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9)
- 2023(9110)
- 2022(7596)
- 2021(6817)
- 2020(5417)
- 2019(12237)
- 2018(11559)
- 2017(21453)
- 2016(11061)
- 2015(12100)
- 2014(12023)
- 2013(11844)
- 2012(11364)
- 2011(10397)
- 2010(11018)
- 2009(10470)
- 2008(9437)
- 2007(8504)
- 2006(7846)
- 2005(7638)
- 学科
- 济(51843)
- 经济(51784)
- 业(33493)
- 管理(28334)
- 融(25944)
- 金融(25944)
- 中国(25220)
- 银(23544)
- 银行(23535)
- 行(23037)
- 企(22833)
- 企业(22833)
- 地方(21833)
- 农(18694)
- 农业(14354)
- 业经(13814)
- 制(12601)
- 方法(12393)
- 财(12170)
- 中国金融(11098)
- 地方经济(11087)
- 数学(10582)
- 数学方法(10507)
- 发(10344)
- 贸(9643)
- 贸易(9627)
- 易(9235)
- 环境(8409)
- 技术(8216)
- 体(7910)
- 机构
- 学院(154225)
- 大学(150317)
- 济(68606)
- 经济(67131)
- 研究(59045)
- 管理(54791)
- 中国(52337)
- 理学(45078)
- 理学院(44488)
- 管理学(43882)
- 管理学院(43586)
- 京(36018)
- 科学(33080)
- 财(32617)
- 所(29668)
- 中心(28513)
- 研究所(26340)
- 农(25905)
- 江(24382)
- 财经(24364)
- 北京(24288)
- 经(22013)
- 范(21632)
- 经济学(21433)
- 师范(21424)
- 院(21233)
- 州(20828)
- 银(20617)
- 业大(20464)
- 银行(19823)
- 基金
- 项目(96272)
- 科学(75883)
- 研究(75105)
- 基金(67393)
- 家(57368)
- 国家(56778)
- 科学基金(48768)
- 社会(48577)
- 社会科(46168)
- 社会科学(46162)
- 省(38963)
- 基金项目(34908)
- 教育(32473)
- 划(32448)
- 编号(30903)
- 发(28257)
- 自然(27941)
- 自然科(27274)
- 自然科学(27272)
- 资助(27014)
- 自然科学基金(26770)
- 成果(25540)
- 发展(23454)
- 展(23045)
- 课题(22884)
- 重点(22138)
- 创(21057)
- 国家社会(19972)
- 部(19895)
- 创新(19752)
共检索到265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傅巧灵 韩莉
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后,京津冀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阶段。京津两地地理位置优越,处在政治中心地带,经济扶持力度大,因此经济发展尤为迅速。相比较而言,周边的河北省由于地势、资源、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经济相对落后,成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塌陷区和长期贫困问题的凸显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振华 郭怀英
智慧区域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通过智慧区域建设对京津冀在环保、交通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作用的分析,可以发现,京津冀智慧区域建设中面临着不平衡性及"信息孤岛"问题,应通过PPP模式、信息共享和授权制度以及加速智慧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智慧区域建设,使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新的增长极。
关键词:
智慧区域 京津冀一体化 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伞锋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会,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既破解了三地发展的瓶径,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找到了切入点。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涉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许多方面,对于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树伟 黄艳
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国土空间优化是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京津冀地区应按照“一主两副、双圈耦合、四轴多点、南粮北绿”的国土空间布局总体框架,减少国土资源错配,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和增强国土资源跨区域配置效能,以完善世界级城市群的空间形态,培育壮大新增长极,推动中小城市承载能力提升,促进区域利益统筹协调。为此,城市化地区要通过城市群和都市圈并重发展、提升中小城市功能、提升河北要素承载力和发展水平来高效集聚人口;农产品主产区要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提升农业科技化和规模化水平、走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道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重点生态功能区则要通过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创新生态补偿模式来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并在国土空间规划与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和区域治理等多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国土空间优化 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达松
区域协同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协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了京津冀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区域产业协同的有关经验,从收入、支出、管理、保障四个视角,研提了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财税政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云兰
京津冀地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厚,世界文化遗产众多,皇家文化遗产集中。梳理了京津冀地区的皇家文化遗产、长城军事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遗产、红色旅游资源、民俗文化遗产和馆藏文化遗产,从政策、规划、交通、教育、科技、财政、金融、监管和宣传等诸多方面对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新形势下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发挥金融的先导作用,努力实现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并以此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新形势下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发挥金融的先导作用,努力实现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并以此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京津冀 金融 财政金融 协同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玚 裴媛
京津冀作为我国第一个以国家战略提出的协同发展规划区域,承载了国家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众望,若能充分发挥三地各自的比较优势,必然能最大限度通过科技金融支撑三地的协同发展,并最终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定位。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科技型企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建华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事关河北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机遇,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抓好贯彻落实。金融部门积极推动,大力支持,促进对接,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加快创新改革的步伐显得日益迫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琰 张鑫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既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又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深化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以金融服务推动产业布局重整和结构转型升级、要素资源和市场融合,促进资本有序流动,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京津冀金融发展与合作现状京津冀区域总体金融资源丰富,2013年三地金融资产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3.95,远高于3.2的全国平均水平,领先优势明显,尤其是京津两地金融业较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2005年8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概念甫一提出,就在国内政、学两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十年弹指一挥间,京津冀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反而还有扩大趋势。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等突出问题,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中和
京津冀经济圈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交通一体化是推进区域产业整合的重要方式。京津冀地缘相接,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交通运输方式一应俱全,需要以交通一体化和现代物流发展实现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交通一体化 京津冀经济圈 问题 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魏后凯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京津冀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联治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协同潜能。为更好地推进这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增进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中国人民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孙久文、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杨开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都市郊区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强等专家学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车卉淳 张旭凤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对河北省供应北京市场的蔬菜供应链体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指出,"冀菜进京"的供应链体系优化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大力发展与北京的"农超对接"、"农校对接"以及"农企对接";积极引入"订单农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平台的作用,促进产销信息有效对接;推进河北省蔬菜的供给侧改革,满足北京市场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等。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冀菜进京” 供应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