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8)
- 2023(6445)
- 2022(5075)
- 2021(4591)
- 2020(3596)
- 2019(8009)
- 2018(7425)
- 2017(13445)
- 2016(6711)
- 2015(7373)
- 2014(7103)
- 2013(6935)
- 2012(6294)
- 2011(5794)
- 2010(6126)
- 2009(6021)
- 2008(5055)
- 2007(4439)
- 2006(3954)
- 2005(3886)
- 学科
- 济(24991)
- 经济(24970)
- 融(24838)
- 金融(24838)
- 业(22002)
- 银(21690)
- 银行(21689)
- 行(21119)
- 管理(20832)
- 企(20245)
- 企业(20245)
- 中国(16532)
- 中国金融(10899)
- 财(10802)
- 制(9140)
- 方法(8621)
- 务(8596)
- 财务(8576)
- 财务管理(8569)
- 业经(8294)
- 企业财务(8287)
- 理论(6869)
- 地方(6634)
- 数学(6518)
- 数学方法(6462)
- 农(6417)
- 体(5680)
- 学(5397)
- 体制(4976)
- 农业(4896)
- 机构
- 大学(92325)
- 学院(91588)
- 济(39556)
- 经济(38685)
- 管理(34117)
- 中国(30880)
- 研究(30137)
- 理学(29003)
- 理学院(28696)
- 管理学(28397)
- 管理学院(28213)
- 财(21428)
- 京(18883)
- 财经(16893)
- 中心(16176)
- 经(15417)
- 银(15403)
- 融(15152)
- 银行(14908)
- 金融(14869)
- 科学(14778)
- 行(13900)
- 经济学(13520)
- 所(13483)
- 江(13070)
- 财经大学(12871)
- 人民(12794)
- 范(12290)
- 师范(12211)
- 经济学院(12204)
- 基金
- 项目(58073)
- 研究(47359)
- 科学(46428)
- 基金(42629)
- 家(35486)
- 国家(35118)
- 社会(31438)
- 科学基金(30784)
- 社会科(29858)
- 社会科学(29852)
- 基金项目(21683)
- 省(21651)
- 教育(21442)
- 编号(19867)
- 划(18139)
- 成果(17237)
- 自然(17098)
- 自然科(16667)
- 自然科学(16665)
- 自然科学基金(16402)
- 资助(16233)
- 国家社会(13527)
- 重点(13403)
- 项目编号(13349)
- 性(13304)
- 课题(13301)
- 创(13262)
- 部(13124)
- 发(13069)
- 制(12425)
共检索到147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周立 张永霞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金融强国重要论述逻辑框架严谨,时代内涵丰富,价值意蕴突出。其逻辑框架主要围绕新时代金融工作根本使命、基本目标和突出特征展开论述;其时代内涵全面体现了党引领金融发展的根本遵循,共同富裕体现公平性、普惠金融发展体现人民性、审慎监管体现专业性、强国理念体现创新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包容性。金融强国重要论述从理论创新和实践导向两方面展现了重大时代价值意蕴,继承和丰富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全面把握了金融创新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和始终坚持金融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宗旨,为新时代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学理论创新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若扬 王树梅 梁伟军
习近平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内涵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地位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目标论、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任务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论、“四化同步”发展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蕴含清晰的内在逻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定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维指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选择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本依据,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向指引,中国基本国情农情是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基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富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根本指引,为全面振兴乡村提供了重要方略,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实践指导,为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若扬 王树梅 梁伟军
习近平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内涵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地位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目标论、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任务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论、“四化同步”发展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蕴含清晰的内在逻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定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维指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选择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本依据,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向指引,中国基本国情农情是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基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富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根本指引,为全面振兴乡村提供了重要方略,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实践指导,为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振家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任务。习近平关于科技强国的重要论述,赓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技强国思想,立足现代国际竞争的形势特点和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动能问题,阐明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导向、动力来源、首要资源和战略构想。这一重要论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问题导向的求是精神、把握发展脉搏的敏锐洞察、人类命运与共的道义担当,对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 科技强国 党的二十大 新征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振家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任务。习近平关于科技强国的重要论述,赓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技强国思想,立足现代国际竞争的形势特点和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动能问题,阐明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导向、动力来源、首要资源和战略构想。这一重要论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问题导向的求是精神、把握发展脉搏的敏锐洞察、人类命运与共的道义担当,对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 科技强国 党的二十大 新征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艳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基于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围绕绿色经济转型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和新论断,深刻回答了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在承袭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生态经济理念、深化中国共产党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意义深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研究习近平关于生态经济的重要论述,对于正确认识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经济转型 