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5)
- 2023(14892)
- 2022(11895)
- 2021(10642)
- 2020(8530)
- 2019(18806)
- 2018(18304)
- 2017(33987)
- 2016(18531)
- 2015(20594)
- 2014(20068)
- 2013(19511)
- 2012(17892)
- 2011(16343)
- 2010(16828)
- 2009(15908)
- 2008(14932)
- 2007(13668)
- 2006(12582)
- 2005(11661)
- 学科
- 济(77608)
- 经济(77547)
- 管理(55471)
- 业(55382)
- 企(43507)
- 企业(43507)
- 中国(32941)
- 融(27091)
- 金融(27090)
- 银(25644)
- 地方(25616)
- 银行(25613)
- 农(25233)
- 行(24940)
- 方法(22968)
- 业经(22088)
- 数学(18760)
- 数学方法(18535)
- 财(17986)
- 农业(17788)
- 技术(17755)
- 制(17432)
- 环境(16064)
- 发(15239)
- 学(15154)
- 贸(13626)
- 贸易(13606)
- 理论(13415)
- 易(13124)
- 地方经济(12576)
- 机构
- 学院(256410)
- 大学(249953)
- 济(107756)
- 经济(105450)
- 管理(93798)
- 研究(93618)
- 理学(78646)
- 理学院(77738)
- 中国(77038)
- 管理学(76444)
- 管理学院(75987)
- 科学(55717)
- 京(54741)
- 财(49571)
- 所(47042)
- 农(44565)
- 中心(44030)
- 研究所(42378)
- 江(41702)
- 财经(37984)
- 业大(36330)
- 范(35607)
- 师范(35264)
- 北京(35080)
- 州(34339)
- 经(34256)
- 院(34221)
- 农业(34154)
- 经济学(33032)
- 经济学院(29590)
- 基金
- 项目(166550)
- 科学(131787)
- 研究(126866)
- 基金(117059)
- 家(101835)
- 国家(100907)
- 科学基金(86582)
- 社会(81333)
- 社会科(77312)
- 社会科学(77295)
- 省(69119)
- 基金项目(61169)
- 教育(56916)
- 划(56213)
- 自然(52083)
- 编号(52041)
- 自然科(50810)
- 自然科学(50802)
- 自然科学基金(49860)
- 资助(46008)
- 发(43081)
- 成果(42168)
- 重点(38681)
- 课题(37814)
- 创(37793)
- 创新(35491)
- 发展(35178)
- 部(34776)
- 展(34572)
- 国家社会(34066)
- 期刊
- 济(128671)
- 经济(128671)
- 研究(81676)
- 中国(63107)
- 农(43163)
- 融(39742)
- 金融(39742)
- 管理(37869)
- 财(37424)
- 学报(36930)
- 科学(35505)
- 教育(34951)
- 农业(29105)
- 大学(28549)
- 学学(26626)
- 技术(24209)
- 业经(23291)
- 经济研究(20500)
- 财经(18579)
- 业(16566)
- 问题(16497)
- 经(16198)
- 科技(13481)
- 技术经济(13050)
- 坛(12397)
- 论坛(12397)
- 图书(12358)
- 现代(12238)
- 商业(12139)
- 贸(12097)
共检索到415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陆岷峰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金融强国的构建与金融新质生产力的提升紧密相连,关键在于构建以数智化为驱动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生态。通过深入分析相关文献,揭示数智化、金融新质生产力、金融业发展及金融强国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数智化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重要性,为金融行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当前,金融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智化不仅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创新化,还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构建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生态的过程中,数智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增强了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优化了风险管理和决策过程,同时为金融科技生态的构建提供了强大动力。要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数智化技术,重点在于数据驱动的决策、智能化服务体验、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的创新以及风险管理与监控的优化。此外,构建数智化驱动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生态还需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措施,包括加强数智化技术投入、保障数据安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促进行业合作、加强监管规范以及提升金融人才素质等。通过构建以数智化驱动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生态,可以有效促进金融强国建设和金融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为实现金融行业的智能化、创新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的研究与实践应进一步深化对数智化技术与金融业发展关系的认识,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生态,推动金融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迈进。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捷 陈柳钦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变革传统金融模式,以技术创新驱动为核心构建金融新质生产力,成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2011—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新质生产力如何影响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二,资源配置效率在新质生产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第三,新质生产力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具有区域异质性和非国有经济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源动力,提升金融系统的数字化生产效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了新参考依据。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金融高质量发展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捷 陈柳钦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变革传统金融模式,以技术创新驱动为核心构建金融新质生产力,成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2011—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新质生产力如何影响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二,资源配置效率在新质生产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第三,新质生产力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具有区域异质性和非国有经济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源动力,提升金融系统的数字化生产效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了新参考依据。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金融高质量发展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2022年底,酝酿多年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实施,作为国家层面对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安排,这一制度的落地实施对于丰富国民养老保障渠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金融主力军,应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增进人民福祉为己任,全力发展个人养老金融业务,做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推广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关键词:
养老金融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加旺
<正>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显著提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普惠金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我国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举措和具体安排,勾勒出以高质量普惠金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普惠金融的价值内涵进一步丰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志勇
<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金融机构应深入贯彻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向“新”而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机遇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包括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工具和新型基础设施。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东民 张旭
数字金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论逻辑上,数字金融使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提升,劳动资料进一步优化配置,劳动对象更精准和个性化。实践逻辑上,数字金融通过提高金融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数字金融环境、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培养专业人才以及加强国际合作。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新质生产力 制度优势 科技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德旭 曾敏
<正>为了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就必须通过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来提供助力新质生产力,特别是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新旧产业、新旧模式、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提出的重大理论,是生产力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和突破,充分体现了对我国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及发展面临机遇挑战的深刻把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燕凌 蔡湘杰
基于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深入探究科技金融对工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科技金融与市场科技金融对工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通过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有效传导。同时,该作用在地理区位、政策试点方面呈现出异质性特征,并受到创新人才集聚、服务组织集聚、服务组织与工业协同集聚的显著调节。鉴于此,各地区应加快科技金融发展步伐,注重创新要素集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工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工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辉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从战略高度明确了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科技金融和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热门话题。为了解相关情况,笔者对国家创新型城市——湖南省衡阳市开展了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项调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朝霞
<正>关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体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续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矗立起新的里程碑。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会围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从货币政策传导、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监督体系等多方面作出顶层设计,一系列部署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凸显改革力度;在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领域,都直接提到金融;其他改革任务也与金融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连俊华
<正>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支撑,通过优化创新环境,推动整个社会的要素配置实现结构重组和效率改善当前,以数字技术颠覆式应用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使得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推动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用创新的方式激发生产要素的活力,构建对创新更为友好的要素资源支持体系。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佳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引导下发生“跃迁”的必然反映。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技术支撑下,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蕴含丰富的数智特征,其在赋能金融数智化时具有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促进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实现融资结构持续优化、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等价值蕴意,而且从内在逻辑看,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数智化的方向内涵。为此,应坚持纳入高端数据要素、夯实智慧化决策系统、打造智能型风险治理机制及做强超级数智化平台,从物质基础、技术关联、韧性支撑与依托载体等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数智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金融数智化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少波
<正>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任务。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市场关键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1987年我国首家信用评级机构成立至今,30多年来,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从无到有,不断规范,逐步壮大。近年来,评级机构准入制度由审核制转为备案制、取消强制评级政策相继落地,信用评级行业正加速由“监管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进入转型调整阵痛期。评级机构应积极拥抱变革,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若男 宋香荣 陈海龙
基于2012—202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显著因素;新质生产力通过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来驱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在不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数字化水平下呈“边际递增”趋势;新质生产力对经济临近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溢出效应;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大于西部地区;在创新型省份试点政策下,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稳健且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