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78)
- 2023(3948)
- 2022(3196)
- 2021(2960)
- 2020(2290)
- 2019(5222)
- 2018(4866)
- 2017(8943)
- 2016(4261)
- 2015(4711)
- 2014(4515)
- 2013(4384)
- 2012(3980)
- 2011(3554)
- 2010(3827)
- 2009(4060)
- 2008(3081)
- 2007(2574)
- 2006(2332)
- 2005(2264)
- 学科
- 融(24319)
- 金融(24319)
- 银(20916)
- 银行(20916)
- 行(20432)
- 济(17798)
- 经济(17786)
- 中国(13592)
- 业(13142)
- 企(11135)
- 企业(11135)
- 管理(10944)
- 中国金融(10842)
- 制(7195)
- 财(7070)
- 地方(6981)
- 方法(5680)
- 务(5478)
- 财务(5466)
- 财务管理(5461)
- 企业财务(5297)
- 数学(5284)
- 数学方法(5268)
- 业经(4738)
- 贸(4481)
- 贸易(4469)
- 易(4418)
- 事业(4278)
- 体(4211)
- 农(4192)
- 机构
- 学院(55583)
- 大学(54972)
- 济(28237)
- 经济(27687)
- 中国(22820)
- 管理(19376)
- 研究(18992)
- 理学(16081)
- 理学院(15912)
- 管理学(15743)
- 管理学院(15651)
- 财(14230)
- 银(14195)
- 银行(13739)
- 融(13624)
- 金融(13374)
- 行(12888)
- 中心(11328)
- 财经(11244)
- 京(10636)
- 人民(10504)
- 经济学(10318)
- 经(10210)
- 国人(9644)
- 中国人(9602)
- 中国人民(9555)
- 经济学院(9476)
- 科学(8793)
- 财经大学(8569)
- 所(8564)
- 基金
- 项目(35510)
- 科学(28288)
- 研究(28052)
- 基金(26387)
- 家(22040)
- 国家(21842)
- 科学基金(19186)
- 社会(19079)
- 社会科(18405)
- 社会科学(18401)
- 省(13725)
- 基金项目(13719)
- 教育(12001)
- 编号(11288)
- 划(10980)
- 自然(10583)
- 资助(10492)
- 自然科(10364)
- 自然科学(10364)
- 自然科学基金(10191)
- 融(10036)
- 成果(9327)
- 发(8629)
- 国家社会(8514)
- 重点(8282)
- 创(8237)
- 性(7868)
- 创新(7738)
- 部(7711)
- 课题(7675)
共检索到94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向东 刘娟秀 郑嘉伟
未来,金融稳定委员会将统筹金融对外开放和其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各开放项目协同共进,推进经济从"斯密增长"向"熊彼特增长"转变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回顾金融开放,我们会发现,金融开放正是在改革开放中生根发芽,其发展贯穿了我国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期初,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主要目的在于"以市场换技术",通过调整高估的汇率,吸引外商投资,解决外汇短缺,筹措资金发展本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华
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过程中,金融发挥着先行作用和主导作用。本文从国际贸易新格局、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学内涵,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开放的现状,指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方向,提出应以伊斯兰金融服务、涉外税收抵免、海外投资保险保护为重点,加强金融对外开放的配套制度建设。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枝仲
过去的开放重在利用开放促进国内发展,今天的开放还希望通过开放构建更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开放理念要从着眼于国内转向着眼于全球的对外开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波
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坚持稳妥审慎和依法推进原则,探索出分步骤、多层次推进对外开放路径,成为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开放步伐最快的金融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保险业的壮大亦离不开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在对外开放将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跃升的重要时刻,回顾、审视并展望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将引领我们更好地前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裘品姬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新疆通过实施以向西开放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开放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建伟
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优势始终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分工的一项重要原则。随着国内外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比较优势的形成条件和产业载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是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差异趋于弱化,竞争关系开始由垂直型互补分工向水平型横向分工转变;一些领域相比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增强,垂直型分工格局逐渐形成。基于此,我国需要对传统的发展路径和外贸格局进行调整,在构建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型竞争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快双边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沈国兵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多变和严峻,中国经济实力上了新台阶同时风险显著上升,国际经贸合作变得复杂同时持续深化等挑战,积极寻求推进经纬式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动能变得十分重要。推进经线式开放新格局的动能包括:以一体化市场驱动机制推进多元平衡的贸易和投资开放,以统一大市场规模经济优势推进互利共赢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以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能动催化机制推进稳慎高效的金融开放,以构筑营商制度保障推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制度型开放。推进纬线式开放新格局的动能包括:牢牢稳住我国外贸基本盘,拓展新兴市场贸易;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大力提升贸易数字化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扩大贸易和投资开放、推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推进金融开放、引领制度型开放,分别是我国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撑力、重要基石、重要催化剂和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徐建伟
随着国内外条件和发展环境变化,我国比较优势的形成条件和产业载体出现了不同与以往新的变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差异趋于弱化,竞争关系开始由垂直型互补分工向水平型横向分工转变;一些领域相比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增强,垂直型分工格局逐渐形成。基于此,我国需要对传统的发展路径和外贸格局进行调整,在构建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型竞争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快双边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琪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开放、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可以拓展我国经济成长的战略空间,而且可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清晰地定位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目标和地位。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按照高标准和新要求,从对外优势、市场开拓、国际分工与合作、开放区域等方面进行角色转换。在全球治理格局变动中,我国应该在供给层面深化对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等结构的调整优化,不断开拓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新空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琪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开放、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可以拓展我国经济成长的战略空间,而且可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清晰地定位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目标和地位。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按照高标准和新要求,从对外优势、市场开拓、国际分工与合作、开放区域等方面进行角色转换。在全球治理格局变动中,我国应该在供给层面深化对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等结构的调整优化,不断开拓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新空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川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大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要求四川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推动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发,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强调四川要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的前列。四川省财政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俞建华
一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已经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对外投资发展迅速,跨国并购成为亮点。截至2010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已达3000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资产总额累计超过万亿美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梦溪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日益增加,已经由资本输入国转为资本输出国。但与主要投资目的地国家的投资保护协定中,部分条款内容落后、待遇偏低、开放不足,已不符合现阶段对外投资的发展需求。宜基于我国与主要投资目的地国家的双边投资关系,针对投资存量和流量相对大的国家,缔结更为开放自由、全面、高标准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以与国际投资协定的最新发展趋势接轨,更好维护我海外投资利益,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关键词: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对外投资 争端解决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宗良 李艳成
在今年4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决定在扩大开放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公布了11项将在今年落地的金融开放措施,其中有4项涉及银行业开放。启动新一轮银行业对外开放正当其时扩大对外开放是提升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竞争和结构优化的必要和迫切之举。引入外国资本、扩大外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伦
在8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东到西,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90年代,世界经济向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将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开放战略,沿海开放与沿边、沿江、沿线开放同时进行,分别形成东部沿海开放区、东北、西北及西南沿边开放区、长江流域开放区和陇海——兰新沿线开放区。这六大开放区的分布,恰好象汉字中的“目”字,故称之为“目”字形开放格局。其中,东部沿海开放带是形成“目”字形开放格局的基础;中间两条东西向轴线分别是长江流域开放区和陇海——兰新沿线开放区,这两条开放区分别位于我国的南方和北方,连接着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