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37)
2023(19059)
2022(15964)
2021(14522)
2020(12411)
2019(28248)
2018(27627)
2017(53151)
2016(28485)
2015(31936)
2014(31775)
2013(31456)
2012(28824)
2011(26054)
2010(26228)
2009(24891)
2008(23797)
2007(21285)
2006(18767)
2005(17027)
作者
(83604)
(70063)
(69844)
(66449)
(44313)
(33763)
(31702)
(27283)
(26624)
(24751)
(23980)
(23276)
(22320)
(22106)
(21949)
(21837)
(20884)
(20646)
(20207)
(20186)
(17343)
(17307)
(16953)
(16025)
(15985)
(15680)
(15495)
(15268)
(14213)
(13743)
学科
(130008)
经济(129849)
管理(86038)
(82191)
(68217)
企业(68217)
方法(54909)
数学(48063)
数学方法(47541)
(35569)
中国(35271)
(31900)
(29769)
金融(29764)
(28416)
银行(28350)
(28013)
业经(27412)
地方(27193)
(27183)
(26017)
(22601)
财务(22537)
财务管理(22487)
(22318)
贸易(22304)
农业(21862)
(21671)
企业财务(21406)
(19158)
机构
大学(412529)
学院(411968)
(179395)
经济(175888)
管理(156767)
研究(139226)
理学(135324)
理学院(133885)
管理学(131587)
管理学院(130844)
中国(110168)
(84741)
(84381)
科学(83782)
(71564)
(70423)
财经(67097)
中心(65553)
研究所(63878)
业大(62136)
(61641)
(60843)
经济学(57034)
农业(56364)
北京(52564)
经济学院(51228)
财经大学(49805)
(49769)
(49550)
师范(49118)
基金
项目(274508)
科学(216112)
基金(201792)
研究(194782)
(177150)
国家(175721)
科学基金(150748)
社会(127052)
社会科(120638)
社会科学(120605)
(107260)
基金项目(106600)
自然(98056)
自然科(95828)
自然科学(95798)
自然科学基金(94122)
(90038)
教育(89397)
资助(82398)
编号(76633)
重点(62393)
成果(61839)
(60841)
(58908)
(57477)
创新(53939)
国家社会(53537)
科研(53451)
课题(52910)
教育部(52466)
期刊
(196832)
经济(196832)
研究(120057)
中国(79440)
(67939)
学报(67656)
(64446)
科学(60229)
管理(58164)
大学(51147)
学学(49101)
(48947)
金融(48947)
农业(42035)
技术(34908)
财经(34512)
教育(34047)
经济研究(32697)
(29715)
业经(29530)
问题(25509)
(21824)
技术经济(21126)
统计(20320)
(20294)
(20097)
理论(19548)
(18579)
商业(18363)
世界(17811)
共检索到614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敬  冉光和  温涛  
本文从金融交易的视角论证了金融的分工功能,揭示了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文章在回顾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推导了一个基于劳动分工的金融交易效率模型,然后以1992-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显示,劳动分工促进了经济增长,而银行贷款效率、民间金融交易效率与商品交易效率共同制约着分工演进与经济增长。银行贷款效率提高对劳动分工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二重性。在商品交易效率足够高时,银行贷款效率与劳动分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银行贷款效率提高显著地促进了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在商品交易效率极低时,银行贷款效率提高对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但因民间金融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冉光和  徐鲲  李敬  
基于劳动分工理论,建立了教育发展、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新兴古典经济模型,并运用中国区域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了教育的劳动分工功能。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是自给自足还是分工条件下,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均真实收入越高,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受教育水平提高对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交易效率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可能会限制教育作用的发挥,西部地区教育对经济的作用要小于东部地区。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俞会新  吕龙风  卢童  
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基于经济增长理论,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解为劳动生产率、人均工资水平、就业率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等四种中介路径。在此基础上利用2005—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整体来看,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指标分解来看,构成有效劳动投入的四个组成因素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口老龄化对人均工资水平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负向影响大于正向影响;分区域来看,区域异质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调整就业政策等建议,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易鸣  翁丽影  徐长生  
本文将创新创业视为形成一种新的劳动分工,即创办企业来研发生产资本品使得消费品的生产链条得到进一步延长。本文以新兴古典的投资—储蓄模型为基础,引入金融摩擦,从劳动分工视角刻画了金融摩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以2005—2015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金融摩擦小于临界值时,就会有个体选择创新创业并研发生产资本品,从而使消费品的生产链条由依靠劳动投入延长到依靠劳动和资本品的组合投入;且此时随着金融摩擦的不断降低,劳动分工和生产效率会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祖华  
