13584)
理论(13287)
科技(13204)
统计(12828)
(12404)
(12282)
商业(12191)
共检索到421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韧  李志伟  
金融效率会制约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点。但现有对金融体系的效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产业传导的研究仍存在诸多观点分歧。从金融体系"投入-产出"出发,基于中国2008—2016年分省面板数据,通过对金融技术效率的整体测算和结构分解,在此基础上对其异质性特征与形成传导机制进行相应的统计计量,研究发现:(1)改善金融技术效率的关键在于增强金融体系对金融制度改革与金融技术创新的实际吸收利用能力;(2)提升金融技术利用效率的关键又在于整体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包括经济主体多元化、促进产业集聚、加速产业升级、扩大市场开放、鼓励科技创新;(3)金融技术效率改善有助于缓解工业部门的融资约束并提升其投资效率,是推动工业部门降成本、去杠杆、增效率的关键;(4)民营经济发展则对上述机制存在门槛效应,有助于促进金融效率改善到产业效率提升的正反馈循环。综合上述逻辑传导,在金融供给侧改革和工业部门转型升级的政策实践中,应当以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核心抓手,依托整体性市场化改革推动金融技术效率尤其是金融技术利用效率的提升;依托金融体系的投入产出效率提升来推动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程云鹤  
在区域技术异质性框架下,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与共同前沿方法,测算了2004~2012年我国各省份生态效率,分析了效率的地区差异性与演变特征,衡量区域间节能减排技术差距,并对生态无效率进行分解,以探寻我国生态效率较低的主要根源。结果表明:分析期内,我国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生态效率与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均高于中西部地区;资源配置不合理与环境管理水平低下是当前制约我国生态效率水平提升的主导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洪  陈亮  
本文采用2000-2014年中国29个省市面板数据,将碳排放作为非合意产出测算了各地区历年能源效率值,然后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倒逼效应,最后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分组别分析了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作用效力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样本期内中国能源效率总体偏低,能源价格和能源效率的变动呈现空间对应性;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存在倒逼机制;不同地区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经济落后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有阻滞作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洪  陈亮  
本文采用2000-2014年中国29个省市面板数据,将碳排放作为非合意产出测算了各地区历年能源效率值,然后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倒逼效应,最后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分组别分析了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作用效力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样本期内中国能源效率总体偏低,能源价格和能源效率的变动呈现空间对应性;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存在倒逼机制;不同地区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经济落后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有阻滞作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甜迪  
随着金融化程度的加深,金融行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要高于非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与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增大存在市场的合理解释,但金融行业具有顺周期性,加大了资产价格波动,食利了非金融行业的部分利润,存在着不合理收入。实证发现在金融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金融化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强,建议金融行业从中长期激励及顺周期拨备的角度进行薪资改革。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甜迪  
随着金融化程度的加深,金融行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要高于非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与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增大存在市场的合理解释,但金融行业具有顺周期性,加大了资产价格波动,食利了非金融行业的部分利润,存在着不合理收入。实证发现在金融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金融化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强,建议金融行业从中长期激励及顺周期拨备的角度进行薪资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福臣  张苇锟  廖泽芳  
鉴于中国环境质量伴随对外贸易增长的下滑态势,本文先通过Super-SBM模型测定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环境效率,得出地域环境效率异质的明显结果;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再结合变系数模型,检验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结果显示:中国进出口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效率产生负效应,有悖于区域协调发展,而贸易结构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贸易进口的正效应和贸易出口的负效应;若控制进出口贸易和人均GDp等因素,人均能源消费对环境效率产生显著负效应,能源政策的有效制定和实施是改善环境的关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梓境  张波  
以省际面板数据为依据,运用PVAR模型对产业基金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动态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基金对产业升级不具有启动机制但具有加速机制,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又对产业基金形成吸引效应。进一步研究得出,产业基金的适用具有区域异质性:产业落后地区不适宜设立或引入产业基金,但在产业高级化区域适用产业基金加速产业升级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晓军  刘晓莹  桑义汉  易帅湘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电子商务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没有显著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电子商务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边际促进作用递减,但减少的幅度较小。异质性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对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最强、中部其次、东部最弱。此外,现阶段,电子商务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结构升级,对制造业结构升级没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智文  凌江怀  
金融发展一般伴随金融功能和效率的提升,能减轻阻碍企业和产业扩张的外部融资约束,促进依赖外部融资产业的成长。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体系的发展并未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股票市场发展水平甚至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反向影响效应。高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效应不佳的原因在于,我国金融发展主要表现为金融总量的规模扩张,金融的功能和效率并未同步有效提升。实证分析蕴涵的政策启示是,应提高金融发展的效率,形成将稀缺的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于高成长性产业的机制,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军生  王政杰  
居民消费的扩大是双循环新格局下需求侧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数字金融的渗透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居民消费是打通双循环堵点的关键步骤之一。因此,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探究了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家庭消费。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消费类别上,数字金融与衣食住行、医疗保健、教育娱乐等支出呈正相关。从消费结构来看,数字金融对家庭经常性消费具有显著的影响。传导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网络购物、数字支付、网络信贷、网络理财和商业保险是数字金融影响家庭消费的主要中介变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涂红星  肖序  
根据36个中国工业行业2001~2010年投入产出和工业污染排放数据,运用非参数前沿分析法——方向性距离函数分年度和行业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因环境规制导致的效率损失及规制成本。研究发现,中国工业行业的环境技术效率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整体效率水平还不高,改善空间很大;在比较有无环境规制约束下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普遍都存在环境效率损失和规制成本,而且行业差异明显,污染密集型行业的效率损失和规制成本要高于清洁生产型行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洪功翔  张兰婷  李伟军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和区位熵指数法分别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和金融集聚指数进行测度,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金融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银行业集聚和证券业集聚的TFP增长效应与区域因素有关,银行业集聚对TFP增长的贡献大于证券业集聚。保险业集聚对TFP增长效应存在消极作用,其中,以中、西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金融集聚促进TFP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利平  洪艳  
在测度金融集聚程度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集聚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集聚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居民消费,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城镇养老保险参与率和房价4个控制变量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正向作用,总人口负担比变量则抑制了居民消费。分地区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利平  洪艳  
在测度金融集聚程度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集聚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集聚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居民消费,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城镇养老保险参与率和房价4个控制变量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正向作用,总人口负担比变量则抑制了居民消费。分地区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