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5)
- 2023(10774)
- 2022(8866)
- 2021(7919)
- 2020(6341)
- 2019(14432)
- 2018(13934)
- 2017(26378)
- 2016(14201)
- 2015(15824)
- 2014(15705)
- 2013(15480)
- 2012(14749)
- 2011(13474)
- 2010(13920)
- 2009(12921)
- 2008(11867)
- 2007(10840)
- 2006(9995)
- 2005(9167)
- 学科
- 济(63157)
- 经济(63112)
- 业(36517)
- 管理(35342)
- 中国(28183)
- 企(27250)
- 企业(27250)
- 融(26237)
- 金融(26237)
- 银(24444)
- 银行(24420)
- 行(23835)
- 地方(23459)
- 农(19930)
- 方法(19188)
- 业经(16531)
- 数学(16512)
- 数学方法(16400)
- 财(14691)
- 制(14332)
- 农业(14125)
- 发(12021)
- 地方经济(11589)
- 中国金融(11175)
- 贸(10759)
- 贸易(10743)
- 环境(10515)
- 易(10340)
- 学(10014)
- 技术(9543)
- 机构
- 学院(193078)
- 大学(188640)
- 济(82774)
- 经济(80899)
- 研究(72111)
- 管理(68264)
- 中国(61357)
- 理学(56438)
- 理学院(55718)
- 管理学(54829)
- 管理学院(54453)
- 科学(42044)
- 京(41659)
- 财(38761)
- 所(36420)
- 农(35251)
- 中心(34969)
- 研究所(32474)
- 江(32057)
- 财经(29047)
- 业大(27742)
- 范(27232)
- 北京(27065)
- 农业(26978)
- 师范(26927)
- 州(26506)
- 经(26275)
- 院(25987)
- 经济学(25535)
- 省(23636)
- 基金
- 项目(121845)
- 科学(95099)
- 研究(93986)
- 基金(84241)
- 家(72642)
- 国家(71892)
- 科学基金(60926)
- 社会(59293)
- 社会科(56307)
- 社会科学(56296)
- 省(50848)
- 基金项目(44412)
- 教育(42850)
- 划(41323)
- 编号(39297)
- 自然(35879)
- 自然科(35008)
- 自然科学(35002)
- 自然科学基金(34379)
- 资助(33787)
- 发(33572)
- 成果(32572)
- 课题(28975)
- 重点(28142)
- 发展(27494)
- 展(27030)
- 创(26293)
- 部(25943)
- 创新(24552)
- 国家社会(24225)
共检索到325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德旭 龚云 郑联盛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金融强国应当具备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等关键核心金融要素。我国已建成全球第二大金融体系,已是金融大国,但是距离金融强国要求仍有短板,包括资产扩张驱动发展模式亟待改革、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亟需加强、金融体系国际化水平总体偏低、国际金融公共产品提供能力较弱。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下一步建议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市场机制、强化金融监管、夯实基础条件、做强主权货币、扩大金融开放、保障金融稳定。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联盛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中国已是金融大国,但与金融强国目标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要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明确发展目标,着重强化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提高金融监管效能;将建设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作为金融强国建设的首要工作,提升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强化内外金融利益关联,大力发展跨境金融基础设施、跨境金融业务和国际金融中心;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实现长期、包容、内外互动的高质量发展,使改革、开放、发展和稳定相互支撑。
关键词:
金融强国建设 现代金融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鲁宇琛
当前,非洲国家基本处于"要素驱动"阶段。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长期目标,是帮助非洲在低资本和技术密集度的农业部门之外建立新的产业部门,从而能够通过增加出口和引进外资实现资本和技术的积累,进而实现经济增长和长远发展。然而,目前非洲国家在政府治理、基础设施、技术准备、人力资源、对外贸易及国际投资等经济增长要素方面仍然存在若干短板,给中国实现对非经济政策的目标带来挑战。对此,我国应对当前政策进行适度调整,以全球视野审视对非经济政策,优化中非贸易结构并促进非洲国际贸易结构优化,加强基建项目互联互通,增加对非投资项目技术含量,重视中非人力资源合作,为中资企业在非洲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实现中非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田霖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不仅意指金融系统自身的协调,也涵盖了金融、经济和社会系统的互动协调发展,是金融与经济力、文化力、劳动力、科技力、设施力、开放力、聚集力和环境力的交互作用与动态适应过程。针对金融协调量化研究的不足,文章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个方面剖析区域金融的成长,分别反映狭义区域金融系统与广义区域金融系统的协调状况,从而为金融协调定量化研究范式的确立以及剖析各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短板提供参照。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丰安
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卷裹着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前行至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取得的科技成就灿若星河,印刻在世界文明史的卷轴之上,历史发展经验充分表明:仅有庞大的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无法支撑一个国家的长期繁荣与强盛;拥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具有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方能使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大国迈向强国的必由之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战军 张微
