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8)
2023(7584)
2022(6169)
2021(6042)
2020(5053)
2019(11878)
2018(11604)
2017(22621)
2016(11531)
2015(13088)
2014(12766)
2013(12417)
2012(11076)
2011(9836)
2010(10275)
2009(9779)
2008(8224)
2007(7121)
2006(6244)
2005(5575)
作者
(30418)
(25205)
(24870)
(23767)
(15847)
(12184)
(11368)
(9682)
(9559)
(8928)
(8772)
(8479)
(7846)
(7841)
(7827)
(7451)
(7248)
(7222)
(7204)
(7110)
(6088)
(6088)
(5954)
(5832)
(5667)
(5649)
(5448)
(5435)
(5011)
(4967)
学科
(45790)
经济(45742)
(32790)
管理(29514)
(25306)
金融(25303)
(25051)
企业(25051)
(22526)
银行(22525)
(21892)
方法(21840)
数学(20201)
数学方法(19695)
中国(18981)
(15673)
地方(13124)
(12158)
农业(11826)
(11156)
中国金融(10984)
业经(10772)
理论(9059)
(8148)
财务(8111)
财务管理(8096)
企业财务(7628)
(7512)
贸易(7500)
(7267)
机构
学院(151925)
大学(148747)
(60756)
经济(59305)
管理(58959)
理学(50930)
理学院(50406)
管理学(49212)
管理学院(48954)
研究(46200)
中国(43128)
(30651)
(28650)
科学(27471)
中心(24876)
财经(22722)
(22560)
(22065)
(21600)
业大(20979)
(20499)
研究所(19632)
(19596)
(19484)
师范(19431)
北京(19154)
经济学(19109)
(17902)
(17771)
金融(17525)
基金
项目(103686)
科学(81704)
研究(77741)
基金(74412)
(63497)
国家(62931)
科学基金(55212)
社会(48803)
社会科(46366)
社会科学(46354)
(42337)
基金项目(39305)
教育(36005)
自然(35314)
(34571)
自然科(34529)
自然科学(34524)
自然科学基金(33875)
编号(32785)
资助(31192)
成果(25969)
重点(23068)
(22862)
课题(22441)
(22322)
(21870)
创新(20833)
项目编号(19883)
国家社会(19841)
大学(19683)
期刊
(63532)
经济(63532)
研究(44031)
中国(30455)
(29672)
金融(29672)
(22291)
(21228)
管理(20849)
学报(19308)
科学(19215)
教育(16836)
大学(15510)
技术(15059)
学学(14552)
农业(13732)
业经(11044)
财经(10633)
经济研究(10227)
(9068)
统计(8623)
问题(8056)
(8009)
理论(7620)
(7354)
技术经济(7272)
决策(7133)
(7127)
实践(6978)
(6978)
共检索到226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瑞  
主要模式及成效扶贫贴息贷款模式深入推进,贫困地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扶贫贴息贷款是金融扶贫的主要做法之一,在金融扶贫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11年末,甘肃全省扶贫贴息贷款余额达到8.56亿元,其中到户贴息贷款余额3.34亿元,项目贴息贷款余额5.22亿元。2011年,全省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8.53亿元,其中到户贷款11亿元,项目贷款7.53亿元。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对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任燕顺  
在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政府支持背景下的农户参与式扶贫"模式成效极为显著,其中包括甘肃省创立的"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本文在回顾、总结甘肃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思路、方法及实践成效基础上,探讨了实现"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增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可持续性的方法与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弘  
文章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构建金融精准扶贫测评体系,运用超效DEA-Tobit模型对2015~2018年甘肃省14个市州的金融精准扶贫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各市州间金融精准扶贫效率差异较大,达到有效的市州占比不及全省一半;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及贷款投向的优化等有利于提高金融扶贫效率,同时城乡经济结构的差距阻碍了效率的提升。据此提出构建金融扶贫协调机制、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稳定带动人口脱贫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庆昉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截至2020年末,75个贫困县如期全部摘帽,726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特别是被纳入全国"三区三州"的深度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撕下了"苦甲天下"的历史标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在全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即将实现,我国的扶贫脱贫攻坚战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随着新的扶贫策略的调整,精准扶贫成为新战略,如何进一步探索出更好更多更切合的扶贫脱贫道路和模式,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新课题。在回顾我国治理贫困的历史的同时,探讨了贫困问题的标准界定,并研究了在未来消除贫困的工作中仍需进一步创新的必要性。结合甘肃陇南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取得的有效成果和摸索出的新路径和模式,为进一步的精准扶贫工作带来启示与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在全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即将实现,我国的扶贫脱贫攻坚战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随着新的扶贫策略的调整,精准扶贫成为新战略,如何进一步探索出更好更多更切合的扶贫脱贫道路和模式,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新课题。在回顾我国治理贫困的历史的同时,探讨了贫困问题的标准界定,并研究了在未来消除贫困的工作中仍需进一步创新的必要性。结合甘肃陇南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取得的有效成果和摸索出的新路径和模式,为进一步的精准扶贫工作带来启示与借鉴。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庆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陈永明  
