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6)
2023(13348)
2022(10715)
2021(9851)
2020(8381)
2019(18980)
2018(18426)
2017(36516)
2016(19181)
2015(21389)
2014(20644)
2013(20715)
2012(18853)
2011(16514)
2010(17227)
2009(16803)
2008(16434)
2007(15044)
2006(13404)
2005(12364)
作者
(51292)
(42649)
(42427)
(40050)
(27688)
(20185)
(19278)
(16289)
(16183)
(15433)
(14616)
(14610)
(13802)
(13231)
(13217)
(13062)
(12458)
(12439)
(12297)
(11894)
(10616)
(10464)
(10147)
(9846)
(9709)
(9512)
(9505)
(9449)
(8362)
(8329)
学科
(91382)
(90536)
经济(90449)
(83787)
企业(83787)
管理(76316)
方法(41865)
数学(33529)
数学方法(33389)
(32569)
业经(30641)
(29847)
金融(29847)
(27789)
银行(27783)
(27391)
中国(27152)
(26822)
(25180)
财务(25157)
财务管理(25122)
企业财务(24025)
(23989)
农业(20240)
技术(19591)
(16764)
理论(16255)
地方(16102)
(15760)
(15282)
机构
学院(272987)
大学(267437)
(127061)
经济(124855)
管理(115877)
理学(98226)
理学院(97482)
管理学(96634)
管理学院(96118)
研究(81132)
中国(77431)
(64227)
(54509)
财经(50462)
(45924)
(42195)
中心(40910)
科学(40859)
经济学(40393)
(38587)
(38537)
财经大学(37641)
经济学院(36682)
商学(34671)
商学院(34386)
北京(34253)
(34194)
研究所(33703)
业大(32631)
经济管理(31170)
基金
项目(169693)
科学(137532)
研究(130095)
基金(127183)
(106555)
国家(105594)
科学基金(94943)
社会(88021)
社会科(83886)
社会科学(83864)
基金项目(66704)
(65984)
教育(58467)
自然(57977)
自然科(56621)
自然科学(56610)
自然科学基金(55758)
(52807)
资助(52002)
编号(51617)
成果(40870)
(40705)
(39233)
(37555)
国家社会(37459)
创新(37291)
重点(37064)
(36650)
(35983)
教育部(35158)
期刊
(142187)
经济(142187)
研究(83801)
中国(55659)
(55434)
管理(49486)
(47245)
金融(47245)
(35713)
科学(31631)
学报(29715)
财经(27128)
技术(24853)
大学(24584)
业经(24143)
农业(23524)
学学(23351)
(23351)
经济研究(22659)
教育(19192)
问题(18075)
技术经济(16912)
财会(15841)
(15733)
(14890)
商业(14314)
世界(14040)
现代(14018)
会计(13954)
理论(13704)
共检索到428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汤晟   饶品贵   李晓溪  
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是金融市场保持效率和活力的基础,也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本文基于资管新规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金融强监管是否会促使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源动态调整进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后,金融资产配置程度较高的企业集团,其子公司现金持有比率显著下降,这表明资管新规促进了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资源再配置。机制分析表明,资管新规通过降低金融投资活动利润率、减少金融资产配置作用于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进一步,面对资管新规的实施,集团母公司通过影响子公司分红决策来降低子公司持有现金比率。本文从集团管控动机和管控能力两方面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管控动机越强(母子公司代理成本更高、母公司投资机会更大、企业集团行业竞争程度更激烈)、管控能力越大(母子公司地理距离越近、母公司对子公司平均持股比例更大)的集团,上述效果更明显。经济后果方面,资管新规促使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源动态调整这一行为最终提高了企业集团价值与全要素生产率,达到了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目标。本文不仅从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及其效率的角度为金融监管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也对处理好金融监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艳利  乔菲  孙鹤元  
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企业集团内部交易颇具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确立了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经济后果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对2003-2011年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进行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资源配置效率模型,采用中国A股市场26大行业(2007-2011年)的数据,较为创新地考察了四类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在宏观层面的经济后果,即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集团内部关联担保交易和关联资金交易会降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造成负面的经济后果,应是规范企业集团内部交易行为和完善相关信息披露监管的重点,尤其要加强针对国有企业集团此类内部交易的有效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洪金明   袁一辰  
保持国有企业合理的资本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以资管新规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为契机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2015—2021年沪深A股市场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资管新规实施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民营企业而言,资管新规实施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资管新规实施降低金融化水平,减少银行借款,进而抑制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异质性分析表明,资管新规实施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抑制作用在竞争性行业、中央企业以及影子银行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中更为明显,而企业高管的金融背景却削弱了资管新规的实施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会抑制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水平,进而提高实体投资水平和每股经济增加值。上述研究结果不但为治理国有企业高杠杆的问题提供了新视角,还对加强金融监管和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青原  陈世来  陈昊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选取基于这一目标而实施的资管新规为准自然实验,以2016—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类上市企业半年度数据为样本,检验金融强监管的实体经济效应。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后,金融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投资显著增加,表明强化金融监管抑制了企业"脱实向虚",从而支持监管有效观。进一步检验发现,资管新规积极的实体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高管有金融背景的企业及民间金融发展水平和影子银行水平较高的地区,而压缩金融投资、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是资管新规发挥这种效应的两个作用机制。此外,资管新规对持有短期和长期金融资产的企业都发挥了积极的实体经济效应,但主要体现在短期金融资产配置较多的企业。本文为金融强监管的实体经济效应初步提供了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为进一步释放金融监管的制度改革红利,进而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青   田汝彦   孙飞帆  