研究生教育是建设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的重要结合点,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撑国家战略发展的基石。研究生教育强国是具有先进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支撑国家战略发展,为世界科技变革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持续重要贡献的国家。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核心要素是较大的在学规模、合理的培养结构、优良的培养条件、卓越的培养质量、世界级的若干研究生教育“高地”。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一条工作主线,抓好博士生、留学生两个着力点,突出数智化、多元化、全球化三个重点,聚焦时代定位、体制机制、资源配置、全球视野四个维度。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强国 概念 要素 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娄飞鹏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建设金融强国不仅要提升金融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还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以更好支撑强国建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巨大的经济体量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金融改革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日益提升,但金融强国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为此,需要深刻认识金融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发展好金融强国关键核心金融要素,构建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营造好金融强国建设内外部环境,运用好数字信息科技创新,以更好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霖 韩岩博
在金融包容覆盖广度、金融包容使用深度的基础之上,将风险容忍度和数字金融指标纳入金融包容的指标体系,同时较为创新地将金融包容影响因素细分为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和社会因素。采用变异系数和欧式距离法,构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31个省份在2011—2015年的金融包容指数以及各省份需求指数、供给指数和社会指数。通过剖析各维度指数的内在差异,解读各地区在金融包容的需求、供给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的区域差异性及内部不平衡性。通过实证分析"三度统一"的金融包容体系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寻找影响各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进而从扩大有效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以及促成金融需求和供给有效匹配等角度为金融包容体系的完善提供思路与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小东 赵影
乡村旅游是海南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的海南乡村文化是海南乡村旅游发展中最具吸引力的资源要素。基于海南乡村文化的调研,分析海南乡村文化的现状,挖掘海南传统乡村文化和历史文化名村,探讨发展海南乡村旅游的资源要素。结果表明,海南乡村文化内涵丰富,乡村传统风貌与习俗保存情况良好,地域特色鲜明,以乡村文化为核心要素发展海南乡村旅游,对提高海南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提高村民收入、促进海南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和条件。然而,针对海南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尽管历史文化名村及乡村艺术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得到一定程度保护,但普遍存在乡村环境历史遗迹破坏严重、传统乡村文化逐渐被都市文化蚕食等问题,进而导致乡村文化旅游供给"同质化"、旅游与各行各业融合"松散化",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应保护乡村传统风貌,依托地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培育乡村旅游市场,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提升旅游供给质量等策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静 王永宁
新时代中小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是顺势而为经济高质量与金融高质量相辅相成。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化解社会矛盾、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决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时代主旋律。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要素来看,金融以其独特的资金融通功能满足经济发展资金需求、为实体企业提供资金周转便利、激活市场活力,促进实体经济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军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是构成教师职业能力的基础,专业实践技能是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特殊技能和核心,专业素质一定程度决定教师职业能力的表达,反映了教师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水准。三者共同构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主体并影响和决定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高低。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职业能力 三大要素 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邬跃
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明确要建成教育强国,并把教育强国摆在首位。教育强国是所有强国的基础和先导,现代化强国建成最终依靠的核心因素是人才,教育通过“培养人”这个媒介间接制约、影响着所有其他行业及领域的强国进程,要整体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率先推动实现教育强国。教育自身就是一个繁复的体系,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还涉及学生、教师、教学、教材、教育评价、教育治理等,只有这些方面都达到相应的现代化水平,才能建成教育强国。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镕基 刘琮
农业众筹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突破了原有农业经营的局限,有利于缓解农业发展的资金困境和拓展农业创业市场范围。当前农业众筹发展中存在一些短板:农业众筹平台自身发展参差不齐、大众对农业众筹信任不够和农产品自身品质需要提升等因素,这些制约着农业众筹健康发展。为此农业众筹发展要建立信息平台,推广平台合作,打造平台信誉,合理监管资金;针对农业众筹信任问题,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认知度,提高项目的透明度;针对农业众筹的市场运营上问题,要加强市场细分,打造农业品牌,降低风险,全面发展农业众筹新模式。
关键词:
农业众筹 农业创业 互联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金霞
截至2016年12月末,我国网络资管规模达27732.1亿元,增速达68.0%;网络信贷余额11600.7亿元,增速达60.7%,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预计2020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核心业务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支付手段将更多地参与到优质资产生成的过程中,其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立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过20年的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已有坚实基础,同时还存在若干短版。提出新的发展理念,为全面小康的补足短板也设计了明确的方向和道路。任务艰巨,经过努力,有信心实现这个第一个百年的中国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