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一种稀缺资源,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工作至关重要。基于甘肃省庆阳市2006年至2016年期间的多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AR模型对2016年的减贫效果进行验证。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揭示了扶贫政策变量对扶贫效果评价变量的长期关系和滞后响应。最终得出:模型对预测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贫困人口数量是有效的,实施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对促进农村减贫起到了有限作用。下一步,可以通过增加农村产业贷款投入、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提高贷款发放精准性、划分各类金融机构扶贫职能、加强与财政政策协调等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金成  曾以禹  贺祥瑞  张多  
文章通过考察调研,介绍了甘肃省和贵州省林业在精准扶贫中创新的模式、扶贫成效、保障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索林业生态扶贫示范区建设、加强林业生态保护精准扶贫、加强改革创新提升精准扶贫效果等政策建议,对借鉴、复制及推广甘黔两省林业扶贫做法和经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琼  李丽莉  
近几年,农村地区基本形成了个体零售店、集贸市场、连锁店、互联网快递、农户直销和进城购买等五种消费品流通模式。这五种模式相互促进融合,构成了农村现代消费品的流通体系。发展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不仅需要政府的财税政策,更需要与金融支农措施实现良性互动,使得各项惠农政策可持续发展。并且做好农村金融服务消费,将使农村消费信贷需求增加,对涉农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汉华  马雪彬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都处于较低水平,应该实行以"供给领先"为主体的多种金融供给模式协调发展的金融体制,大力发展政策性金融,同时要合理运用商业银行和合组性金融机构作为重要补充,运用政府力量协调各种金融力量,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浩  
从当前我国出现的七类经典精准扶贫模式来看,不同贫困户人群获得金融精准扶贫的方式是不同的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扶贫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科学采用精准选择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精准采取扶贫措施、精准实现因村派人、精准确保脱贫成效的方式,实现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脱贫。"金融精准扶贫"是"精准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文丽  王芳  王学刚  黄英爽  耿江薇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河北省阜平县走出了一条"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新路子,被称为"金融扶贫阜平模式"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实施精准扶贫,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批示精神,2014年河北省阜平县开展了金融扶贫示范县的创建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河北省阜平县走出了一条"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新路子,被称为"金融扶贫阜平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彦明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推出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扶"而不"脱"的返贫问题,成为具有很好推广价值的"石柱模式"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推出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充分发挥了金融的"精准施策"和"带息回流"优势,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扶"而不"脱"的返贫问题,从而成为具有很好推广价值的金融扶贫的"石柱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彦明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推出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扶"而不"脱"的返贫问题,成为具有很好推广价值的"石柱模式"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推出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充分发挥了金融的"精准施策"和"带息回流"优势,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扶"而不"脱"的返贫问题,从而成为具有很好推广价值的金融扶贫的"石柱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段小红  杨岩岩  
[目的]探究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耦合协调有助于全面了解移民的生计问题,对提高移民可持续生计能力及后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该文以甘肃省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移民家庭的生计状况进行调查,选取测度指标并计算各类移民的生计资本值,根据移民收入来源对生计模式进行分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生计模式下移民5项生计资本间的关系。[结果]生计资本内部耦合水平总体较低,处于低度耦合和失调衰退等级;非农型的生计资本耦合度和协调度最高,分别为0.299和0.230,是最为接近中度耦合和过渡协调阶段的生计模式;两类兼业户的次之,处在(0.15,0.3)的区间内,属于低度耦合和衰退协调的中高级阶段;纯农户的较低,为0.172和0.223,处于低度耦合和协调衰退的中阶段;补贴户的最低,耦合度、协调度均在(0,1)的区间,处在低度弱耦合和恶性失调等级。[结论]古浪县不同生计模式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资本存量和差距,导致其耦合协调性较差、差异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