金融强监管旨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资管新规》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16—2022年中国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为样本,考察金融强监管对企业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管新规》的实施加剧了短贷长投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且这一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低成长型企业和银行竞争水平较低的地区表现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这一影响由企业外部融资环境变化和债务偿还压力共同作用实现,实施《资管新规》引致的影子银行业务收紧加剧了短贷长投企业的债务偿还压力,最终导致其债务风险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若短贷长投由过度投资所致,则《资管新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治理效应和缓解债务风险;若短贷长投由长期融资约束所致,则《资管新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流动性效应和加剧债务风险。本文从企业债务风险的角度拓展了《资管新规》的政策效应研究,为优化强监管政策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马永强  陈欢  
金融危机冲击下,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会发生怎样的调整与变化?内外部资本市场间究竟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背景研究了外部冲击对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影响。研究发现:常态经济运行环境下,企业集团通过活跃的内部资本市场来缓解融资约束,但金融危机爆发后,内部资本市场的这种作用消失了;当受到外部冲击时,内部资本市场被外部债务市场所替代。此外,危机爆发前,虽然系族总部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进行了"交叉补贴",但其并非在系族内"挑选胜者",而更多地考虑企业的投资机会在行业中的相对水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崔志霞  杨国莉  黄秋敏  
受"现金为王"管理理念的影响,持有现金成为企业满足日常流动性需求和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重要选择策略。文章利用中国深沪证券交易所2010-2019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从实际控制人角度来识别集团内成员企业,实证检验了委托代理关系影响下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与现金持有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1)从整体上来看,与独立企业相比,集团内成员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较高;(2)由于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督治理效应,企业举债有利于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从而减少了现金持有水平;(3)集中的股权结构提高了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减少了现金持有水平,而分散的股权结构降低了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增加了现金持有水平,支持了大股东监督激励假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海芳  王明涛  王鑫怡  马培培  
沪港通交易制度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一项重大突破,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这一外生政策,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标的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沪港通政策对标的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需通过香港地区投资者的活跃交易来实现。此外,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正向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扩展了资本市场开放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企业基于利润最大化的"投机替代"动机持有金融资产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京  罗福凯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京  罗福凯  
基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十二五"时期扩大科技创新的制度背景,构建理论模型以分析异质要素资本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沪深两市2008-2013年度A股企业样本数据探讨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与企业成长的关系,考察了技术资本与知识资本配置结构如何影响企业成长,进而验证了当前市场环境下二者对企业成长的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均衡配置有利于企业成长;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具有协同和均衡效应,二者应共同投资且在要素资本结构中的比重不能差距过大。以企业当前发展状况而言,技术资本对企业成长的贡献比知识资本更大,该研究为我国企业成长和优化要素资本配置结构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世刚  
女性高管普遍存在于上市公司中,本文以2007~2011年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女性高管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女性高管显著地抑制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在控制了内生性后,女性高管比例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过度投资行为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女性高管在公司决策中的经济后果研究,对提高管理者的异质性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竹泉  韩星佳  
大量文献从政治关联的角度研究政府作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而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进行探讨的文献甚少。在对企业的政府社会资本禀赋进行概念界定和度量的基础上,选取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的政府社会资本禀赋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为资源配置中政府发挥的作用提供有效的资本市场证据。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普遍面临外部融资约束,民营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更为严重;企业的政府社会资本能够对融资约束起到正面的缓解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受到产权性质的影响,即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政府社会资本具有更高的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剑华  尹红华  刘明  郝颖  
基于内部资本市场有利于提升集团资本配置效率的理论阐释,以2013~2018年电力能源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产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两方面出发测度上市公司资金管理绩效水平,实证考察财务资源集中管理对企业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并立足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多元化程度差异,探究财务资源集中对资金管理绩效的异化效应。研究表明:相较于未执行财务资源集中管理的企业而言,执行财务资源集中管理的企业资金管理绩效水平显著较高;财务资源集中管理对企业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在公司外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多元化经营程度较高时更为显著。中介机制检验表明,财务资源集中管理通过增强上市公司的产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了经营绩效水平。该研究为进一步推动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优化、推进财务资源集中管控、提升资金管理绩效水平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齐霖  
我国石油企业集团实现了快速而稳定的增长,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但同时石油企业集团也面临内部财务、投资决策和管理模式等多方面问题,有必要通过建立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本文提出了石油企业集团建立内部资本市场可供选择的模式,并进一步给出了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经验测度。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辉  蔡贵鸣  顾乃康  
本文在分析多层次资本市场跨层次资源配置功能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上层同群公司股价和同层同群公司股价对创业板公司研发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的研发投资水平和上层同群公司股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强于和同层同群公司股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上层同群公司股价主要表现出“机会假说”效应,而同层同群公司股价则同时表现出“机会假说”效应和“竞争假说”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股价信息含量、行业竞争程度、管理者过度自信以及声誉构建动机都会影响公司研发投资水平对同层同群公司股价和上层同群公司股价的敏感性。本文对于更好地设计和改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