基于熊彼特方法的资本积累和创新增长模型分析表明,资本积累通过提高技术创新部门的利润刺激了创新,而更多的创新通过提高资本边际产出又促进了资本积累,两者在实现长期经济增长中相互促进。金融中介通过资本积累效应的"风险过滤"、"风险分担"、"储蓄动员"机制和技术进步效应的"发现评估"、"信息揭示和传递"、"成本和风险管理"机制,促进经济内生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涛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指在8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以研究内生技术进步为主要特征的增长理论。到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研究思路。第一种思路以在生产中累积的资本来代表当时的知识水平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这一类模型被称为知识积累模型,可简称AK(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模型。第二种思路是技术进步取决于对人力资本建设的资源投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漆志平  
从微观角度看,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从而使企业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新增价值;从宏观角度看,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有利于新增价值的实现,从而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樊志宏  
在关注资源配置的新古典经济学那里 ,分工问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新古典经济学以分工既定为前提 ,而且它的完全理性及完全信息的框架也无法分析分工这一制度范畴 ,这也决定了新古典经济学无法合理地解释经济的增长问题。相反地 ,只有在有限理性和有限信息的分析框架下 ,我们才能透析专业化分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它通过促进行为人所掌握的理性知识水平及信息量的提高 ,进而带来其生产能力的提高 ,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与进步。新增长理论是对上述思想的模型化表述 ,它所设定的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是其整个理论分析的关键所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秀芳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一作用机制在理论上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验证,但缺乏实证数据的检验。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表征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基于华东地区的数据构建PVAR模型对劳动力转移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再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劳动力转移可以直接驱动经济增长;同时,劳动力转移也可以通过影响非农资本深化程度间接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英军  张钧苗  
金融业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着影响呢 ?本文认为有两种机制存在于两者之间 :总量机制与结构机制。本文着重讨论了后一种机制 ,指出金融从下述三个方面促进着经济增长 :降低信息收集成本 ,有效分配资源 ;有效降低对企业的监督成本 ;促进创新的进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成诗  盖美  
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作为反映劳动力质和量的指标,是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其变化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文章运用现代定量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和分地区的角度实证研究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影响经济增长的程度和方向,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高于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力质量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建军  徐璋勇  
金融系统与分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与动力,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全国总体和分区域为样本,主要考察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分工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为金融分工体系构建与产业专业化水平提升提供经验证据。实证检验发现:金融发展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显著正效应,在考虑金融发展因素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仍为正效应。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且金融发展对分工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其中,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但分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十分重要。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熊鹏  王飞  
文章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传导渠道;同为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顾永昆  
通过在生产函数中加入金融杠杆风险控制函数,分析了企业金融杠杆调整原因、路径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日本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检验。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1)风险事件的发生迫使企业降杠杆,其路径决定于财务杠杆风险对风险事件的敏感性与持续性,降杠杆可能导致资本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不愿增加投资,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2)金融制度通过影响资产定价、金融风险在企业与国家之间承担方式影响企业金融杠杆决策;(3)在资产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政府加杠杆与企业减杠杆过程同时存在,公共支出对私人支出形成挤出效应,降杠杆的核心在于提高资产收益率。目前中国处于降杠杆周期,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顾永昆  
通过在生产函数中加入金融杠杆风险控制函数,分析了企业金融杠杆调整原因、路径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日本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检验。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1)风险事件的发生迫使企业降杠杆,其路径决定于财务杠杆风险对风险事件的敏感性与持续性,降杠杆可能导致资本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不愿增加投资,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2)金融制度通过影响资产定价、金融风险在企业与国家之间承担方式影响企业金融杠杆决策;(3)在资产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政府加杠杆与企业减杠杆过程同时存在,公共支出对私人支出形成挤出效应,降杠杆的核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