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8)
2023(8892)
2022(7275)
2021(6410)
2020(5108)
2019(11380)
2018(10847)
2017(20997)
2016(10745)
2015(11958)
2014(11976)
2013(12004)
2012(11580)
2011(10634)
2010(11191)
2009(10618)
2008(9529)
2007(8660)
2006(7997)
2005(7708)
作者
(31599)
(26018)
(25850)
(24435)
(16401)
(12313)
(11721)
(10134)
(9995)
(9394)
(8832)
(8675)
(8364)
(8289)
(8174)
(8109)
(7600)
(7485)
(7389)
(7167)
(6731)
(6306)
(6302)
(5969)
(5964)
(5901)
(5771)
(5754)
(5310)
(5121)
学科
(56549)
经济(56508)
(32620)
管理(28067)
(25682)
金融(25682)
(25389)
企业(25389)
中国(24605)
(23283)
银行(23275)
(22770)
地方(22395)
(16221)
业经(15981)
方法(14521)
(12765)
产业(12385)
地方经济(12148)
数学(11948)
数学方法(11886)
农业(11627)
(11487)
中国金融(11070)
(10493)
技术(9724)
(9331)
贸易(9315)
(8944)
(8514)
机构
学院(156852)
大学(151639)
(72294)
经济(70805)
研究(58220)
管理(57276)
中国(50817)
理学(47603)
理学院(47055)
管理学(46515)
管理学院(46214)
(32972)
(32724)
科学(32258)
(29109)
中心(27930)
研究所(25944)
(25318)
财经(25226)
(24762)
经济学(22899)
(22651)
北京(21502)
(21426)
(21194)
师范(20989)
(20791)
经济学院(20580)
(20326)
业大(19697)
基金
项目(97474)
科学(77521)
研究(76240)
基金(68515)
(58035)
国家(57464)
社会(49855)
科学基金(49629)
社会科(47611)
社会科学(47605)
(40822)
基金项目(35897)
教育(32831)
(32524)
编号(31192)
(29215)
自然(28205)
自然科(27529)
自然科学(27527)
资助(27255)
自然科学基金(27042)
成果(25170)
发展(24570)
(24137)
课题(22746)
重点(22295)
(21827)
国家社会(20631)
(20450)
创新(20329)
期刊
(89169)
经济(89169)
研究(53422)
中国(37975)
(33284)
金融(33284)
(25141)
(23748)
管理(23389)
科学(19693)
学报(18810)
教育(17679)
业经(16596)
农业(16568)
大学(15030)
经济研究(14421)
技术(14300)
学学(14180)
财经(12675)
问题(11597)
(11101)
商业(8873)
(8480)
技术经济(8349)
(8304)
国际(8219)
世界(8055)
现代(7923)
经济问题(7870)
(7671)
共检索到262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恩义  
产业成长是金融成长的基础,金融成长是产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二者保持合理的匹配关系是一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构建的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匹配关系模型表明:在产权制度、资源禀赋、制度变迁等条件约束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成长对产业成长的贡献度不同;产业成长的任何变动都会导致资金市场匹配关系的变化,但二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实证检验表明中国的金融成长滞后于产业成长,中国应实行金融优先发展战略,以金融成长保证和加快产业成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愈  许红莲  
现代物流与资金流的高效融合及其发展,早已成为我国物流界专家学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领域。本文以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为视角,分析现代农村物流与资金流高效融合的内在需求、内在动因、内在契机、内在实现的互动发展机理。研究表明:现代农村物流与资金流的高效融合,不仅使现代农村物流业的发展获得现代金融业资金流的支持和保障,而且使现代金融业也随着现代农村物流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无疑为现代农村物流建设获得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村物流,发展农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捷   陈柳钦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变革传统金融模式,以技术创新驱动为核心构建金融新质生产力,成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2011—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新质生产力如何影响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二,资源配置效率在新质生产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第三,新质生产力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具有区域异质性和非国有经济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源动力,提升金融系统的数字化生产效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了新参考依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捷   陈柳钦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变革传统金融模式,以技术创新驱动为核心构建金融新质生产力,成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2011—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新质生产力如何影响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二,资源配置效率在新质生产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第三,新质生产力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具有区域异质性和非国有经济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源动力,提升金融系统的数字化生产效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了新参考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修华  马柯  谭烨  
基于功能观视角建立了金融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内在机理的分析框架。其内在逻辑是,金融发展通过各项金融功能的发挥影响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金融资源在两部门之间的配置,从而作用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文静   王昌森   张震  
文章从“内在逻辑”和“外部动力”两个维度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模型,利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面板数据,分析2009—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二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动态演变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在时间上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梯级分化分布格局;从时空演变来看,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呈现整体上升的态势且初步实现了高级耦合协调,在空间上呈现“东升西降、南高北低”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类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力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两大产业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的影响最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应千凡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人民群体的企业家精神,而企业家精神是创业创新的统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要素,是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关键因素。在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体系下,金融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作用还比较有限。因此,应加快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创新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协调金融内部发展结构,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筹资融资、资源配置、价值增值、信息揭示和传递、风险管理、监督激励等多种功能,构建完善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企业家精神金融支持体系,推动经济创新、再创业和转型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鹏  
金融产业集群被看作是区域金融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模式。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化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复合影响。在集群演化中,内部因素是发挥主要作用的,外部因素通过激发内部因素来影响产业集群的演化。金融产业集群的成长效应分为集群内部成长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集群内部成长效应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创新学习的知识效应,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包括产业机构优化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国宇  孙庆莉  
本文认为,重视金融支持在流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把金融放在对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地位上加以规划和发展,加大金融对流通产业的支持力度是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并不局限于对流通产业本身的物质投入和消费等因素,还应包含金融支持与流通创新等因素,金融对流通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筹资融资、资源配置和调节机制方面。发展现代流通业需要金融提供强大支持,通过发挥金融要素的融资与扩散效应,同时制定流通产业政策以引导更多的流通生产要素投入到流通产业中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孝明  田丰  
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加强。然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难"瓶颈"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把握文化产业运行机理,针对产业特征开展金融支持,是破解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困境的关键。本文在探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文化产业对知识产权运用的基础上,剖析金融支持文化产业面临的融资制度、财政支持、金融创新、配套机构、评估机制等五大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邢建华  
本文围绕我国流通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分析了流通产业发展中金融支持的作用机理,并对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邢建华  
本文围绕我国流通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分析了流通产业发展中金融支持的作用机理,并对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霍芬  
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基于2005-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消费金融支持下消费升级对商贸流通业影响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消费升级对商贸流通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在不考虑消费金融的情况下,消费升级的积极作用容易被放大,随着地方消费金融水平的提升,消费升级的积极作用在逐渐减弱;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因地制宜提升消费金融的服务能力,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优化居民的消费结构,从而促进商贸流通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焱  汪静  
理财、同业业务的发展及跨部门合作加深使金融机构"非标"资产规模迅速扩张,在调整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及流动性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系统性风险,影响货币供应量、流动性调节以及信贷政策调控效果,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管理。规范金融机构"非标"资产业务发展,需在发挥监管合力的基础上,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回归业务本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任刚  赵湘莲  程慧  
绿色金融通过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绿色产业发展具有风险大、周期长等特征。因而,传统的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绿色金融目前还没有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针对以上问题,阐述绿色金融的内涵,分析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并指明绿色金融在绿色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支持路径,最终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