永续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嗣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是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领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源自中国共产党百年与时俱进不懈探索的经验积淀,根植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变革思维,在于习近平对改革内在特征和规律认识的不断升华,蕴含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文化逻辑和主体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在内容上包含根本保证论、道路方向论、目标主轴论、人民中心论、问题导向论、重点突破论、改革攻坚论、系统工程论、社会动力论、全球治理论,从内在逻辑上构成了包含根本保证、逻辑起点、立足基点、主题主线、价值立场、基本原则、方法路径、内在要求、重要保障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完整而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彰显出重要的政治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文化价值和世界价值,为新时代新征程谋划推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行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指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安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为什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什么样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系统回答,形成了涉及和涵盖“地位论”“主体论”“方向论”“本质论”“特征论”“基础论”“动力论”“导向论”等多个论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有着特定的理论渊源、实践经验、文化传承和现实依据,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习近平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提供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知灼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大业的“基本遵循”、开拓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的“科学指南”和破解农业农村现代化难题的“中国智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布权 尚琦
资本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是影响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规范与引导资本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围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为资本设立‘红绿灯’”“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以及“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等方面发表了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范和引导资本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理论的赓续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资本理论的创造性探索,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发展新路径。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必须遵循资本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科学地引导好、规范和利用好各类资本。
关键词:
习近平 资本 规范 利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鹏 刘承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的基石。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纪大疫情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交织叠加,国外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显著增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许多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围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科学的理论内涵与深刻的价值意蕴。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统筹发展和安全,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要求具体,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集中回答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依靠谁、底线与目标是什么,中国饭碗如何才能端得稳、端得牢、端得好等问题,是新时代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指南。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冰 牛肖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就扶贫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形成了逻辑严密、体系完整以及内容丰富的脱贫攻坚战略思想。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科学地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同时也为世界减贫工作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实践背景以及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扶贫理论 脱贫攻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超 堵文静 钱江涵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中国之治”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影响深远,不可替代,其多元、跨界、开放等鲜明特征倒逼学校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要从“单治”向“共治”的转变、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型、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化、从“经验”向“科学”的转换,深刻把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特征;要从教育强国战略下的内容与选择、“双高计划”引领下的特色与创新、类型层次视域下的实然与必然等维度,深入理解高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意蕴;要从治理理念价值重塑、治理形态一体协同、治理效能内外评价、治理方式数字转型、治理制度基础支撑五个层面,对高职院校治理体系进行“五位一体”的逻辑构建。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治理体系 教育现代化 类型教育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世强 永林钇
金融安全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理论为基础,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安全思想,准确把握新时代金融安全的形势与任务,深刻反思西方国家金融治理困境,提出了一系列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回答了新时代金融安全工作“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习近平关于金融安全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实现了事实性和价值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做好金融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欧阳丽
“课程美育”是广泛挖掘课程中的美育元素进行审美教学的教育实践活动。高职院校的“课程美育”,有着“以美育人”的工具性、“全面发展”的目的性和“显隐结合”的载体性。结合高职院校新时代“大国工匠”人才培养需求,依据美育规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来实施高职院校“课程美育”,引导工匠精神根植于心、外化于技、持之于行。遵从课程作为教育性经验的规律,从“内生融入”的教学设计、“协同联动”的教学组织、“师生共鸣”的教学策略、“增值发展”的教学评价等实践路径,实施“课程美育”。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创高质量美育新格局,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课程美育 以美育人 工匠精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心慧 李志明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发展全局,密切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的具体实践,形成一系列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和战略方向,需要系统认识“为什么建设教育强国”的鲜明价值逻辑、“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的科学理论逻辑“、建设教育强国从何而来”的深厚历史逻辑“、怎么样建设教育强国”的清晰实践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刻彰显了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的价值导向性,体现了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思想引领性,刻画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主动性,阐明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的实践创新性,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遵循。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思想 教育战略 内在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